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训练在中风后失语症康复治疗30例中的应用

2015-05-30 19:08张梓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

张梓岗

【摘要】目的:观察放松训练在中风后失语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维持原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增加放松训练。各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RCAE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在改善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松训练有利于明显改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放松训练;中风后失语症;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147-02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中风患者约2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语。失语可引起中风病患者生活质量全面下降,社交功能受损,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放松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0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8~64岁,平均年龄(535±118)岁,病程30~80d,平均病程 (55±21)d。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7~63岁,平均年龄(527±107)岁,病程35~80d,平均病程 (58±27)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风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经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122失语症诊断标准以语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且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1项:①自发语流畅度障碍;②言语听理解障碍;③言语表达障碍;④复述障碍;⑤阅读、朗读障碍;⑥书写障碍。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诊断标准;②同时符合失语症诊断标准;③年龄在40~70岁之间,男女不限;⑤知情同意者。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③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④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⑤严重失语、失认无法沟通者。

15治疗方法两组均在治疗前进行经典的失语症分类,对不同的失语症类型选择不同的语言康复治疗方案。语言训练主要采用Schuell刺激疗法(应用强的、控制下的听觉刺激,最大程度地促进失语症患者对损害的语言符号系统的重建和恢复)为基础,根据评估的结果,从听、说、读、写,词、句、段等各方面,对患者实施特定、反复的刺激,肯定其正确的反应,矫正错误的反应。训练30min/次,1次/d,3日/周。

治疗组增加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在本治疗中采用渐进式放松训练,其具体做法为:在医院安静的康复场所中,先让患者肌肉紧张,此状态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体会所产生的感觉。接下来很快地让患者彻底放松紧张的肌肉,并细心体察肌肉放松时有什么感觉。每部分的肌肉一张一弛做两遍,然后针对那些自我感到未彻底放松的肌肉,再依照上述方法进行训练。当一部分肌肉在进行一张一弛训练的时侯,尽量使其它肌肉要保持放松。按照下列的部位顺序进行放松:先是优势的手、前臂和肱二头肌,非优势的手、前臂和肱二头肌;再是前额,眼,颈和咽喉部(双臂向前,双臂向后,耸肩);然后肩背部,胸,腹,臀部;最后大腿,小腿(脚尖向上,脚尖向下),脚(内收外展)。渐进式放松训练, 因为肌肉一张一弛,有对比感, 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 但因耗时较长,因此后期的“放松训练”在与自生训练结合进行。训练1次/d,3日/周。各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

16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焦虑自评量表(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 是借鉴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里表(SLTA)的设计理论和框架,按照汉语词句用语的习惯和规则编制而成的适用于汉语语言环境的,并能用于失语症的诊断和治疗评估用途的评定。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CRRCAE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RRCAE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结果比较治疗组在改善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失语症是指由于神经中枢发生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出现障碍,而丧失了文字、口语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综合征。失语症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失语症患者常发生心理障碍,其发生率为6389%,明显高于中风无失语患者。失语症患者伴有的心理障碍其发生机制十分的复杂,至今仍然未完全明了。除了与病变部位、病变程度等有关外,还与心理及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失语使患者与外界的交流发生了障碍,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病人又害怕长期疾病治疗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由此引发抑郁、焦虑、淡漠等各种心理问题。而抑郁、焦虑是一种负性的情绪,其通过大脑的多种功能调节内分泌、植物神经、心血管和免疫系统,从而影响了疾病的转归。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血压波动不稳从而影响了病情的恢复甚至造成再次加重;另一方面消极的情绪会导致淋巴细胞的增殖减少,抗体和自细胞的数量发生改变,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而更易于感染,最终使得患者生活的质量进一步的下降。故而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应更注意及加强心理的康复治疗,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治疗患者的心理障碍,以进一步促进失语的康复。

放松训练则是一种通过特定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活动,减低其唤醒水平,改善机体功能紊乱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关放松疗法,学者认为,人的心情反应包括两个部分:“情绪”与“躯体”。假如改变了“躯体”的反应,“情绪”也会则随之改变。研究表明,放松反应是人体下丘脑的基本反应,其可引起儿茶酚胺的分泌减少,从而使耗氧量、心率、呼吸节律、骨骼肌血流量及动脉血流速度降低,放松训练能降低人的心理应激反应,使与应激有关的激素分泌减少。放松训练不但能从心理上使紧张减轻和警觉水平降低,而且在生理上调节心率和呼吸,进一步使外周血管舒张和血压降低。患者经过放松训练后,增强了应激的适应能力,使得心情平静、头脑清醒、全身舒适,焦虑、抑郁的相关症状减轻。

本研究显示,在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康复治疗中进行放松训练,有利于明显改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辉,臧涛.中风后失语治疗概况[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134-137.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379-380.

[3]高素荣.失语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65-288.

[4]李翼湘.失语症的评价与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9,5(2):8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392.

[6]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19,241.

[7]李胜利.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的编制与常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6(4):162-163.

[8]顾平.急性脑血管后语言障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8,5(4):254.

[9]毛善平,邱得胜.失语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特点及发生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2,1(6):38-39.

[10]刘蕾.心理压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7):302-303.

[1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94:185-196.

[12]DeMarco Sinatra J.Relaxation training as a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J].Holist Nurs Pract, 2000, 14( 3):30-39.

(收稿日期:20150728)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
针刺优选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
朝阳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结果分析
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