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分析

2015-05-30 19:34李岳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关系通风

李岳

【摘 要】良好的煤矿井下通风有利于保障井下空气中瓦斯和粉尘含量既有利于生产的安全进行,保障井下工人的健康。一般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由大型抽风机组设备组成,矿井的入口作为入风口。对煤矿矿井通风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式、和通风的机械设备以及相关一系列的通风网络组成矿井的通风系统。通风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生产是效益的保障。本文对优化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关系;安全生产;措施

1.煤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现代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的设计管理已经不再简单满足于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更加注重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为其提供舒适良好的作业空间。在实际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井下情况的不确定性,在煤矿矿井的管理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1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好坏关系着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 科学合理的管理是煤矿矿山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由于煤矿矿井中各系统设备网络联系紧密,与通风系统相联系的系统设备较多,在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有效管理时必须依赖于管理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完善系统的矿井通风管理机制和监控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必备保证。

1.2矿井通风的技术问题是影响矿井通风工作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通风系统技术含量的高低是系统高效运行稳定的保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矿井通风系统带来了技术上的变革和安全功能上的提升。可靠的多元的煤矿矿井通风技术方式决定着矿井的安全运行。在新的时代下,如何不断开发出稳定高效的矿井通风技术是现代煤矿矿山稳定运行发展的基础性措施。

1.3矿井作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是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

井下以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著称,井下作业人员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一些不明白的机械设备、开关传感器不能随意触碰,对矿井下的一些通风系统含有潜在威胁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处理。对于井上的通风管理人员,其自身更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对于监控系统要实时关注。此外,还要对通风监控系统做定期维护保养,避免因此而产生的监控失败,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1.4井下环境因素关系到工作人员安全

井下环境因素的多变也应当引起重视,并对井下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控,根据井下环境的变化对通风系统也要做一些调整,使之与井下环境相适应。在矿井的不断开采中,井的深度在不断的增加,井下的所聚集的瓦斯气体和粉尘也会进一步增多,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危害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2.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2.1超能力生产、重效益轻安全是事故频发的诱因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煤炭企业具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仅20亿t左右,而全国实际煤炭产量高达36.6亿t,这就是说有近17亿t煤炭是在缺乏安全保障的条件下产出的。超能生产不仅导致井下供风不足,安全隐患突出,而且可能出现采掘失调。其次是对安全的重要性和安全事故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观念。仅仅认为,煤炭产量越高,煤矿效益就越好,但安全投入却严重不足,安全设备滞后,生产投入和安全投入严重脱节,瓦斯治理、通风、运输和机电设备老化,保护装置不齐全,防爆性能差,埋下了煤矿通风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故隐患。

2.2安全管理依然存在漏洞

第一,局部通风不的那个导致有害气体在采空区及巷道内积聚,在采空区顶板及顶煤冒落时有害气体突然涌出,发生通风安全事故;第二,盲巷管理不到位,采区集中皮带机尾处的盲巷密闭未及时修复,密闭内瓦斯渗出,其浓度达到爆炸界限;第三,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合理,矿井漏风严重,放炮后涌出的瓦斯和掘进作业点溢出的瓦斯致使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第四,通风设施不可靠,回风上山通风设施不可靠,严重漏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导致通风安全故事的发生。

2.3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

地方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规定十分详尽,但就是落不到实处,只是一纸空文,安全责任不明确,定位不清楚,赏罚不严明,说起来“雷声”大,做起来“雨点”小。对于瓦斯治理、通风安全管理人浮于事,得过且过,随意性极大。

2.4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大

近年来发生了许多矿井重大安全事故,分析原因多是人们对于安全重视程度不高,特别是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监督力度仍不够大,使得被要求整改的煤矿不能按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能拖的就拖,能省的就省,能敷衍就敷衍,结果安全事故就在“拖”、“省”、“敷衍”的过程中发生了。

3.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全面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从领导到职工都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做好其他各項工作的前提。作为对领导者考核和对职工奖惩的否决条件,要在整个通风安全工作中切实树立起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的思想,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3.2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要处理好生产与效益的关系,增加安全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安全设施,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作为领导决策层,在观念上要纠正,不是出煤越多,企业效益就越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能力开采,不得超负荷生产,必须是安全保障的条件下多产出,因此安全资金的投入决不可打折扣。

3.3从技术层面加强通风安全措施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其通风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不仅要加大通风安全设备投入、提高通风设施可靠性,对于高瓦斯矿井,还必须合理布置采区,科学安排掘进巷道的走向,以有利于井下有害气体的抽排。对于所使用的通风检测仪器、瓦斯检测仪表及控制报警系统,要按规定维护、保养,并定期校正;矿井通风设施必须专人管理,经常检查与维护,发现有损坏现象,必须及时修理;要全面治理局部通风混乱、盲巷管理不到位的局面,彻底纠正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合理的现象。

3.4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做到赏罚分明

管理者和职工都应该增强安全意识,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明确责任,精细规范管理;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做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人人尽责确保安全。对于违反规定及规章的行为,必须赏罚分明,落实到人,严格执行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3.5强化矿井通风安全的监督力度

各级监管部门要切实对区域内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工作进行检查、跟踪、指导,对核定机构在核定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要及时处理。要建立完善审查现场复查制度,加大现场复查的数量和工作力度,及时跟踪问效,促进报告编制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要依法加大对矿井通风安全的治理力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强化矿井通风安全监察力度。

结束语:

实践证明,只有通风安全搞好了,才是最大的效益,通风安全工作做不好,发生了瓦斯爆炸,企业和个人都将受到损失,严重影响煤矿效益,只有首先搞好矿井通风好安全工作,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因此,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各司其职,应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从源头抓起,把矿井通风安全工作做足做实,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就一定能够构筑起一道抵御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防火墙,从而确保煤矿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飞,范文胜,祁昊.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煤炭工程,2010,05:124-126.

[2]解贵生.浅谈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1,02:47-49.

[3]宁战杰.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2,08:171-172.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关系通风
烧炉取暖要注意通风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中的应用分析
立筒仓通风效果的探索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