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包装英语翻译常见问题的调查研究

2015-05-30 14:12李燕刘昌平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问题

李燕 刘昌平

【摘 要】英语包装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对学习英语的人来说也是最直接的英语学习资源。我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在逐年攀升,然而,包装上的英语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纯正地道,甚至出现了许多错误。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英语专业的角度就商品包装英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翻译规范化的要求,从而引起人们对食品包装英语译文的重视,提高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商品包装 英语翻译 问题

引言

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辨认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其他同类产品与服务区分开来。品牌由品牌名称、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包装等要素构成,品牌包装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随着商品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实施,我国商品市场上已出现不少有英文字样的包装,这不仅方便了外国人在中国的购物,促进我国商品生产的投资扩大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广大消费者高档消费的心理,刺激了消费,扩大了内需。

英语包装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对学习英语的人来说也是最直接的英语学习资源。我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在逐年攀升,然而,包装上的英语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纯正地道,甚至出现了许多错误。针对这些问题,本小组成员以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角度就商品包装英语出现的问题做实践调查。

1 实践内容

1.1 开会讨论调查方向

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英语专业优势,确定调查方向:商品包装英语对消费者购物的影响、商品包装英语翻译出现的问题。

1.2 調查准备

制作相关调查问卷、准备相机。

1.3 调查实施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以及暑期工同事等;超市商品包装。

调查方式:以邮件方式发放问卷进行网上调查;到超市对商品包装进行调查分析。

本次活动中,我们采集了很多商品包装照片,为分析问题收集同类素材,分工明确,配合得当,在充分的事实依据上进行数据分析和审核。

2 实践结果

2.1 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影响

从商品包装对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方面来看,全英文包装或使用英文标注的商品无形中更吸引消费者,提升了产品的品牌价值。通过调查得知,45%的消费者会注意商品包装上的英文;59%的消费者认为商品包装上的英文对商品影响重要;只有23%的消费者会注意到商品包装上英文是否使用正确。

消费者普遍认为,商品上标有英文会使商品显得更国际,更高档。如果是送给亲戚朋友会显得更有面子。然而,有些商品根本没有海外背景,以次充好,仅仅凭借几个英文标识就摇身一变,变成了高档货,价格翻了好几倍。举例来说,今年以来,经常去超市买水果的消费者会发现,超市里的水果专区变得越发漂亮了,其中精包装的水果比例较此前有了些许增加,当然价格也出现了小幅上扬。然而,面对着这些价格较高,包装精致且标有英文名的水果,消费者难免会问:“这是进口水果吗?”我们在多家超市的水果专区可以看到目前各超市内精包装的水果比例约占超市水果总量的15%~25%。即使没有精包装,许多水果上也会贴有英文名。如一款名为“新奇士橙”的水果,上面贴着英文标签,售价为7.5元/斤,比普通橙的价格翻了一倍之多,但它的产地却是福州,不属于进口水果。据超市相关负责人称,为了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超市推出精包装水果,这些水果一般是经过挑选的。而那些标注外国名的本土水果,大多是采用了外国水果的种子栽种,或者在工艺制作、保鲜成本上和同品相普通水果有所区别。因此,零售价格会较普通水果贵些。据悉,只有产地是国外的水果才可称为进口水果。而那种标注外国水果名称,或者采用外国水果种子却在国内栽种的水果,均不可称为进口水果。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是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2 商品包装英语翻译出现的问题

2.2.1 化妆品类

如今,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升了档次,同时对自身外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现在年轻一代人都特别注重脸部、手部等身体各部分的保养。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为了达到外表上的美观,人们对护肤品,化妆品这类的要求日趋上升。消费决定生产,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今各大专柜的化妆品琳琅满目。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说明书上都能看到相关的英文字幕出现。同时,这些英文字幕也向我们反映了一个问题:很多不正规或不出名的企业出现了严重的翻译错误。以下是我们小组调查的一项化妆品产品:

“This essence hair conditioner is jointly developed by international top hairdressers and product developing experts and contains professional water-caring factor that is similar to the natural elements in the hair and can automatically make up for lost water over the hair and infiltrate through hair medulla for breakthrough water-caring effect.”

