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

2015-05-30 14:01王学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植物造景绿化校园

摘 要:校园环境的绿化,不仅为学生学习及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素质提供良好的校园背景。优化校园环境,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强化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美化校园环境,提高校园绿化质量,提升植物景观艺术水平,塑造自然生态景观和校园人文景观的和谐。校园环境的优化,构建以人为本,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舒适感。

关键词:校园;绿化;植物造景

目前,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越来越受到各大院校的高度重视,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体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校园植物造景的原则,应秉着整体性、区域性、动态性的原则,体现环境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人造环境,环境塑人”,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素质的塑造奠定基础,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传承,体现一所学校的学术精神和教学特色。植物造景的好与坏,影响着校园环境的功能品质,植物造景的合理布局,进而美化校园、和谐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校园绿化中植物造景的定义及意义

所谓植物造景,指的是在植物绿化规划过程中,利用绿色植物的姿态、形体、色彩来创造景观,如藤木、灌木、乔木、草本植物等绿色植物,利用这些植物创造成高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校园绿化中植物造景主要强调的是视觉效果,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是其重要特性,主要针对的是视觉景观范畴,这是传统意义上对于植物造景的定义。现代植物造景的定义,不仅包含了景观生态学科概念,还包含了全球生态学等诸多学科概念,予以生态景观、文化景观等更为深层的涵义。校园植物造景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共处,优化校园环境和资源,实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学生与自然环境的亲和力,进而体会人文魅力。

二、校园绿化和植物造景的作用

校园绿化是结合校园特有的人文特征,经过空间和植物的合理规划与配置,形成具有格调且和谐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师生创建一个适宜学习、活动、生活的轻松愉悦的自然空间。校园环境绿化与其他园区绿化存在本质的区别,校园意在培养人才、传授知识、育人树才,所以校园绿化无论是在物质意义上,还是精神文化层面上,都具有其独特的涵义。物质环境是教育任务得以实现的基础,优美的校园植物景观为师生提供娱乐、放松的场所,人文气息浓厚,有助于减压,同时也是为学生开设第二课堂的最佳场地。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实现物质教材的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深入体会自然环境多彩的生命力。所以,高雅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文化潜在力量,带给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同时也起到熏陶师生道德品质的作用。人造环境、改善环境,反之环境又对人有塑造作用,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这便是校园植物造景的意义所在。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弘扬,体现校园特色,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主要作用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美化校园自然环境

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有效调节校园内的气候。绿色植物为校园建筑增添美感,不同的建筑与植物相互调和,改善建筑物的单调与严肃,增添一道俏丽的风景线。绿色植物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环境品质的优化,形成一定的生态效应,为师生提供和谐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校园植物造景的设计,必须结合校园特点,具备观赏性的同时,形成标新立异的植物造景风格,别具风采,利用校园内的植物造景,展现校园本身的特色。

(二)创建校园多元化空间

绿色植物与校园空间的合理规划,根据空间的不同起到相应的作用,如引导作用、隔离作用和围合作用,从而构建深层次的创造。通过调节、软化校园建筑环境,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交往,满足对多样化活动空间的需求,创建符合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学生的空间领域。利用植物将校园教学区、生活区、道路等功能区域,合理规划出来,提高诸如此类功能区域的利用率。另外,应充分利用校园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较好的地理位置,有效规划设施,结合教学科研进行生产实践,栽培经济苗木和树种,促进学校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优化校园环境,推进文化教育

绿色植物的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物的单调感和沉闷感,让校园建筑物的硬质感得以软化,创建出适宜的建筑景观,让人体会到美感,清新自然、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能够有效舒缓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创造美的意境,丰富校园色彩。校园内花草树木的种植,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环境,进而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和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以及拥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水平,将校园环境构建成具备艺术性和文化性的高品质环境,实现寓教于景的作用。此外,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同时也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沉淀,植物是具有生命力的,生长周期长,植物与学校共同成长,植物的岁月一定意义上,展示着校园历史文化的沉淀。

三、校园绿化中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校园绿化中植物的合理配置,也属于艺术创造范畴,设计配置过程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必须考虑周详植物与地域空间如何合理配置,同时也是呈现美学的过程,如此的艺术创作本身,即是一种超乎自然的创造境界。鉴于此,校园植物造景的规划配置,植物的多样性必须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呈现绿色植物的形态美,展现植物的色彩美,实现不同季节植物的可观赏性,创建异彩纷呈、多姿多彩的校园环境。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造景过程,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一)整体性

