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综述

2015-05-30 20:23王建鑫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王建鑫

摘 要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经济活动所依赖的空间组织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为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然而在其自组织发展和外界干预的相互作用下,其城市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劣势。对中原城市群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群的相关研究理论,弥补城市体系结构的劣势,而且有利于推动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发展理论 研究综述

一、 研究背景

(一)城市区域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区域整合和变迁使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平台。目前,我国的城市群中如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而且山东半岛、成渝地区和关中城市群也在不断推进,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太原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和环鄱阳湖城市群正在国家的大背景和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寻求构建、竞争和合作的发展模式。

(二)“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历来,中部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能源、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及物流中心。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8月在公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发展的任务目标和实施纲领。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开始向中西部转移,中部地区的区域化建设、工业发展程度和产业承接力都能够有效的实现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我国整体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对中原城市群的研究有助于完善中原城市群相关研究的理论体系。从地理学角度讲,城市体系结构特征是城市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研究中原城市群有利于丰富其城市体系的相关研究理论;另外,中原经济区概念的提出和完善以及中原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中原城市的优化,研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动力、机制有利于完善中原经济区的理论体系。

(二)现实意义

对中原城市群的研究有助于我国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通对研究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发展的规律与机制,优化其结构,寻求更合理的发展模式,产生更有效的带动作用,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而且有利于促进“中部崛起”和河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1915年到1945年是国外城市群研究的开始阶段,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在《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研究了城市是如何组合的。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群体的發展应当采用有序的发展模式。而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规模分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后者第一次将物理学方面的万有引力定律运用到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国外城市群的深化发展始于1945年。在多学科的交叉作用下,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突破。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的研究当属最早提出“都市圈”概念的法国经济学家戈特曼,1957年他在一篇题为《megalopolis: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一文中提出了megalopolis的概念,这个词一时间被赋予为“都市圈”、“大都市带”、“都市带/都市连绵带”、“城市群”等说法,他认为“城市群是多个大城市的地区连结成的巨型化、一体化的居住和经济活动的群集地带”。法国佩鲁(F.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被广泛地用于城市群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小林博氏强化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Region)、大城市区(Metropolitan Area)、城市化地带(Urbanized Area)这样三个概念。希腊学者杜克西亚斯(C.A.Doxiadis,1970)认为世界城市发展将形成大都市区(Ecumunopolis)。而麦克尔劳林(J.B.Mcloughlin,1985)则认为城市群应当通过理性的规划来达到空间的持续平衡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对城市群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比较典型的有弗里德曼(J.Friedmann,1986)的城市体系等级网络研究,范吉提斯(Y.N.Pyrgiotis)、 昆曼与魏格纳(K.R.Kunzmann&M.Wegener,1991)都对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产业空间整合是大城市带形成的诱因的结论。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城市群进行研究,丁洪俊、宁越敏提出了“巨大都市带”概念,此后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陆续展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在概念方面。我国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很多类似城市群的概念,像城市群、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区和连绵带等等,而本文统一使用城市群的说法。董黎明(1988)则认为城市群的概念类似于城市密集区。史育龙和周一星(1997)则认为应该用都市区和大都市带的概念来统一其他类似的城市群的概念。姚士谋(1992)在《中国城市群》中认为,城市群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靠自身的自然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大城市作为核心城市,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综合运输网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地理学研究城市群强调的是城市群内城市的空间分布、等级规模和职能结构。但飞速发展的经济,发达的交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都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空间地域的扩张,人口的增长和产业资源要素的集聚,同时缩小了成本,改变了城市空间内的经济运行方式,提升了和增强了一些城市的辐射和扩散功能,空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断加强,城市群的概念也就被赋予了经济学的内涵,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群,则更强调经济活动的空间相互作用和资源的配置。

其次,在机制和理论方面。朱英明(2000)在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所研究,并建立了城市流强度模型。薛东前(2002)从城市群体结构、空间拓展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讨论了城市空间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群用地优化配置趋势。李晶、王跃(2003)认为“经济增长、集聚与扩散、交通建设和政策制度是城市群形成机制的4个影响因素”。刘荣增(2003)则认为“政策机制在我国城镇密集区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苏雪串(2004)认为,产业协调机制、区域协调机制、辐射机制以及区域内合理的城市等级结构、分工合作机制是城市群形成的主要机制。

第三,在结构方面。1984年陆大道提出“点—轴”理论模式,是我国首次提出的空间结构理论,他也提出了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T”字型结构模式。同时,杨吾杨(1997)的华北中心地结构考察和牛亚非(1989)对苏北平原的赣榆和灌云的实证研究也说明了中心地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和验证。姚士谋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将我国城市群的特征概括为首位城市的显著性、扩展性、动态性、空间网络结构的连接性与开放性以及边界的模糊性等。张敏(2009)认为“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城市之间的协作效应和整体功能的放大效应对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最后,在中原城市群的研究方面。朱杰堂(2009)通过中原城市群和其他城市群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投资规模、增长速度和人均水平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中原城市群郑州核心地位不太突出、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集聚度不高和经济外向度低等问题。刘丙章(2009)运用首位比和位序规模法则对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对策。张卫星(2006)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等级规模演变。刘晓丽、方创琳、王发曾(2007)对中原城市群城镇的空间组合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城市群空间整合机制的一般原理,并构建了促进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协调组合发展的空间整合机制。

四、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评价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群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城市化和工业化促进了我国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虽然起步晚,但经过我国的专家和学者的努力,通过对西方城市群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综合性的研究较少。城市群应是一个多维度多功能的空间地域单元,需要有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研究;而我国学者从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等角度对城市群的研究较少。

其次,比较性的研究较少。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由于数据的不足,一些研究只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定量研究较少,尤其是比较性的研究更是缺乏,從而缺少比较研究方面的规律总结。

第三,技术性的研究较少。城市群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要有层次性的和系统性的定性分析,更要引入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定量统计和归纳,使之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3.

[2]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9-12.

[3]McGeeT G.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t[M].Honolulu:Unive- rsity of Hawail press,1991,25-126.

[4]麦克林JB,著;王凤林,译.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1988.145-149.

[5]Pygiotis Y N.Urban Nerworking in Erope[J].Ekistris,1991,50(2):350-351.

[6]KunzmannK R,Wegener M,The Attern of Urbanization in WesternEurope[J].Ekistics,1991,50(2):156-178.

[7]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8]苏雪串.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49-52.

[9]薛东前,王传胜.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规划师,2001,17(6):78-82.

[10]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18-154,157-167.

[11]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12]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J].城市问题,1992(1):10-15.

[13]张敏.城市群的功能、结构及发展动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121-123.

[14]朱杰堂.中原城市群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J].郑州大学学报,2009,12(2):77-80.

[15]刘丙章.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结构现状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9,28(2):135-137.

[16]张卫星.中原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12):68-72.

[17]刘晓丽,方创琳,王发曾.中原城市群空间组合特征与整合模式研究[J].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论文集.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途径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