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滨州科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2015-05-30 18:52赵芳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滨州瓶颈

赵芳

摘  要:滨州科技服务业由于产业比重偏低、资金支持不足、专业程度不高、机制建设滞后等方面的问题,遭遇发展瓶颈。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健全管理体制、培育与优化外部环境、构建科技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立特色科技服务体系等各种应对策略,以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滨州科技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滨州;科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瓶颈;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6-0135-01

1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

1.1  创新性与知识性集中相统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为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改进了生产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而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从业资格,尤其需求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

1.2  高技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从产业角度分析,高技术性和科学性在科技服务业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价值贡献方面分析,高技术、科技价值在其提供的价值服务中占有绝对优势,并可以通过服务增值服务,创造产品价值之外的新价值。

1.3  专业性与服务性相统一

当科技服务业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客户时,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服务,有利于科技服务型企业的服务产品更具备深度、个性、高水平与高质量的特点,占据有利市场。

2  滨州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瓶颈(SWOT分析)

滨州立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主战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放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显著战略位置。由此可从优势(S)、劣势(W)、机会(O)以及威胁(T)四个方面来分析滨州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可见,劣势(W)与威胁(T)即是滨州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2.1  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分析(PEST分析)

2.1.1  政治环境分析(P)

2012年以来,滨州市政府提出了“实现六个翻番,再造一个新滨州”,推进“两区一圈”建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滨州市新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大力增加对工商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有效的经济政策,旨在招商引资,着重发展以科技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从而提高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1.2  经济环境分析(E)

滨州经济资源丰富,无棣、沾化两县盐碱荒地达260余万亩,拥有海岸线240 km,拥有丰富的矿产、石油、地热资源,石油总储量6亿t,天然气总储量164亿m3,宜盐面积144万亩,原盐生产能力500万t。黄河贯穿东西94 km,小清河、徒骇河等10多条河流穿境入海,年引黄河水13亿m3,年调蓄水能力近20亿m3。滨州是山东原棉、粮食、蔬菜、水果、肉禽、水产、林产的主产地之一。邹平鹤伴山、博兴麻大湖、无棣碣石山、沿海湿地、贝壳堤岛、滩涂等,不仅直接有利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而其他产业发展又促进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S)

滨州的人文资源丰富,文化的传承年代久远。惠民孙子文化、博兴董永故里等人文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深具黄河文化特色的老粗布、剪纸、泥人等民间工艺品广受社会各界喜爱,胡集书会、吕艺吕剧、渤海大鼓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成为促进滨州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1.4  技术环境分析(T)

滨州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约30万,具有中专教育程度的人数约50万,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滨州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从业技术人员。同时,滨州在互联网建设普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计算机更新速度提高,从而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2  科技服務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2.2.1  科技服务业的产业比重偏低

2014年,服务业完成投资685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比第二产业高0.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6.2%,较上半年提高2.4%。但是在各行业中,滨州服务业同比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而科技服务业所占比重更少。

2.2.2  科技服务业的资金支持不足

政府对科技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支持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尚有差距。科技服务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仅占第二产业的70%左右,增速虽然高于第二产业十几个百分点,但是基数低了100多个亿,投入偏低致使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动力不足,从而使科技服务业的产业活力不足,行业竞争力不足以及整体实力也明显不足。

2.2.3  科技服务业的专业程度不高

滨州市的科技服务机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在人才吸引方面力量不足。人才总量不足,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引进培育不足,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服务能力弱、服务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社会认可度也相对较低。

2.3 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2.3.1  科技服务业的政策法规保障缺乏

在滨州科技服务业属于新兴产业,从法律角度分析,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范其发展,也没有确切表明科技服务业所处的法律地位,在对科技服务业的管理和法律事务的处理上依然沿用关于服务业的相关条例,缺乏独立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从政策方面分析,滨州市虽然出台了发展科技服务业的相关政策,但具体政策的实施细则依旧不够完善,具体实施环节尚待改进。

2.3.2  科技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偏高

从内部视角分析,滨州科技服务业的设置相对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规模化的组织体系,没有形成与我市产业结构特点相匹配的特色科技服务体系,导致市场的竞争压力偏高,各个企业相互竞争、互相牵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增长。从外部视角分析,滨州市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鼓励招商引资,使滨州市由外商直接投资的科技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3  实现滨州科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应对策略

3.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争取政策支持

滨州在城市战略规划与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寻找突破旧有发展模式的具体路径,始终以“科技立市”为核心理念,构建科技服务公共信息平臺,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招商引资方面,降低准入资格,提供鼓励措施,竭力促使关系科技服务业重大发展的项目有新突破,做好项目对接,争取资金支持、财政项目支持。在降低税收方面,对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进行一定的减免和优惠。

3.2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针对传统的金融体系、运作方式、市场条件、管理体制以及业务开展方式和相关金融政策等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性改革,通过采取对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有利于突破创新,改进旧的计划方案,变革固有的管理方式,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促进科技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3.3  培育优化外部环境,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      平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深入实施“三步走”的科技人才工程和政策,吸引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卓越技术型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改进和完善激励制度,加大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大力引进外地优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留住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梅青,杨冬梅,李春成.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国      科技论坛,2003,(3).

[2] 杜振华.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约束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8,(12).

猜你喜欢
跨越式发展滨州瓶颈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飞阅滨州
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因户制宜 一户一策 滨州结对帮扶注重“造血”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滨州浅海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多样性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