“桂林三宝”土特产动漫形象设计与制作

2015-05-30 11:58伍菲覃瀚贤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土特产

伍菲 覃瀚贤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物华天宝,几千年来创造出许许多多具有地区特征的特色产品。这些具有地区特征的特产构成了中华民族经济精品。而如今,很多的特色产品却因缺乏产权意识,昔日著名的土特产因没有产权和品牌的保护,而于无形中流失数不清的财富。“桂林三宝”土特产是广西特色饮食,指的是传统桂林土特产的代表,分别是:桂林三花酒、桂林辣椒酱、桂林豆腐乳。本文通过对“桂林三宝”现状的分析,具体的阐述了以“桂林三宝”土特产为原型,进行动漫形象设计与制作,打造"桂林三宝"系列手信,进行大学生原创动漫设计创业。

关键词:“桂林三宝” 土特产 原创动漫

[项目基金:2014年广西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桂林三宝”土特产动漫形象设计与制作;项目编号2231]

一、“桂林三宝”土特产市场现状

(一)桂林地势特殊,土特产种类繁多

桂林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是旅游纪念品开发的无尽源泉,孕育了桂林多种多样的旅游纪念品。玲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摆放在各旅游纪念品商店、景区、步行街。其中食品饮料类就有1500多个花色,品种,主要有“桂林三宝”、果汁、罐头、糕点等。最受旅游者青睐的是“桂林三宝”,甚至一度成为桂林旅游必入手信。

(二)“桂林三宝”土特产市场规模

土特产作为特殊商品,承载着地方的特色,成为不少人外出馈赠的佳品,很多时候,更是承载着浓浓的乡情。“桂林三宝”是由桂林市政府命名三种产品的组合,是指桂林三花酒、花桥牌辣椒酱、花桥牌豆腐乳。桂林三宝”的销售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远远落后于青岛、杭州、云南等地的旅游纪念品销售总额。

(三)“桂林三宝”土特产市场存在问题

所谓土特产,就是一些具有明显地方、民族特色且具有能满足消费者审美、纪念食用等需求的功能性特色产品,尤其作为旅游地,土特產是旅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土特产种类繁多,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对比来说最受大众欢迎。

目前来看,“桂林三宝”土特产市场发展刚刚起步,没有什么大众认知度。从各方面总结原因我们可以看出,首先,规划设计特点不鲜明,推销手段不强劲,很多特产特色并没有被厂商挖掘出来;其次,生产环节太过薄弱,大多数厂商处于小作坊经营状态,对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没有严格和明确规定,导致各种生产非常不规范;最后,“桂林三宝”销售市场混乱不统一,甚至连基本的价格都参差不齐。并且作为一个产品组合,“桂林三宝”没有得到整体的宣传,桂林三宝成为了模糊产品,许多游客并不清楚桂林三宝具体有哪些产品,部分游客甚至认为桂林三宝只是一种产品。

二、“桂林三宝”土特产市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近几年,“桂林三宝”土特产业发展事业渐入佳境,但是由于生产经营等各种思维定式的存在,销售、经营管理方式太过落后,土特产业事业依旧有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所有企业都是小规模经营,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次,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整个产业链较为混乱;再次,企业经营观念落后,没有品牌意识导致市场杂乱无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桂林三宝”作为一个口头品牌却没有整体的宣传,难免令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三、“桂林三宝”土特产市场的进一步开发

(一)“桂林三宝”土特产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性

规模化经营的对象要有选择性,并非所有土特产品都适合规模化地生产或销售,某些土特产品由于其生产工艺的限制,只能少而精地生产,不能搞批量化、工业化。

注意传统工艺和技术创新的协调。 土特产品要规模化生产不得不引进现代工艺,但不能忽视的是,土特产品的经营资本之一就是它们的“土”味,传统工艺有它的生命力所在,现代工艺的引进要注意以不破坏土特产品的传统特色为原则。

可以协助出产地的旅游宣传。土特产品是当地旅游资源一部分,有地方特色,比起文字图片宣传,对人们感官冲击力更强、更真实。加上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整体性和区域性,很容易引起人们连锁想象。土特产品的规模化经营使它的受众面更广,可以说,土特产品在异地销售时,对于没去过该产地的人来说,就是当地旅游资源和他的一次亲密接触,极容易造成该消费者对旅游地的第一印象。