这个名为“芳怡雅”的化妆品牌是一款打着欧莱雅牌子的护发素。主要向消费者介绍了这款产品的功能。其中有一个句子出现了很明显的语法错误。原句为:This essence hair conditioner is jointly developed by international top hairdressers and product developing experts .我们注意“product developing experts”这个句子,这话的本意是厂家想告诉消费者,这款护发素是由专家们研制出来的,而据翻译出来的英文,则是为这款护发素生产了专家们。这无疑在翻译方面闹了一个很大的笑话,同时也影响了消费力。那么这句话的正确的表达应为“This essence hair conditioner is jointly developed by international top hairdressers and product developed by developing experts.”

2.2.2食品类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食品包装上的英译文错误率在38处/千字。导致这些翻译错误的原因有粗心大意,英语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等。我组成员随机抽查了上市不久的十份食品外包装上的英语译文。经过对这十份食品外包装的英译文的错误进行统计,我们得到以下结果:总字数:1040;错误数:39;平均每个包装袋上有3.9处错误;错误率达到38处/千字。下面是我组成员结合实例分析出错的原因。

比如制作原料中的“面粉(应为flour)”就被翻译成“face(脸,脸面)powder(粉末)”;生产地地名“虎门(应为Humen)”竟然被翻译成“tiger(老虎)door(门、门口)”。

开封即食中的“开封”一词干脆就直接用“Kaifeng”或“Open it and help yourself, please!”然而,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随便吃,不用付钱,是免费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老板可就要破产了。这句话正确的翻译应该是“ready to be served”。

有一种小袋榨菜上写着本榨菜用科学方法制成:This preserved vegetable is made by scientific method.

首先,preserved vegetable 可以是指任何(用各种方法)腌制的蔬菜,范围比榨菜要广得多;其次,一般食品不是made(制造的),而是processed(加工而成的);scientific一词更让人想到人工添加剂等化学成分,这是如此的可怕,还会有谁敢买呢?

2.2.3 学习用品类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用品上的英语就是最直接的英语学习材料,不少商家会在笔记本、便笺纸和水笔包装上下功夫,运用各式各类的英语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据了解,有不少学生会认为此类商品包装上的英语为规范用语,他们会背下来甚至运用到英文写作和绘画当中。然而据我组成员调查发现,有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中式英语:按照中文思维方式,字词对译,使得中国人看起来是外文,外国人看起来以为是汉语拼音。

例如“欧帕”餐巾纸上“轻巧足量,户外运动、旅游、娱乐携带首选”的翻译:Lightweight enough,outdoor sports,tourism ,entertainment with the first choice。

2.3 出现翻译问题的原因

机器翻译:有的产品上的英文,显然是使用软件或网络翻译引擎翻译的,属于“天书型”,其文法混乱,虽然看上去是英文,实际上是没有人能懂的的“天书”。

幼稚英语:有的翻译文本用词、文法、语调十分幼稚,像小学生作文。

非专业型:有的产品使用生硬的文法、古怪的词语,不具有可读性。这类英文可能是包装设计单位或食品企业自己所为,其非标准性,与商业流通产品要求的精确、简洁、流畅、专业的语言相去甚远。

2.4 从专业英语翻译角度对商品包装的英译失败案例进行分析

调查者所选取的包装英译样本来自于超市、网络、朋友、及已经出口的中国食品等,主要包括英译成功失误样本,共计14个,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样以本案例的形式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着重解决的问题。

案例一:易鑫源鱼香肉丝调料食用方法(失误案例)

译文:把备好的肉丝放入锅内翻炒,同时加入酱料包,然后加入少许木耳、青椒丝、香菜等蔬菜翻炒。

译文:add the shredded meat into the pot to make stir-fry; add the seasoning meanwhile;and then add a small amount of agaric, shredded green pepper,caraway and other vegetables to fry.

“功能”:使消费者明了食品的食用方法。

“意图”:传递食品的食用方法。

策略:直译策略

翻译过程评价分析:以目标语为导向的“功能”和以原文本发送者为导向的“意图”是相同的,因此翻译目的明确,即:译出食品食用方法信息。

根据此目的,译者也应遵守“忠实法则”使译文内容传递符合原文,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忠实,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充分传递。因此,译者选择直译的策略,严格按着原文本逐字翻译,包括汉语的语法结构也都原原本本的转化成英文,在内容上,译者做到了准确传递信息,没有任何遗漏。

