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2015-05-30 10:48刘彬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被除数营业员动手

刘彬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应摆正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引导与合作,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呢?下面我结合教学事例,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提高学习主动性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得很多孩子认为学习数学没有别的学科那么有趣,比较枯燥。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教材中的例题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使例题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在教学四年级的《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把例题“113+59”改成:

1.创设情境,课件展示:“某商场的营业员原有113元,一位顾客买了59元的商品,顾客付给营业员60元,营业员找给顾客1元,营业员现在有多少钱?”

2.讨论:

(1)能列出一个算式计算营业员现在手里有多少钱吗?(113+59)

(2)顾客付给营业员60元,营业员为什么要找给顾客1元?谁能把营业员收钱、找钱的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113+60-1)

(3)能口算出113+60-1的结果吗?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到简便算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知道在计算加法的时候,如果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数,可以把它看作整十数来加,最后把多加的再减去。这样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

二、巧设多答案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想的火种。疑问为创新之始。“疑问”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能诱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因此,要使学生求得真正的知识,长进学问,就得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三、放手让学生操作,引导得出新知

动手操作既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具体中抽象数学知识,形成概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中发挥潜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1.回忆以前学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转化)

2.猜想梯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3.你准备怎么验证你的猜想?

4.动手操作,交流发现。(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实验,有的把一个梯形割、拼成一个已学的平行四边形等)

5.汇报推导过程并得出结论(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学习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那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自主学习,勇于探索,体现了再发现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可贵的发现法。

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要怕学生有了学具影响课堂纪律,动手操作耽误教学时间,把小学生都喜欢的、本该学生动手的操作活动由教师取而代之,要放手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会自己是课堂的小主人。

四、引导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精讲重要,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活动更重要。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学生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进行知识梳理、归纳概括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引导学生观察:

6÷3=2

60÷30=2

600÷300=2

6000÷3000=2

1. 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看一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找出变化规律。启发学生说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 引导学生从下到上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说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 根据学生揭示的商不变的规律,进一步归纳概括说出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内容。即: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 重点引导说出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含义。

我不仅在新课教学中组织课堂讨论,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而且在讲评课中,也经常设法引导,提供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因而,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多给他们说的“权利”,对于学生思考后所发表的观点,我们应及时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乐趣。教师在关键时刻把说的权利留给了学生,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五、留足时间让学生练,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如果上课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没有学生练的时间,课堂练习常常被搁至课尾,拖到课外,这是加重学生负担和冲击其他学科教学时间的做法,同时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如果安排在课外练习,学生懒得动脑,没有教师监督,每个班总会有一些学生照抄他人作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便不抄别人作业,但课外完成也不认真,马虎了事,达不到练习的目的。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我认为要保证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要把“练”纳入课堂。

总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退居幕后,变主演为导演,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走到臺前,变成课堂的主角 ,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动笔,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被除数营业员动手
我也来动手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密码是多少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被除数可能是几
动手画一画
Parcourez la Chine avec des notions de chinois
动手演示找错因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巧求被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