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安排高中数学习题练习

2015-05-30 10:10张春念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张春念

【摘要】对于数学的学习,每一位教师都会强调练习典型例题的重要性,学生的浅层理解就会产生题海战术的思想。大量盲目做题,既浪费精力、时间,又毫无作用。因此,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就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关注  步骤展示  思考练习  自主讲解

大多数任课教师认为,高中的课堂时间十分宝贵,课堂教学应当用来讲解知识点,关注学生不能充分掌握的要点,就忽视了在课堂中对学生习题的讲解,将数学练习安排在学生的课后学习中。由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高,无法达到任课教师的理想效果。所以,任课教师需要重新考虑学生习题练习的安排。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如何合理安排习题练习展开讨论:

一、课堂关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的重点、难点非常多,很多知识点的难度已经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任课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来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言传身教,单靠教师的理论引导,学生很难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产生共鸣,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觉到吃力,便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更不会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学习数学,对课堂内容难以理解。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后,就会导致成绩下降,因此,任课教师要将相关知识点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的教学中充分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后巩固时提高学习效率,完成相关课程的安排。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之所以无法完全理解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讲的内容,是因为课堂教学中是纯理论的教学,学生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大量消化相关知识点。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学生不仅能够充分掌握课本内中的知识点,还能够将课本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因此,任课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以及将相关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的讲解与典型例题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能够学习相关知识点、难点,也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充分掌握相关例题的做题方式,在理解做题方法的过程中也是加强巩固课本内容的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很轻易的接受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

二、多媒体展示完整解题步骤,保证解题方法与步骤统一

数学解答题注重的并不只是题目的答案,解题过程中的重点步骤也反映了很多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完备的数学逻辑思想,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通过思维的衔接将答案一一写出。因此,在数学解答题中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关得分,如果学生想要在数学考试中得到满分,就要注重每一个答题步骤的严谨性。因此,任课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解题步骤的完整性。

由于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时间十分紧张,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繁冗、复杂。大多数任课教师在讲解相关例题时,只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相关题目的解题方法有所了解就戛然而止,并不深度考虑学生对步骤严谨性的分析,并将步骤的完整性练习交给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在课后不仅要用大量的时间完成各科老师安排的作业,还要复习各科老师上课所讲解的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不高,学习兴趣不强,就不能够完全保证学生能够达到任课教师希望学生在课后补充完整的步骤练习的目的。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将完整的解题步骤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既能够充分掌握知识点,又能够掌握完整的做题步骤,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理解。

现代教学模式中,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仪器。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向学生展示典型例题的完整解题步骤,让学生在听任课教师的讲解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完整的步骤展示,也能够促进学生大脑的运转,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任课教师讲解的内容。同时,任课教师将完整的步骤展示出来,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整理课堂笔记,方便课后加强巩固。

三、适当难度的思考题为学生开拓眼界

一套完整的数学题不仅具有基础题,还有中等难度和高等难度的题目。如果学生希望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就要保证基础的题目不出错,中等难度的题目保证正确,高等难度的题目可能做对的态度。大多数任课教师为了保证班级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能够稳定,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基础题目和中等难度题目的训练,忽略高难度题目的训练。其实,越是高难度的题目,越能够将多个希望考察的知识点一一联系起来。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利用好高难度题目的讲解过程,可以通过对高难度题目的讲解,为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同时,高难度题目也具有创新性,之所以具备高难度水平,是因为题目本身与平时学生接触的题目不相同,所以学生见到新型题目时会觉得不习惯,无从下手。因此,任课教师利用好讲解高难度题目,能够让学生广泛接触新题型,从而在考试的过程中遇见新的题型时能够有所心理准备。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安排学生训练和讲解高等难度的题目也是一种训练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好方法。本人认为,可以在一段时间段的知识点讲解后安排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对高等难度的题加以研究。此时任课教师需要注意,不是要布置作業给学生让学生必须完成,而是留下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完成的人有奖励。这就是奖励机制对学生动力的鼓励作用。这样学生会对这一阶段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充足的兴趣。

四、学生自主讲解练习题,提高理解能力

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讲解题目时观察出来。教育学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意思就是学生只有从内心真正理解了知识点,才能够在语言表达和作业完成中表现出他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如果任课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习题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本人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在讲解试题时,都是先通过对他们试卷的掌握情况,挑选出这一题目掌握情况比较好的同学,再对他关于这一试题的理解进行交流,一道题目如果有多个方法的话也会同时讲解给他。这样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题目的理解,也能够在学生讲解时增强他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