但相比较前文的成功英译案例,此案例为了遵循“忠实法则”而违反了“目的论”中的“目的法则”和“连贯法则”,“仅仅把原文‘换码,把它‘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根本不可能得到适用的译本。”

因为在传递信息过程中没有使译文符合译语接受者的语言使用习惯,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具体来说,如:“把备好的肉丝放入锅内翻炒”,原文用两个动词短语来表达,分别是“放入”和“翻炒”,译文中译者完全译出并用“and”将两个动作连接,但仔细思考,“放入”实为无价值信息,因为炒菜自然要放入锅中,为忠实于原文形式将其直译出来是不符合消费者的阅读习惯的;完全可以将两个动作变为一个动作,译为“fry shredded meat in pot”,动词短语+介词短语显得紧凑;又如:“同時加入酱料包”,译文保留了酱料包前面的定冠词“the”,前面例子中我们分析过,英语国家本土食品包装中为求简洁,无特殊意义的定冠词可以省略,因为无需特指,产品即为所需加入的酱料;再如:“然后加入少许木耳、青椒丝、香菜等蔬菜翻炒”,与第一句的情况相同,原文本中存在两个动词“加入”和“翻炒”,译文再次把他们拆分成两个部分,用“and”连接,使译文不够简洁。另外,原文中的“少量”译文直接译为“small amount of”,“amount of”通常与不可数名词连用表示量上很少,但后面所修饰的宾语中出现vegetables,为复数形式,不符合语法规则。

改译:

1.Fry shredded meat in pot with seasoning.

2.Then fry with some agaric, shredded green pepper, caraway and other vegetables.

改译后将原文前两句合并为一句,因为三个动作是同时存在的;将第一句话中的两个动作改为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形式,使句子更为紧凑;省略seasoning前不必要的定冠词;第三句中两个动词变为动词介词短语的形式fry with;省略fry后面的宾语the shredded meat,作为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对象,是消费者已知的,省略后不但符合语言习惯,也在信息上删除了不必要的冗余信息,符合莱斯文本类型理论对信息型文本的要求。“small amount of”改为“some”符合语法;在语篇效果来看,为使信息更为清晰将原文本中的句子改为数字顺序,也遵循了“译者应尽力准确、全面地再现原文内容”。

案例二:达利园沙琪玛宣传语(失误案例)

原文:疏松柔软,甜而不腻,入口即溶

译文:Loose and soft. Sweet but not Greasy. Dissolved as soon as take it.

“功能”:利用具有美感的广告宣传语感染消费者从而购买该产品。

“意图”:通过对产品广告式的宣传让消费者受到感染而购买产品。

策略:直译策略

翻译过程评价分析:此案例也同属于“功能”与“意图”相符的广告类宣传,要求译者遵循目的感染消费者,此目的要求译者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保证译文符合消费者语境的习惯。但在策略选择上,该案例选用直译策略,将原文本逐字对应译为英文,严格遵守“忠实法则”,做到了译文与原文本在形式上的对等,但“仅仅把原文‘换码,把它‘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根本不可能得到适用的译本。”

译文主要是违反了“目的论”中的“连贯法则”,不符合译语文化的需求,从而进一步违反了“目的法则”,使翻译的目的不能完好实现。如:用“Loose”直接对应汉语的“松”,但该词在英语文化中的确切含义为“松垮”不适合形容美味的食品。另外,原文中的“甜而不腻”只是为了通过口感的宣传感染消费者,将其译为“Sweet but not Greasy”过于平淡,英语文化习惯中,通常选用肯定形式的表达,译作“agreeable sweetness”,即:香甜怡人更具有美感符合消费者对宣传美感的期待。建议在译文中使用归化策略,向目标语文化归化,增强译文的“本土性”和消费者的熟悉程度。

改译:Soft and Delicious with Agreeable Sweetness·

Dissolved Instantly in Your Mouth.

