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形象包装策略研究

2015-05-30 03:09方晓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策略

方晓

【摘 要】面对流行音乐的冲击,民族音乐发展停滞不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形象及形式难以为年轻人所接受,导致其市场基本以中老年人为主。本文将从民族音乐表演者、表演方式、内在文化三个方面,结合当下的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通过新传媒来包装民族音乐。

【关键词】民族音乐 形象包装 策略

引言

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来说,受众少、市场小一直以来都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受到流行音乐极大地冲击。然而民族音乐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牢牢的掌握大部分中老年人,至于为什么不能完全打开年轻人的市场,主要原因在于民族音乐其形象包装过于保守和传统,难以迎合广大的年轻人。本文将从形象包装入手来探讨推广民族音乐的策略。

1 基本概念

(1)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在表现样式上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多种社会功能。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所以在民族音乐的内容和文化上,也呈现出各个民族的多样性,故对于我国各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其形象包装工作就显得更为必要。

(2)音乐包装。音乐艺术品的质量,不是单指音乐表演专业技能的质量,而是指音乐表演者综合素质质量的总和。具体而言,就演唱或演奏者,除了本专业的业务技能外,还应包括与音乐演出直接相关的舞蹈、表演、作曲、作词、主持等技能,也包括间接影响音乐表演的道德水准、文化艺术修养等一系列音乐以外的基础素质。所以音乐包装也不单指基本表演的包装,更包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包装工作。具体而言,通过对音乐包装内容的分析,其包装可以分为表演者的包装、表演形式即声乐和舞美的包装和民族文化的包装。

2 民族音乐形象包装要点

(1)人的包装。作为民族音乐的表演者,人的包装工作十分重要。如有外在形象的包装、表演风格的包装、个人魅力的包装。外在形象包装,除了传统的民族音乐表演服装基本元素之外,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当下的流行元素,将传统和流行做个完美的结合。表演风格方面,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不同。本文认为民族音乐可以呈现多样性的表演风格,以往内敛的风格可以采用较为奔放的表演风格加以演绎,或许可以收获意外的效果。个人魅力的包装对于吸引年轻市场来说十分重要。相较于中老年人注重音乐本身,年轻人更加注重音乐的表演者,尤其是具有明星光环的表演者。

(2)声乐的包装。无论是民歌、说唱、还是乐器,都是通过声音来传播出来的,所以对声音的包装十分重要。以传统唱法为例,高亢的嗓音和略显土气的唱腔对于年轻人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因此可以适当地改变唱法,尤其是在面对年轻观众的时候,可以尝试将流行元素与传统唱法相结合,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共鸣,以此来刺激年轻观众对民族音乐更多的接受度。对于一些比较出名的音乐作品,比如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陕北民歌《走西口》等传统民歌,都可以通过对声乐及配器的包装,用更加新颖的演唱方式来演绎。

(3)舞美的包装。除了声音之外,舞蹈也是传统民族音乐表现的一个重要部分。舞蹈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表演服装、表演者的舞蹈技能、舞台的灯光效果等呈现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对舞美加以包装。例如,可在传统民族服装元素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现代服装的元素;舞台效果的设计则要在符合具体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力求舞美造型和色彩上表现唯美的视觉效果,或色彩鲜明,美轮美奂,或色彩淡雅而不失庄重,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美感。

(4)文化的包装。是以音乐生产组织和音乐表演所处的特殊区域或文化背景为基础,运用不同手法强调、渲染、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突出不同民族文化特征,追求包装后更好的效果。作为民族音乐的根本,民族文化内涵其实是比较含蓄深沉的。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让音乐表达形式更加直接,因为较之相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当下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接受直接将民族文化内涵宣扬出来的方式。但是,对民族音乐的包装不能失去其根本,我们应该在尊重民族音乐文化的本源和本质的基础上,在表演形式和表达方法上加以包装,使其得以拓展和创新。

3 民族音乐形象包装策略

(1)培养年轻民族音乐表演者,抢占年轻市场。对于当下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年轻人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还是年轻的明星,所以在民族音乐的表演方面可以更多地启用年轻人,尤其是吸引更多外在条件优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加入民族音乐表演阵营。之前较为成功的例子就是女子十二乐坊对传统乐器的表演,都是形象和表演技能俱佳的年轻女性,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观看和欣赏。只有了解才有可能真正喜欢上传统民族音乐,如果连观看都没有兴趣,何谈了解,又何来接受和传承呢。

(2)适当加入流行音乐唱法,拓宽民族音乐表现渠道。传统的民族音乐唱法多嗓音十分高亢,这在年轻人看来似乎有点“土”,所以接受度不高。流行唱法则更加自然,不会像传统唱法一样常常转音,易于掌握,更容易传唱。所以可以借鉴流行唱法之优长,加入流行音乐元素和唱法来演绎传统的乐曲。比如近期,流行乐坛唱将谭维维邀请到中国最早但却最“土”的有活化石之稱的陕西老腔为其新创音乐助阵,将黄土摇滚的悲怆和苍凉与现代音乐结合的天衣无缝。正是这种民族厚重的音乐将谭维维的演绎托载的更为高亢、激昂、震撼,彻底征服了场内外所有的观众,这恰恰极好地证明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希望通过这一成功典范使更多的年青人加入其中,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3)利用现代元素,增加舞美多样性。对于很多传统民族音乐来说,舞蹈本身就是其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传统的舞美在基本审美认知上和年轻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应该在舞蹈本身及舞蹈服装设计上注重加入新的现在元素,使民族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舞蹈层面都能与时俱进,更人带来更多的美感,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

(4)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和网络流行文化,合理利用网络媒介。作为民族音乐的核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是不容忽视的。应该尝试将其传统文化核心和当下的网络流行文化进行结合,在不破坏内涵的基础上延伸出更能够为年轻市场所接受的一种文化样式。由于网络流行文化内容复杂、更迭较快,所以在具体选择上应该更加谨慎,避免低俗文化,内容上以积极向上贴近生活为主。并通过网络文化名人的影响力加以包装推广。对于民族音乐,应该利用网络媒介加以传播,使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由于使用网络的多是年轻人,所以可以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逐渐形成因为了解而喜爱,因为喜爱而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大军的一员。这样一来,加上对民族音乐一向钟爱的中老年观众群,逐渐可以使我国的民族音乐爱好者,保护者和传承者发展为全民性,真正实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自豪感。

结语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推广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不能失去广大的年轻市场。本文主要从表演者的包装、声音的包装、舞美的包装和文化的包装四个方面阐述了民族音乐的包装和推广策略。

针对原本市场之外的年轻人,可以适当的结合流行元素,不管是民族音乐的唱法、服装、舞台、文化等,都可以大胆尝试运用古今结合,流行与传统结合等多种形式,在不改变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吸引和拓展更多的年轻人市场,使我国独具魅力的民族音乐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侯雯霞.现代传媒中音乐编辑探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8.

[2]王璐姜.江南丝竹音乐形象包装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4:353.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