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压力源调查研究

2015-05-30 21:18王葵花刘玲马保祯顿新萍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挫折用人单位中职

王葵花 刘玲 马保祯 顿新萍

摘 要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外界的眼里,中职学生似乎都是些学习不好,品行有问题的学生。他们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或者说是把年龄混大点好参加工作,甚至还有人说中职学校就是一个“幼儿园”。其实中职学校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它可以使一部分人获得再次学习的机会,并为他们走入社会打下基础。当然社会上的诸多因素,像用人单位的学历限制、中职学生普遍收入不高、中职学校教师资源有限等等,都影响着中职学校的发展,中职生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委屈和挫折。在此主要探讨中职学校学生压力的来源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中职生 压力源

一、中职生的特殊现状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谓挫折,就是当人们追求既定目标时,由于各种干扰、障碍使其无法实现这个目标,并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文化知識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进入职业学校是学生和家长的无奈选择,学生们背负着来自家庭和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因此,中职生承受着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委屈与挫折。

二、中职生的压力来源

(一)社会环境的压力

中职生本身的文化知识薄弱,自觉性,主动性差,社会还经常拿他们与那些普通高中生进行对比。在外界的眼里,中职学生似乎都是些学习差,品行有问题,思维能力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他们是社会人士眼中的“另类”,因为他们没能进入像一中这样的重点高中。他们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或者说是把年龄混大点好参加工作,甚至还有人说中职学校就是一个"幼儿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些本来就不够自信的中职学生很大的打击,这种打击体现在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劲头不足上。其实中职学校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它可以使一部分人获得再次学习的机会,并为他们走入社会打下基础。现在中职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一技之长,很多中职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合作协议,这些学生毕业了,只要各方面合格,就可以继续去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对他们来说,找到一份工作不难,难的是如何把一份工作干持久。用人单位用他们主要是因为他们成本低,而单位不用他们大多是因为他们能力差。也有一些用人单位认为中职生对就业标准要求低,好“对付”,就不给他们公平的待遇,这些对刚刚踏入社会,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这种打击会影响他们的再就业,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在中职学校里,学生一边读书一边上班的情况也不少。他们想多学知识但迫于就业压力或者家庭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半工半读。这不仅导致了学生的管理比较复杂,而且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也不连贯,实践中经常会犯错误。由于中职学校的社会评价具有片面性,社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认可度很低,这些增加了学生的自身压力。

(二)就业压力

中职学生在大家眼里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很多学校在招生时就承诺保就业,这也是很多学生选择中职的原因之一。现在一方面中职院校较多,就业市场已经供大于求,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开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这使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相对欠缺,而多数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招来的员工能直接上岗,这样他们可以省很大一笔培训费。对于那些校企结合好的中职学校,他们的学生就业有优势,而很多中职院校优势不明显。另外,绝大多数学生缺乏相应的应聘技巧,早招聘会上往往给招聘企业的印象不深刻。也有部分学生对自我和社会需求认识不足,眼高手低,就业时挑三拣四。认为专业不对口、工资低、环境差、这些都是他们不愿意就业的原因。

(三)家庭环境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有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中职学生与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相比,由此产生两种心理压力,一种人怕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不符合家长的要求会挨责备而产生心理压力;另一种较懂事的孩子则是怕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心理压力更大。

(四)学校环境的压力

职业学校与初中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别,专业课多,专业性较强,许多中职生难以适应这一种转变,心理压力很大;还有教师资源匮乏带来的影响,据2007年相关统计,中职师生比例已经达到了24:1。职校教师课时量大,教学任务繁重,这都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与重视。第二,还有很多中职学校聘用了大量的外聘教师来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这些老师上完课就走了,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短短的课堂几十分钟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另外职业学校还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开设不合理、教材选用不科学、专业特色不突出,学生动手机会少等诸多教学问题。再加上中职学校老师的工资低,社会认可度低,都导致教师不愿意去中职学校任教。以上种种原因对中职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国家投入资源不均衡

现在的中职院校由于办学门槛低而社会需求量大。大批的中职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些速成学校的共性是办学力量差,管理水平不高,政府职能部门在这些学校办学资格的审查上不够严格,对中职学校的态度有点“强者恒强,弱者自然消亡”的味道。这使很多中职学校专业开设不合理,很多需要实验室的专业根本无法提供实验室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除了理论上的纸上谈兵外,缺乏动手能力,加上不断地扩招,学校自身的配套设施跟不上,这都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这些文化课上本来就落后的学生更加不自信了。随着专业的发展很多传统专业由于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而没办法继续下去。还没有形成规模就已经无法开设下去。而新开的专业往往都处于摸索阶段,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都欠缺。学校本身底气不足,学生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

(六)自身的原因

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经历了中考落榜的强烈心理震撼,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抱着“失败者”的心态,到职业学校是无奈选择,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较强的自卑感。

三、如何应对压力与挫折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我们可能被吓到,从此跌入低谷,但我想说的是“不可以”。因为迈向成功的道路充满艰辛和坎坷,挫折会常伴左右。只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平和的心态,正确的教育观和高尚的人格品质,我们一定能够扬起自信之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基金项目: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项目

猜你喜欢
挫折用人单位中职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挫折使我更坚强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