有一些食品包装的宣传样本,在策略上也注意到需要向目标语言归化但具体操作中仍不能很好完成宣传功能,使其感染效果大打折扣。如下:

案例三:统业黑芝麻糊宣傳语(失误案例)

原文:黑色食品植物蛋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

译文:Produced Meticulous a Present

First Choose Best Enjoyment

“功能”:让消费者在阅读产品的广告宣传语后受到感染促使其购买。

“意图”:利用简洁的广告宣传语突出产品优质,并非介绍具体信息,从而感染消费者购买。

策略:归化策略

翻译过程评价分析: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功能”和以生产商为导向的“意图”基本一致,都要求此广告宣传简洁明了,以突出产品的优良品质。

根据“目的论”中的“目的法则”,该类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该产品,并不要求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因此,原文只是作为译文表达广告功能的基础,无需全部译出。根据消费者对宣传的需求,译者采用归化策略并未将原文本内容全部译出,符合其文化习惯。但是,根据“目的论”中的“连贯法则”,译文需要符合目标受众的语境文化,并“最终应从译语文化的角度衡量它的适用性。”这其中除了文化习惯外,还应包括其语言使用的习惯和消费心理习惯。需要译者利用归化策略将原文文本向译文文化进行归化。

语言使用方面,需语法“本土化”。但译文并未处理得当。“Produced Meticulous a Present”中Meticulous为形容词,无法修饰动作Produced,“First Choose”中,译者意在突出产品重要性,但Choose为动词,并非译者希望表达的名词“选择”。综上语法上的错误,译文并未达到其理想的宣传效果,反而容易对引起消费者的困惑。

消费心理方面,原文中的“植物蛋白”,对于讲究健康、追求低热量的西方消费者来说是乐于接受的,但译者并未译出,“传统工艺”也是追求产品独特、崇尚独创自然的西方消费者所热衷的,译者也将其省略,“FirstChoose”和“Best Enjoyment”只是主观性的评价语言,虽然符合消费者对广告语言美感的需求但内涵上不如对“植物蛋白”和“传统工艺”的强调效果好。因此,将二者删除并非明智之举。

改译:

Manufactur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raft

Natural Product with Vegetable Protein

语言上采用英语国家本土食品包装广告常用的短语形式,简洁客观,具有广告语的节奏美感;突出产品“传统工艺”与“植物蛋白”迎合西方消费者追求产品独特性与低脂肪健康食品的消费心理。

案例四:白象方便面商标(失误案例)

原文:白象

译文:White Elephant

“功能”:使消费者很容易记住该产品品牌,并乐于接受。

“意图”:让消费者记住该产品品牌,并受消费者喜欢。

策略:直译策略

翻译过程评价分析:此案例中以消费者为导向所期望实现的“功能”和以生产商为导向的“意图”是基本一致的,翻译的目的确定,即:该商标翻译要容易记住,并且受消费者的喜欢。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直译的策略,译为“White Elephant”,汉语中的意思被完全表达,但根据“目的论”中的“目的法则”,在翻译目的上,译文必须易于被消费者记住并受到消费者喜欢,根据“连贯法则”的要求,译文需要符合消费者的语言、文化、心理等习惯,译者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中国消费者和东南亚消费者有着相似的文化认同,白象在亚洲文化中被视为“长寿”、“幸福”、“尊贵”的象征。因此,直译在这些异语国家同样具有美好的意义,能被高度接受,产品销路较好。

然而,在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文化中,当这两个词一同出现时,则表示“无用而累赘的东西”或“成为负担或招致亏损的财产”,如果直译,不但没有将原文的美好含义表达出来,而且完全走向了相反的极端,事与愿违。

相比较前面成功的食品商标翻译,该案例失败的原因就是,译者没有遵照翻译的目的,没有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和消费者的不同心理需求。

改译:Beshine

改译文本有两个部分组成,“be”和“shine”,“be”为best的缩写,直譯意思为“最佳阳光”,给消费者的感觉是阳光向上的。另外,发音接近汉语原文,简单易记。

结论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或多或少会关注身边的英语,包装上的英语不是给中国消费者看,而是给全世界人民看的,如果包装上的英语翻译的不是汉语拼音也不是英语,那还有谁能读懂商家的用意呢?本小组成员经讨论后认为,国家相关机构应加强市场上商品包装英语规范化的监管力度;老百姓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不能过度崇洋媚外;英语研究人士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规范商品英语的应用,在提高自身专业修养的同时,为我国商品经济做贡献,为中外交流拓宽便利之门。

参考文献

[1]张琳.市场营销英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44-162.

[2]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72-176.

[3]薛丹云.食品包装英语译文规范性探析[J].江苏商论,2011,(3):81-83.

[4]元洁婷.食品说明英译研究[D].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8-41.

[5]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44-45.

[6]郑海舰.论中文食品包装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5-67.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问题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透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
试论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