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方法

2015-05-30 12:14王一平陈博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市政道路

王一平 陈博

【摘 要】市政道路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更关系到市容市貌,是一座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旗帜。因此,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提上议程。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结构稳定性

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在道路使用过程中主要承受着车辆的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倘若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则会导致路基整体失稳、变形或是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路基施工中需要提前制定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来对路基结构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强度

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一旦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强度范围,则会发生变形或是损坏,所以在路基施工中需要确保其达到足够的强度,路基只有强度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标准,才能更好确保道路路面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3、水温稳定性

长期处于自然环境下的路基,遭受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他的强度和刚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在泉城济南,由于冬季较为寒冷,路基容易出现季节性冰冻,而在春季则又会在温度上升的状况下冰冻路基则会融化,这样周期性的冻融作用导致路其发生冻胀、龟裂和翻浆等通病的发生,路基强度和刚度则会急剧下降,所以在路基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路基具有较好的水温稳定性。

二、市政路基施工工艺

市政道路施工主要分为路基建设和路面建设。其中,路基建设是基础核心部分,又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到排水系统修建、防护设施设置及路堤设置等。而路面建設是市政施工中的最后环节,主要包括混凝土或沥青铺设工作。在施工完成之后,二者均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如高温、雨水腐蚀、地质灾害等,还受到车辆不断碾压,所以,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都会不断下降。二者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同等重要,应给予同等高严质量施工,才能保证整个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以下将路基施工工艺要点给予简易分析。

1、施工测量

在路基施工之前,应将测量工作放到首位,才能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测量工作主要是在施工之前,按照图纸指示,在施工场地确立构造物准确位置,方便于施工。一般情况下,测量工作主要有平面位置、形状及高程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保证施工图纸上的使用内容有序全面地展现在实际的地形上。在测量之前,对测量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首先应具有测量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全面读懂驾驭图纸,假如如图纸中出现不当的地方,及时指出,并提供合理修改意见。其次,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对施工中需要测量的指标,要熟练、准确的测定。再次,应具备一定的现场指导能力,如当施工和测量数据不一致时,应及时反馈,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对测量指标也要求,如在复测中线时,为了提高准确性,可以适当增设基点标高及加桩等;为了使每道施工防线更加合理,不仅要保证纵横断面的合理性,而且要保证基地施工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2、填方路基

在填筑路基之前,应采取“样板引路”做法。先选择一段路段试验,看实验效果,如果方案可行,引用在施工中,否则就得修改,直至可行有效为止。坚持如一才能确保路基填筑质量。另外,在路基填筑时,还得根据填筑高度选择施工方案。比如当填筑高度要求为80cm时,应首先清除地面表土,然后将30cm以内的土翻松湿润达到最佳干密度,用压路机碾实,完成路基填筑;当填筑高度超过80cm时,先清除表层土,分层压实后在填土,此时的压实度需要达到只有85%即可。

3、路基填筑

在路基填筑时,不但注意填充材料,还应注意填筑厚度。一般情况下,填充材料有土壤、砂石、沙土三样,具体选择哪一种,还得根据施工所在地的情况而定。另外,在当材料填充之后,压实后的厚度也得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当土样或砂石被运到施工现场摊铺,应量取厚度,然后进行压实操作。在分层填筑的过程中,每一层宽度都应比路堤宽度大50-85cm,以便于路面边缘压实。还有,路面的压实情况,不能随意而定,而应根据施工设备、土壤的干湿度等确定。如压实机的类型不同,压实效果也不一样;土壤湿度不同,压实效果也不一样等等。所以,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应满足施工标准的同时,还的符合施工条件。

4、路基压实

该步骤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当筑路材料被填筑好之后,就得压实。在压实过程中,既要保持压路机的速度,还要使压过的路面平整,不能出现明显的凸凹不平。在施工中,碾压是有顺序的。如碾压次序应由边缘到中心,也就是,先碾压路基边缘,才能轮到中间位置;碾压时,机械也有要求,应先用轻型的压,再用重型的;再就是碾压速度了,应遵循由慢到快的原则;在碾压时无论速度快慢,都要保持稳定,才能达到碾压效果。另外,在碾压之前,应注意材料铺设的是否平整,路基两边是否预备了2%-4%的坡度,这些满足之后,才能实施碾压工作。还有,在碾压时遇到转弯,应先注意碾压次序,也就是先碾压低边缘的,再碾压高边缘的。在碾压时,通常会出现重复碾压的情况,这时应将重叠部分控制在12-20cm之内,才能使碾压均匀的效果。

三、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对道路路基进行分段施工

为了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便于道路作为基础设施尽早发挥其作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辅助者的作用,对道路路基进行分段施工既是施工团队提高生产利润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应然要求。

在对路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组织有纪律的予以合理安排,例如,小桥涵、挡土沟等小型基础设施一般都是与路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行,这样既可以节省工序又可以缩短施工时间。此外,在对道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还必须要严格把控施工秩序,举例来说,对于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填充或者挖掘的工序必须要在路基整体施工之前进行,避免路基施工完毕后再挖掘或者填充而导致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换言之,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施工程序应当是由道路路基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听从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工程师的安排,首先,将路基的基础工程处理好,为道路路基的施工埋下良好的伏笔;其次,确定用于填充路基的施工材料,该道工序也是决定路基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再次,确定路基施工过程中挖坑的方式;最后,对路基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即,压实。这道程序既是施工过程的收尾之作,也是最终决定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2、做好道路路基的验收工作

分析我国由于道路质量的劣质而发生的事故可以看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类事故,都是由于道路质量有问题或者是道路使用寿命过长等原因,而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发现,这类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道路路基验收工作的缺位。因此,为了严控道路路基的质量关,就必须要派专员,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对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予以把关,减少和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此外,对于验收工作还应当建立严格的终身责任制,对经某人验收合格的道路投入使用后,若由于其质量原因而发生事故的道路路基,应当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以督促验收人员严格按照我国的标准对道路路基的施工工程进行验收,以防止出现官商勾结的现象。总之,做好道路路基工程的验收工作,才能从根源上保障整个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的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建设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实践施工当中应当重点把控的几个环节,同时通过对设计施工的标准和质量准则进行全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后期工作应当重点加强的方面。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之中应当注重现场的管理,在实践操作当中不断的汲取经验和教训,并且增强工艺技术的操作性,加强质量控制,进而增强路基施工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敬伟.浅谈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

[2]束建伟.探讨市政工程的路基施工工艺[J].市政工程,2013(01).

[3]薛连曦.探讨市政工程的路基施工工艺[J].2013(01).

猜你喜欢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对分课堂”在《路基工程》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