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5-05-30 20:57刘俊林向远军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困惑职教方向

刘俊林 向远军

摘 要 本文对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的困惑作了简要分析,针对县级职教现状探讨了发展方向,并就如何突破困局提出了五点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职教 困惑 方向 措施

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县级职业教育,提高基层职校人才培养效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储备技能型人才,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县级职业教育受到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发展道路并非一马平川。近年来,社会期望值与职业教育现状之间差角呈扩大趋势。

一、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的困惑

(一)生源不足,限制了发展空间

首先,社会整体思想观念依然重普高轻职教,尤其是家长,存在严重的错误的成才观,有着根深蒂固的鄙视职教心理,影响了初中毕业生择校倾向。其次,部分社会投机主义者看到国家职教政策趋好,不顾自身实力不济条件不齐,参与职业教育,与公办学校争抢有限的生源。第三,政府职能部门扶持职业教育的力度不够,行政干预手段偏软,没有很好地控制普高和职教生源分配比例。

(二)师资失衡,影响了专业教学

很多县级职业学校刚走出本世纪初的低谷,配套的师资建设不能及时跟上,随意从普高或者义务教育学校调进师资,而不是有意识地从高校引进专业人才,从企业引进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导致文化教师富余专业教师匮乏,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这一问题,在县级中职学校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羁绊。据统计,很多县级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所占比例不到10%。

(三)管理困难,影响了职校声誉

职教生源一般是经过了重点高中和普高的两次筛选,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特异质学生不少,这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麻烦。在职业学校,学生谈恋爱、打架斗殴、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玩手机、不听讲不做作业、顶撞老师不服管理、翻墙上网夜不归宿的情况远比普高严重。这很容易给社会留下“职校是三差生集中营”的印象。

(四)硬件落后,制约了实训效能

职业教育与普高在培养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应该是职教以车间和实训室为主阵地,普高则以教室为主阵地。然而实际情况是,县级职业教育由于办学力量分散,导致有限的教育投入不能集中解决实训条件的难题。没有足够的与专业配套的实训设施和场地,技能培养很多情况下也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而职校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和能力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五)模式异化,偏离了职教轨道

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断拓宽中职学生升学途径,这的确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是,不少县级中职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以投学生家长所好,无形间复制了普高的办学模式,加强了题山题海的训练,弱化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实质上偏离了职教轨道,

二、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向职业教育倾斜,从中职生贫困资助到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再到中职学校升学途径的改革,各种政策利好集中兑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可以说,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县级职业教育应该抓好这一机遇,调整办学思路和方向,做大做强。我认为,县级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紧扣几个根本: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根本

近年来,很多地方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构建了现代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工程建筑业、文化教育、信息通讯、金融服务等产业体系,亟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县级职业学校应树立优先服务地方产业的思想,与地方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着重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充足的人才。

(二)以提高实用技能为根本

学校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应该着眼于企业所需,也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学得着,用得上,才會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欲望。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要让学生看得到实用技能所带来的实惠。

(三)以服务学生发展为根本

学校育人不能只顾眼前效益,而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态度和习惯,以及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生态的职业素养。

(四)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根本

能就业,就好业,是吸引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学校要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多方面的校企合作机制,尽量让学生就业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学校也有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就好业的关键是所在岗位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有助于自我提高和升华。

三、县级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县级职业学校要突破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重点解决五大体系的构建工作。

(一)构建以三位一体为核心的宣传体系

如何让职业教育深入人心,成为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教育品种,这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职业学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创造处老百姓看得见的成绩,让职校毕业生真正受益于职业教育,固然是重要的途径,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刊、公共宣传栏等向老百姓灌输就读职校也能成才成人的思想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构建由职校为主体,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初级中学为支撑的职教宣传体系也就至关重要。

(二)构建以集约办学为核心的职教体系

县级职业学校应该走集约办学之路,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的主导下开展职教资源重组整合行动,集中力量和资源,办好一所上规模上档次的职业教育中心,避免多校并立各自为战资源分散难成合力的尴尬局面。资源整合需要政府部门协调组织,妥善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在涉及到人员分流、圈地扩建、设备添置、师资引进等方面,给予学校政策、人力、财力、物力坚定的支持。

(三)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德育体系

学生最终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现代企业管理对职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职业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职业学校应该构建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德育体系,把行为养成教育作为切入点,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支撑点,把安全法制教育作为落脚点,把感恩励志教育作为突破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内容,通过集中教育进行强化,通过课堂渗透进行感染,通过多彩活动进行巩固,不断提升德育效能,从而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

(四)构建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教学体系

职业学校要以改革的办法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不得折扣地构建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坚持“以用立业”的思想,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大胆地将课堂从教室向车间延伸,给予学生足够的动手时间。

(五)构建以双师培养为核心的师训体系

办好职业教育,优化师资结构是关键。政府和教育主管机关应给予职业学校优惠的人事政策,以服务专业教学和实训为宗旨,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学校自身也应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自身师资的培养和转型,通过请进来培训一批、送出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帮带一批,打造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

(六)构建以量化考核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细化考核规则,优化考核制度,健全奖惩机制,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不断激发内能,提高管理效率。教师管理,坚持以德为首,以勤、能、绩为辅,进行综合考核,与绩效、晋级、评职挂钩。学生管理,坚持以生为本,秉持服务理念,坚持赏识性原则,以全面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让学生的每个闪光点都能得到肯定。

县级职业学校面临着我国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如果勇于正本清源,以办职教的思想办职教;转变思想,以抓教育的心态抓管理;苦练内功,以创示范的决心强建设;大胆创新,以办企业的理念促改革,那么,突破困局,开创新局面是可期的。

猜你喜欢
困惑职教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
位置与方向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