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裂缝对道桥工程的影响

2015-05-30 16:17李佳永张翼翔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道桥工程对策

李佳永 张翼翔

【摘 要】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人们每天都要外出,自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公路、大桥等各种交通设施了。然而路、桥梁等却经常中出现严重的裂缝,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严重的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道桥工程的裂缝的防止也就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本文以下就道桥工程在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桥梁裂缝;道桥工程;对策

引言:

道路、桥梁这些基础设施关系到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路桥施工中裂缝防治技术措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裂缝防治技术措施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要选择符合规的的混泥土原料、控制好温度、选择膨胀混泥土等措施。我们相信只要在以后的施工时,做到认真观察,细心的学习、选择,并且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一定能够把桥路的裂缝降到最低的限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桥梁建设裂缝类型分析

桥梁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原因产生的裂缝,具体来说,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桥梁自身的因素形成的裂缝

桥梁自身原因引起的裂缝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温度变化导致的裂缝,另一种则是收缩引起的裂缝。当桥梁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环境或者外部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这时候桥梁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使桥梁结构内部产生压力,如果这种压力高于桥梁的抗压强度值,就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收缩引起的裂缝,主要是因为在桥梁混凝土的结构外部和内部先后出现了干燥的情况,而混凝土结构是以梯状形式构成的,这种结构导致混凝土表面形成很大的收缩力,结构内部的收缩性相对很小,这种不协调的收缩形式,最终导致被外部压力的不平衡,进而造成了裂缝的出现。具体说来,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缩和自生收缩三种情况。

(1)塑性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后,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此时收缩为塑收缩。在骨料下沉过程中受到钢筋阻挡,即形成沿钢筋方向裂缝。

(2)干缩。混凝土结硬后,随着表面水分逐步蒸发,温度逐渐降低,混凝土体积缩小,称为干缩。因混凝土表面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表面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3)自生收缩。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而导致自身体积缩小。

1.2 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很多时候,桥梁质量的好坏受施工工艺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施工时候没有按照正确的、科学的方式进行施工的话,就会使施工的质量较差,这样就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往往会使其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水平的、贯穿的等各种类型的裂缝。如果混凝土的保护层太厚的话,或者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就会造成受力筋的保护层变厚,这样会让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进而造成受力钢筋垂直方向上产生一定的裂缝。而如果混凝土振捣工作没有做好,就会使混凝土不密实,不均匀,这样会让钢筋更容易出现锈蚀,进而让桥梁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如果混凝提搅拌的时间或者运输的时间过长的话,就会让水分过多地蒸发掉,这样会造成混凝土的塌落度变低,进而造成混凝土体积上出现很多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另外,当混凝土分层或者进行分段时,混凝土接头的部位也会出现裂缝,当接头部位没有处理得当时,这时候就大大增加了新的混凝土和旧的混凝土之间产生裂缝的几率。

二、桥梁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由于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裂缝,对桥梁的质量及寿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效控制桥梁裂缝的出现和扩大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2.1 温度预测分析

施工者可以通过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分析,然后对施工的气温变化进行考虑,并以此为基础来设置出相应的养护方案。另外,施工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加强养护和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对现场的温度进行计算,总结出混凝土结构的各部分的温度及变化,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一个温控标准,这样便能够便于养护人员开展相关的养护性工作,对保温养护的选择进行合理的优化。

2.2 浇筑混领土的控制

在对混领土浇筑的施工中,需要采取延缓温差梯度措施和降温梯度措施,对混领土浇筑顺序、方向、厚度以及时间等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要注意调节好混凝土的整体温度,并且还有更深的加强振捣作业,在作业时,必须要调节好振捣的时间和振捣的深度,这样才能够更为精确地控制振捣的密实度,避免出现漏振和过振的情况。

不仅如此,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因为混凝土供应不足而造成的冷缝现象。当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对水泥表层较厚的地方进行处理,注意抹平和压实,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的情况。而当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则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来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养护,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裂缝出现的概率。

2.3 有效监测混凝土温度

应该在混凝土的内、外部对温度监测点进行设置,设置对保温材料的温度监测点,设置对养护水温度的监测点,在现场检测温度,采集仪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并且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整理。将监测点的所有温度值,中心测点以及表层测点的温差值进行收集和整理,以此来研究控温措施,从而避免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发生。温控效果的表现,应该用埋设在少数混凝土层中的应变计,来对温度进行应力检测,同时还要注意,要沿水平方向进行布置,检查水平方向的应力分量。

2.4 通水进行冷却

施工人员在部分混凝土浇筑的分层中,用到冷却水管,在对冷却水管使用前,需要重视进行试水测试。,避免带来管道漏水以及管道被堵塞。除此之外,需要检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从而保证对冷却水管的进行进水流量和冷却水管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2.5在构造设计上对桥梁裂缝采取防裂措施

(1)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少工程数量,减低水化热。如可根据悬索桥锚碇受力特点,设计挖空非关键受力部分混凝土体积,利用土方压重方案,来减少混凝土结构体积。

(2)充分利用混凝土在基坑有侧限条件,在混凝土中掺加微膨胀剂,使其在基坑约束下形成一定的预压力,补偿混凝土内部温度,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庞大,施工周期一般较长,依据结构受力情况可合理地确定混凝土评定验收龄期,打破正常标准28d的评定验收龄期,改为60d或更多天,评定验收龄期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从而减低设计标号,达到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减低水化热的目的。

(4)由于边界存在约束才会产生温度应力,采用改善边界约束的构造设计,如遇有约束强的岩石类地基、较厚的混凝土垫层等时,可在接触面上设滑动层来减少温度应力,在外约束的接触面上全部设滑动层,则可大大减弱外约束。

(5)还应重视合理有益作用,可采取增配构造钢筋,配筋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含筋率控制在0.3%~0.5%之间,在混凝土表面增设金属扩张网等有效措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结语: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仅仅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会导致桥梁垮塌。由于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因而各省各地兴建起了大量的混凝土桥梁,但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導桥梁垮塌的报道却屡见不鲜。为了尽量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少出裂缝,本文对混凝土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作较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方便施工中做出行之有效的控制办法,保证工程的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

参考文献:

[1]杨彦中. 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9).

[2]袁继平.谈桥梁裂缝在道桥工程中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9).

猜你喜欢
道桥工程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道桥工程中的裂缝防治措施探讨
浅谈如何加强道桥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摊铺路面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