校园植物造景的合理配置应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校园的生态系统具有统一性的特点,所以校园植物的规划,应根据校园功能区域的不同,整体规划布局,有机调节各功能区域,如道路、广场、水系景观带等,所以植物景观设计应遵照区域功能合理配置。

(二)动态性

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与建筑设计有所区别,植物造景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形态和色彩会随着季节的交替产生变化,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化,植物的生命活力因时间的变动显现的淋漓尽致,校园绿化必须充分掌握诸如此类的特点,合理规划布局、凸显关键,营造校园景观的观赏性。

(三)区域性

植物空间的间隔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法,配置要科学合理,植物种类要丰富、不能太过单调,追求变化的同时力求统一,整体呈现规则统一式,不能给人一种杂乱无章、凌乱不堪的感觉。相同空间区域内最少应配备一种或者两种主要植物,不同空间区域植物可不必统一。

(四)艺术性

优化校园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植物造景就要充分展现这种美感,植物的规划布局应以人审美的习惯为准则。利用植物创建的自然景观,不仅强化校园艺术感染力,陶冶情操,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

(五)实用性

植物的选择方面,植物的配置问题,需注重近期与长远的协调。通常校园植物的选择,应多选取乡土树种,较为成熟的树种,以及比较容易养护的树种,力争以少投入,收获大成效。

四、植物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依从植物的生态特征

植物常年生存在露地,相应的种植、培育和管理都有别于温室花卉,露地植物各方面的管理并没有那么的细致入微。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温度,以及光和水分的差异,针对性的选择符合条件的植物。

(二)注重与周遭环境的协调性,符合周围环境的功能性

植物的选择首先应符合生态环境需求,其次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不仅需要考虑景色怡人优美,还需充分考虑植物是否容易成活,且所选择的的植物必须耐修剪、寿命长,充分考虑物种的多样性。植物的选择应展现校园教育特色、地方特点和文化特性,重点突显个性化。

(三)植物的选择,应重视植物的环保作用

植物不仅有杀菌、滞尘、减噪、降温的功能,还可以滋养水源、强化空气湿度、吸收有毒气体等生态功能。校园内选择比较多的是花灌木,绿化校园的同时,美化环境,起到增强色彩和香化校园的作用。另外,使用攀援植物,实现垂直绿化效果,提高校园绿视率,为校园师生营造绿色围绕的舒适环境。

(四)合理规划配置

植物的选择种类应丰富,保障植物观赏效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植物造景过程中,乔和灌木成片成丛的配置,必须特别关注,因为秋季和冬季有大量的枯叶和落叶,夏季会有一部分的花卉休眠,所以必须避免地面裸露造成的不良效果,所以植物的选择必须种类丰富。若校园各方面条件适宜,可以选择不同类的果型、花型和叶型植物,以及不同花期的树种,对于那些多刺、带刺激性气味、易过敏的植物慎选。

(五)关注季节和植物色彩的变化

植物造景需特别关注季节的变化,以及色彩的变化与对比,根据季节的不同植物枝叶也会随之变化,切忌枝叶脱落光秃。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性质和状态,植物的选择种类必须丰富多样,保障春季花团锦簇,夏季绿荫浓郁,秋季绚丽多彩,冬季植物苍翠,确保一年四季植物景观的绿意盎然。

(六)植物造景主次分明

植物造景选择的植物必须有主次之分,株型、质地、叶色的对比应该要有变化。校园主体绿化植物选择,必须结合本校特色,根据植物的高低和大小,考虑不同季节植物会落叶亦或是四季常绿,做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切勿如出一辙、平均分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是校园生态建设的关键,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对教育事业,以及环保事业的重视,也展现了校园的人文性和生态性,充分运用美学,改善校园景致。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一方面改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注重与校园建筑的协调,软化建筑物,让校园建筑不那么的沉闷和单调,进而美化校园景观。

参考文献:

[1]夏碧强.关于校园植物造景的研究[J].才智,2015,(02):170.

[2]夏如子,吴爱国.城市中学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17—11420.

[3]肖运成.校园绿化与植物造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6,(20):5233-5234.

[4]翁倩.浅谈高校校园绿化及植物造景[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36—37.

作者简介:

王学军,男(1970.5-),汉族,籍贯:江苏南京,工作单位:南京审计学院总务委员会。大专,高级工,研究方向:校园绿化。

猜你喜欢
植物造景绿化校园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浙江城市广场设计分析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