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论述

2015-05-30 05:45徐长龙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弱电工程设计施工智能建筑

徐长龙

【摘 要】本文以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重要性为基础,着重对设计建设工程弱电的主要依据进行了分析,以实际为出发点对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

一、前言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省时省力的新方法与新手段,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设计施工的完善,其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智能建筑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们追求安全、舒适、便捷需求的鲜明特点,在社会上广受关注和欢迎。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差,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也出现过一些曲折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了智能功能和效益的正常发挥。

切莫贪大求全,但求专、精、经济实用作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配套专业,智能化系统工程同样受到技术、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专业特点与使用需求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和经营要求、工程投资能力等因素,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保证主要功能,选择适用的各个专业子系统、系统集成程度、标准等级和经济规模。

前几年,某些工程从商业利益出发,追求广告效应,片面地强调所谓“nA”功能,含大求全,什么功能都想要,而实际上缺乏统一规划,设计考虑不周、出现偏差,必备的相关设施和配套环境不能及时跟进和提供,结果智能化系统成了摆设品,头脑发达、四肢不灵,发挥不出应有功能和作用,投资也得不到回报,这类例子并不少见。因此,应从此类案例上吸取深刻教训,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工程设计一开始时,就全面地做好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工作。

三、设计建设工程弱电的主要依据

在智能建筑当中,设计弱电的内容包括了很多方面,并且涉及的专业也很多。由于在工作性质以及在分配任务方面会存在很大的相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就必须要通过不同的专业以及内容系统地进行分配。比如,我们会应用到自动供水系统,同时也会应用到网络系统,可以看出,设计要求不同,在内容方面也会存在差异,在方法上就会不一致。然而在进行设计弱电系统时,所遵循的原则还是一致的。

1、智能建筑会分为几种类型

主要包括有商业性的、办公性的、学校以及文化等一系列的公共设施,此外也包括了一些住宅建筑、车站以及机场等建筑领域。此外,由于智能建筑的类型不同,所以在使用方面也有着不同的性质。因此,在设计弱电时,必须根据这些建筑的不同需要,按照各自的性质以及使用的要求来进行设置,使系统配置合理化,设计后的效果不能千篇一律,相互等同。

2、设计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的过程

作为设计人员必须要把握建筑的具体结构,做好电气、给排水等方面的配合工作,再结合建筑物所特有的属性,具体的功能要求以及暖通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设计。我们在设计当中必须要把建筑和弱电专业相结合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要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配置要求。另一方面,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控制位置、机房配置,从而达到功能上的满足,同时要确保各个系统得以安全可靠的运行。最后,在进行敷设管道时必须要保证它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传输缆线的有效性。

四、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设计

1、综合管路

为了符合弱电线路的连接要求,弱电系统中必须放置很多桥架和保护管;另外,弱电桥架和墙体的预留空洞较多,所以在管路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系统的要求进行综合设计。

智能建筑中线路比较复杂、规模也较大,因而促进了弱电桥架设计和安装的运用。弱电桥架可以有效减少预埋的线路,降低了施工过程中预埋盲目性造成的损失,因此方便了线路的维修和修改。

在设计过程中,桥架规模要根据弱电系统走线的容量进行设计,并结合走廊、弱电井和机房的位置和走向,以保证桥架的连通合理性。在基本确立弱电的功能以后,管路设计要尽可能的应用预埋管,这能够得到更多的空间余量。预埋管要选择短且直的,并在安装过程中避免经过建筑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如果无法避免时,则需要对线管进行必要的处理。

2、供电

供电是弱电系统设计过程中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根据电气工程的要求,弱电系统一般由子系统单独供电;虽然强电系统能够保证弱电系统的运转,但是这两个系统不可以通用,这就更需要加强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大部分弱电系统的单独供电要求是为了保证设备的供电安全性。除此之外,进行强电设计时,要着重考虑供电进线的容量要求。即使使用不间断的电源供电,也需要对单独回路的供电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避免系统由于电路混用造成的损害。

根据目前的弱电技术发展形式,弱电系统也得到了更完善的发展,现在的弱电系统已经不是单纯的弱电设备的累加。弱电系统要求智能化系统具有集成性和关联性的特点,要求弱电系统的施工承包商必须具备智能建筑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实际建筑的设计和策划能力,并具备承接智能建筑项目的资格证书。

3、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能够有效促进资源的利用率,为建筑物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便利和条件。接地方法中通常包括建筑基础地梁、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等各类设备接地,弱电系统要以建筑的接地系统为基础进行设计,接地电阻需要小于1欧姆,接地系统的设计也需要选择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设计,然后根据弱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对接地设施进行设计,除此之外,还要为弱电系统各个部位提供对接端口。

4、竖井及弱电管理间

弱电系统中竖井的安排对弱电的应用环境来说十分重要。传统弱电井通常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线通道,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数据通信线路不断增加,这对弱电井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中的计算机系线路通常使用铜质双绞线,它对网络带宽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布线规范和标准进行分析,交换机的双绞线到计算机工作的距离不能多余100米,另外,还要考虑管路弯度、建筑边缘到弱电设备间的距离等因素。因此,建筑物平面设计过程中,要对网络管理中的弱电竖井进行考虑。

另外,除了对弱电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外,还要综合考虑智能建筑的整体规划,即协调处理建筑设计和弱电系统设计的关系,从而促进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

5、加强施工过程的进度管理与人员管理

施工进度会影响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其易影响施工人员的组织协调、设备的提供、与其他工程的协调等诸多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以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为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应合理编制施工前、中、后三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小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定期召开调度会的方式根据实际进度情况合理调整,以确保施工安装图设计、管线施工、设备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初开通和验收工作的顺利实施。

另外,由于在施工中涉及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较多,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按照施工进度安排,合理调配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工作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同时要做好劳动力与技术力量的统一配合,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五、结束语

在现阶段,要想以高效率方法进行建筑管理的工作,就必需以科技利用为重点,以提供方便和效率为突破口,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设计施工的应用,可以推进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成杨.智能建筑工程的弱电设计分析[J].河南科技,2014,13:167.

[2]张洋.浅谈建筑弱电工程中安防系统的应用与施工[J].电子世界,2014,16:247.

[3]王甜.建筑弱电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7:67.

[4]屈航.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4

猜你喜欢
弱电工程设计施工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山岳型风景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研究
弱电工程项目管理策略思考
让人脑洞大开的智能建筑
浅谈弱电工程综合布线系统
防雷接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