(二)“桂林三宝”土特产品规模化经营策略

1.着重打造一类商品独特的销售地位。

第一、增加该商品的文化内涵。此类商品本身就和旅游资源有关,在旅游地销售,就是旅游商品,同时,也可以经过一定形式的换装在异地的销售。 目前人们进行旅游消费,除了观赏风景区或满足休闲需求外,很大程度是领略独特的文化形态。

第二、开发力度应集中于和旅游地所定位的旅游文化主体吻合的土特产品。 一个城市的旅游吸引要素可能有很多,消费者不可能都有印象。重点开发与旅游地的旅游文化相关类型土特产品,可与旅游地旅游宣传相呼应,既借用了旅游地名声作为商品宣传,又为旅游地旅游文化打了广告。

2.为此类土特产品建立质量标准。

既然要打造其独特性,就使得商品有一定垄断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性的持有来自于商品内含的文化属性,它的外在形态可能并不难仿造,因此要设法杜绝被别人仿造。

第一、 规范行业生产。 因为某些以旅游资源为内在塑造的商品,吸引力也同时是旅游资源的感召,它的好坏和旅游业也息息相关。

第二、维护品牌声誉。有些旅游资源并不专属于某一企业或部门,为公共享用,可以为多家企业所利用,不存在冒名的问题。

3.打造知名品牌。

商业策划及运行:

3.1设计具有广西民族风格的“桂林三宝”动漫形象一套,分别是“辣椒宝宝”、“三花宝宝”“腐乳宝宝”。

图1-1 分别为“辣椒宝宝”、“三花宝宝”、“腐乳宝宝”

3.2“桂林三宝大观园”民俗剪纸系列,主要分为:

3.2.1三宝文化区。将有关“桂林三宝”历史传说、名人逸事、发展过程、卡通形象等通过传统剪纸形式展示出来。例如三花酒由“三熬堆花酒”而来的美丽传说”、象鼻山三花酒酒窖的开窖民俗等都是三花酒独特的文化内涵。桂林辣椒酱、豆腐乳的起源和发展,清代袁枚《随园食单》的诗词对豆腐乳的赞美、清乾隆年间成为贡品等都可以成为“三宝文化大观园”的组成元素。

3.2.1生产工艺区。展示三花酒酿造工艺和流程,原料的选取(大米、水、酒曲),酿造技术,制作流程。辣椒酱、豆腐乳的选材、传统制作工艺等的展示。

(三)“桂林三宝”周边衍生动漫产品,提升品牌效应。

通过对这些有助于“桂林三宝”土特产的宣传,创造品牌效应,让“三宝”动漫形象深入人心,促进“三宝”土特产形象动漫周边产物的销售,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让全世界更加了解桂林,了解广西的民俗文化。

四、结 语

运用“桂林三宝”土特产的特色,将“三宝”土特产的饮食文化作为动漫形式表现,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卡通形象:“腐乳宝宝”、“辣椒宝宝”、“三花宝宝”,并衍生出系列周边产品等形式宣传广西土特产的文化。结合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特产形象,让世界品尝广西的味道、看到广西的风采。

同时通过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创造出“桂林三宝大观园”民俗剪紙系列,桂林土特产利用剪纸表现的方式还属首创,将有关“桂林三宝”历史传说、名人逸事、发展过程、卡通形象等通过传统剪纸形式展示出来,进一步打响“桂林三宝”品牌效应,有效推广“桂林三宝”,打造出"桂林三宝"系列手信,进行大学生原创动漫产品设计创业。创造出新型产业与企业一体化,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减缓就业压力,为广西民族文化宣传以及带动工业发展带来另一片天。

参考文献:

[1] 杨昕然,杨凤英,何林.“桂林三宝”品牌升级的若干建议——基于“桂林三宝”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经济师,2014(10)

[2] 苏悦娟,邓全道,常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提高“ 桂林三宝” 品牌和经济效益的作用[J].2009(03)

[3] 王明霞.旅游目的地特产外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以桂林为例[J].经济论坛,2010(11)

[4] 方百寿,张芳芳,侯跃检.土特产品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经济论坛,2010(01)

作者简介:

伍 菲,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动画三维制作、影视合成。

覃瀚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设计系2011级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土特产
重庆彭水县:土特产线上“赶场”
给土特产穿“花衣” 打开销路闯出富路
“月球快递”已签收,“土特产”研究拉开序幕
神秘礼物
一种土特产,养活一个县 阿里擦亮地域品牌帮农民脱贫致富
为什么“土特产”很难做成大品牌?
苏州“土特产”:状元
基于生态旅游产品理念的漾濞核桃开发现状研究
“互联网+土特农产品”整合营销的问题探讨
开发区的腐败 “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