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长效管理对策探讨

2015-05-30 19:12廖朝晖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对策公路工程施工现场

廖朝晖

【摘 要】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能损害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权益,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求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作为公路施工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和“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安全发展理念,逐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对策,施工中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把安全工作贯穿始终, 不断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鉴于此,本文对公路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对策

一、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1、露天作业多、施工环境差

公路工程施工战线较长且都远离城市和居民区,没有固定的加工生产场所, 施工过程均为露天作业,受野外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施工条件较差,施工周期转化快,潜在不安全因素较多。

2、劳动力密集度高、人员流动性强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变,但由于公路工程涉及专业技术面较广,尤其桥梁构筑物施工,许多专业技术工种均为手工操作,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劳动力密集程度较高。从事公路工程施工的管理、技术人员以及农民工等人员会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而不断流动,工程项目从开工直至竣工,往往人员流动大,各类人员安全意识存在差异,给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3、施工周期长、危险因素多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周期一般为 1~2 年,高速公路大桥、特大桥及隧道工程工期会更长一些。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人的体力负担加重,作业单调且思想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工期一旦延期较长,人员的安全意识会随着时间地推移而变得薄弱,安全管理难度大大加大。另外,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往往为有限作业空间,存在多工种、多道工序同时交叉作业,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呈现动态变化。

4、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逐渐加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公路桥梁设计在桥梁结构、跨径、材料等方面不断创新,斜拉桥、钢架桥、组合体系桥不断实现超越。由此带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也不断推陈出新,这就使得施工工艺变得更加复杂,施工难度也将随之加大。总之,公路施工行业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

公路工程建造的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施工方案、安全資金投入、专业人员的配备、过程中的管控等都是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以人为本、珍爱生命”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为了确保工程各类参建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应下大力气着重改善劳动作业环境,消除事故隐患, 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由于安全管理触及面广,过程复杂多变, 不能仅依托对一个部分、 一道工序或是一个环节进行管控就能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所以,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协作,全面推进。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遵从以下几方面准则:

1、针对性地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安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和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明确认识到管理的内容和方针和适用范围。

2、动态性地管理。动态性安全管理需要在生产活动中,对全员进行全方位、 全过程地管控, 并不仅仅单指安全组织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 应将一切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各类人员纳入管理。

3、管生产就必须管安全。安全和生产是相铺相成的,两者紧密联系,一起构成工程施工的重要部分,工程参建各类人员都应有履行在做好生产的同时做好安全工作的义务。

三、提高公路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1、安全施工管理方面

一是明确安全施工管理目标。要确保公路工程项目能够真正实现安全施工,首先是要明确安全管理的具体目标,即必须要深入、严格的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安全施工的实现。要通过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危险因素辩识,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和措施,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预防整个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首先应当严格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分解到项目管理层、施工班组和一线作业人员,从制度上强化每个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坚持对项目的各类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严格的进行安全生产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各类人员的经济收益挂钩,从主观上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三是深入贯彻安全施工技术要求。首先,技术交底工作要踏实、认真的进行,保证从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再到一线作业人员,都对工程施工技术有清楚的了解与掌握。其次,在施工任务单中,应当明确的列入各种确保安全生产的防护装置、安全设施,并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将任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班组与岗位人员。同时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促进落实,对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与考核。最后还要将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考核结果与各类人员的经济收益挂钩,公开、公平、公正的落实奖惩制度。

四是加强对施工用料的管理。对于施工用料的选用,必须要实施严格的管理,既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选择具有良好市场信誉度的商家作为供货商,保证用料各种证书齐全,在进场之前,还要进行相关的实验,保证用料的性能可以达到安全施工的标准与项目的要求,防止出现因用料质量、性能不合格,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2、文明施工管理方面

一是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组织。要保证施工可以文明有序的推进,

第一步是建立文明施工监督管理机构,应配置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监督,通过构建文明施工监督管理机构,确保文明工地的创建,推进施工项目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是加強对施工现场的文明规划。要依据施工项目的总平面图进行场容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经理,必须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有全面的了解,并且要根据施工方案、总平面图以及施工的实际进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美观、安全的设计与布置,合理利用空间,防止出现脏、乱、差的施工环境;其次,要以封闭式的环境管理施工现场,进、出场必须要施行严格的门卫制度,不能任由人员随意进出,造成施工现场人员混乱,施工现场要设置“五牌一图”,场地周边要设置美观、整洁、坚固的围挡。

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堆放必须要按规定设标、分类、集中的堆放,特殊材料要加以专门的保护。废料、下脚料要及时的收集,并采取妥善的方式进行处理,不能给施工现场或是项目周围的环境带来污染。项目的办公区、生活区必须要设置严格的分界线,同时还要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止出现相互影响、污染的情况,要确保办公区和生活区的整洁与卫生。

严格按照要求在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设配防火消防设施,重视对施工现场的火灾防护,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责任人员要随时注意检查防火消防设施是否完整、是否随时可投入使用,还要定期对现场人员进行防火意识教育与消防行为培训。如果因为项目的要求,需要进行明火作业,必须要按规定、按流程进行审批与监护。项目现场应当要有医疗保健室,配置专业的医务人员,并配备应急抢救的各种器材、药品。要对食堂的卫生进行定期抽查,利用板报等在项目现场做好卫生防病宣传教育。

三是注重施工的环保性。要在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所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施工,项目施工现场必须要建立、实施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各种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因素加以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还有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的革新与新材料的应用,减少传统施工技术、施工用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加大对安全施工设备的投入

加强公路施工设备的现场管理,严格贯彻执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毛病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记录,直至设备具备运行条件,方可使用。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查看,并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以便能及时安排修理人员进行现场抢修。机械安全设备必须按相应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绝不能图一时的便利将其拆掉或不使用。 机械设备运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装卡结实,不得松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的生产安全问题,为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全过程安全受控,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品牌发展提供可靠地保障。

参考文献:

[1]周锋. 浅论项目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策划[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457+459.

[2]孙洁.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205.

[3]俞明.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长效管理对策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4,14:87.

[4]阮德流.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长效管理分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95.

猜你喜欢
管理对策公路工程施工现场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