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2015-05-30 19:18琚亮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改善措施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琚亮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好坏和工程项目品质管理是分不开的,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工程项目。文章主要详细的剖析了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同时提出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改善的手段。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改善措施

前言:

在工程项目建筑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重要的原则:安全第一,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一项艰巨而且长久的任务就是增加对项目施工的品质管制、提高管理

水准,我们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把工程品质放在各项工作的最前面,不断加强项目质量的管制,能够保证国内建筑物的施工品质,保证社会现代化健康顺利的发展。因此,关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从本质上来说生产的是建筑产品,建筑产品也需要满足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宜性等特征,由于建筑产品主要使用单件筹划、设计与施工的生产方式,因此,又表现出一些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征,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可靠性。建筑产品不仅需要满足用途与功能的需求,还需具备安全可靠性,如防盗、防坠、防腐蚀、防辐射等等,同时还要满足设备的使用安全与运行可靠,这种安全可靠性是建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2.反映使用功能的质量特征。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性质量是对建筑工程功能需求的一个客观反映,如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能力、平面空间布局、通行能力等等。

3.艺术文化性。一直以来,建筑产品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性,其中的文化内涵、建筑造型、装修装饰、时代表征、建筑造型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建筑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

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包含多种内容,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1.造价因素。造价因素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压低建筑成本采用了降低施工成本的方法,但是如果超过了一个“度”,就会引起质量问题的产生。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造价太低就会给是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建筑工程中,主要的花费就是材料,如果造价太低,那么就会影响材料的性能与质量,继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设计因素。建筑工程的设计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但是,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都未进行实地的考察,也没有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交底工作,这也是导致建筑工程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3.施工要素。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阶段是最为重要的阶段,施工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承建效果,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就现阶段来看,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多为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他们没有获取到认证就直接上岗操作,这样,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难以得到保障的。如果施工人员未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操作,且建筑队伍也未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那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然不高。

4.材料因素。选择何种材料就决定施工何种计划,如果材料选择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材料类型的选择对于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此外,若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后管理人员未安排好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这也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5.监理因素。如果建筑工程缺乏专业的监理团队也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素,同时,还有部分监理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启用一些综合素质偏低的监理人员,还有部分监理人员存在着无证上岗的情况,也未建立好完善的监理制度,这也导致很多质量问题未被及时的发现。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改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制度,促进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行为规范只有真正的上升到标准化程度才能够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建筑施工领域也不例外,目前,在建筑领域常用的标准主要为ISO9000施工质量管理,这也是建筑施工的基本标准。这一标准强调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为了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施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建立好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职能。同时,还要制定好完善的质量考核评价制度,根据施工等级来制定奖惩制度,同时,还要制定好质量检查制度,建立好质量检查报表,由专人进行負责,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措施,将质量问题扼杀到萌芽状态。

2.重视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施工材料的管理,这也是其他管理工作的支撑体系,施工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缺乏高质量的材料,那么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难以发挥出其重要作用的。因此,必须要重视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工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做好材料计划的编制、验收与复核工作。在施工开始前,就应该根据图纸与施工要求来做好材料计划的编制、验收以及复核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奠定好坚实的基础。其次,规范材料的采购环节。在采购时,应该以材料质量和规格为前提,对比多家商家的报价,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同时做好材料的复核、验收与入库工作,保障材料的存放质量。最后,把握材料的入场检验与控制关。在材料入场后,要严格实施抽检制度,对于损坏或者不符合规格的材料要坚决弃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是核心,施工技术则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除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之外,技术因素还包括检测准确性、检测技术水平、数据、设备等等,为了提升施工质量,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质量管理工作,树立好完善的质量管理观念,从细节着手,改善技术水平,用规范的操作技术来保障施工的质量。此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讲座,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让他们可以在头脑中树立起一种安全第一、服务客户的观念,并建立好完善的考核制度,实施考核上岗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还可以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监理人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采取有效的形式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施工现场,应该检查好测量仪器、试验仪器以及机械设备的状态,监督考察技术人员的职业态度,如果发现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必须要及时的提出,要求施工单位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此外,还要严格的遵照相关的规范制度,重视资料的存档,对工程质量检查的结果、与工程变更相关的照片与图像进行规范的保存。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质量是其灵魂,也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保障,而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强有力保障,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制定好完善的管理制度,自觉的将其应用在设计、检验、施工等环节中,加强对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让他们主动的将安全施工贯穿到施工过程中,认真负责地开展每一项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企业的利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才能够造出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文辉.王山峰.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04).

[2]王红兵.胡爱珍.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 做好企业发展之本[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3]洪天超.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工程质量综合管理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0(S1).

[4]郭汉丁.张印贤.郭汉刚.宋慧颖.施工阶段主要分部工程质量政府监督评价探析[J].项目管理技术.2009(03).

猜你喜欢
改善措施质量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