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农户信息需求的表现及再选择

2015-05-30 22:20魏学宏朱立芸
开发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需求选择

魏学宏 朱立芸

内容提要:以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对甘肃白银市景泰县6个乡镇所在6个村的不同类型农户科技信息需求及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较贫困的农民接受科技信息需求意识越弱;而越是相对富裕的农民受体,科技信息需求意识更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效率则较高。提出了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民间信息服务组织、创建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明确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主体的角色和职责定位是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农户信息;需求;选择;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1-0053-04

DOI:10.13483/j.cnki.kfyj.2015.01.0012

农户日常行为习惯对获取和采纳科技信息有直接的影响,在“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务中,基层政府信息传播部门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受众最多的电视媒介未能充分發挥作用;民间产生的信息服务模式深受农户欢迎。本文认为建立农业电视频道,可缓解科技信息供需错位;农业行业报纸和期刊通俗化、科普化可更好地发挥印刷媒介传递科技信息的作用;媒体信息传播的管理创新是搞好农村信息服务的保证。

一、问卷调查地基本情况

(一)人口分布状况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白银、兰州,北依宁夏、内蒙古,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全县总面积5432平方千米,拥有耕地69万亩,其中水浇地36万亩,天然草场590万亩。辖6镇5乡,136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3万人。景泰县辖一条山镇、芦阳镇、上沙沃镇、喜泉镇、草窝滩镇、红水镇、中泉乡、正路乡、寺滩乡、五佛乡、漫水滩乡。

二、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先后到草窝乡、五佛乡、喜泉乡、芦阳镇、一条山镇、寺滩乡等6个乡镇,以当地居民为抽样对象,随机进行了3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84份。男性190人,占66. 9%,女性94人,占33.1%。

文化程度方面,文盲占2.1%,小学占18.3%,初中占47.9%,高中占21.1%,大专及以上占10.6%。被调查者从事的职业:种植业194人,占68.3%,畜牧业10人,占3.4%,养殖业16人,占5.6%,加工业4人,占1.4%,运输业2人,占0.7%,管理4人,占1.4%,打工32人,占11.3%,其他22人,占7.7%.被调查者家庭所从事的职业:种植业占76.8%,养殖业占6.3%,畜牧加工业占2.1%,商业占2.8%,其他占12%。年龄段:18岁以下占1.4%,18~ 39岁占40.1%,40~59岁占5l.4%,60岁以上占7.0%。

三、农民信息需求现状分析

(一)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具有多样性,以传统媒体为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当问及“您平时从哪个途径获取信息(多选)?”调查显示,当前当地农民的信息获取途径有电视、报纸、图书、网站、手机、人际交往、亲戚朋友邻居间口传、村干部口头传达等多种。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19.6%)、报纸(8.8%)、图书和村干部都是7.1%。在284份有效问卷中,其中254人次选择了电视,有88人次选择了人际交往,48人次选择了网站,这说明信息获取渠道以传统媒体为主,还没有形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习惯,从另一方面说明互联网在当地农村还没有普及,还有待完善,农民还没有条件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电脑对于目前留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来说仍然属于较为陌生的工具。

当问及“您获取的农业政策的渠道是(多选)”时,选择村委会的196人,电视广播140人,宣传材料114人,邻居亲戚朋友108人,图书报刊106人,村喇叭88人,信息服务站56人,集贸市场42人。数据显示,农民对于农业政策的了解,196人选择了村委会,这说明政府的宣传占到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可以说这是非常有效的宣传方式。广播电视媒体在农村农业政策信息传播中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电视在农村中较为普及,这对于农村农业政策信息传播到农村,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问及“您平时掌握农业技术的信息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的?(多选)”,具体排序如表1所示。

农民农业技术的信息的获得主要源于电视和跟周围农户学习,书刊报纸次之。在信息供给形式上,可以说广播电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问及农业电视节目所起的作用大小时,农民觉得中央台农业频道作用最大(222人),农业科技节目第2位(182人),农业专题节目第3位(116人),本地农业节目为88人,排在第4位,外省区农业节目为36人。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央视农业频道节目是面向全国各地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各地方电视台农业节目要根据地方情况来制作农业技术信息,对农民的增产增收起到一定作用。

(二)农民获取信息相对比较容易,目的明确

当问及“您平时得到信息的难易程度”时,容易得到162人,57.0%;不容易得到114人,40.1%;得不到仅为8人,占2.8%。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农民觉得信息不容易得到,也就是说农民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农村的信息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农民接收到信息有限,农民的农业生产和副业经营活动受到信息流通不畅的影响还比较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进一步分析来看,一方面是农民自己的问题,目前留在农村种庄稼的农民普遍年龄较大,参加调查问卷的农民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半数以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再加上年龄的关系使他们不善于积极主动地与外部世界沟通,不善于利用多种途径获取有用信息;另一方面是外部条件问题,从我们的调查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信息传播的硬件设施建设落后,互联网使用费用太贵,大众传媒的信息内容没有偏向农民,应当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服务,特别是技术信息服务方面政府部门基本没有作为。

当问及“您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什么(多选)”时,其中204人选择了提高农业产量,168人选了增加科学知识,88人选了解决疑难问题,82人选择了解情况,选择其他的为18人。调查数据说明农民比较关注致富增收,同时,不忘关注个人科学素质的提升。农民对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基本都明确,当我们问及“您通常是否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信息?”有71.1%的农民都比较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基本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于获取信息的方法很多人是通过自己摸索得到,还有一部分人通过培训和向别人学习得到。

(三)农民通过手机获得的信息较多,互联网使用的较少

当问及“您通过什么途径上网(可多选)”时,具体数据如图l所示。

数据显示,手机上网已经是农民上网的主要途径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近年来,农村的移动电话普及得很快,农民基本都拥有手机,并开始使用手机获取信息,而手机的农业信息用途主要是定制天气预报。而书籍、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与农民接触的概率较低。在调查信息费用支出中有86人选择了上网费,176人选择了电话费,购买图书为74人,订报纸杂志为70人。这个数据也是农民用手机上网相契合的。问及“你使用过网上呼叫中心远程视频对话系统吗”,使用过40人,14.1%;没有212人,74.6%;没有听说过32人,11.3%。這进一步说明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相对较少。

当问及“您上网的目的是什么?(多选)”,选择娱乐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等有10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41.1%;选择获取信息的16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62.O%;下载资料5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22.5%;了解市场l1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45.7%;发布信息22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8.5%;寻找商机10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38.8%;其他3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l3.2%。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了解市场和需找商机实际都是在获取信息,所以,农民上网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

当问及“您经常看哪些农业网站”时,数据显示,综合类130人,31.1%;专业类56人,13.4%;科技类150人,35.9%;交易类34,8.I%;其他类48人,11.5%。从课题组的调查访谈来看,互联网则对于当地农民来讲,没有优势。但他们对互联网还是有所了解的,农民知道或者浏览过的农业网站中,最受关注的是综合类130人,31.1%;科技类150人,35.9%;可以说,农民对互联网的应用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四)农民获取的信息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当问及“信息对您生活的影响作用”时,选择影响很大的152人,有些影响的106人,可能有影响的4人,1.4%;没有影响的16人,不清楚的6人。具体比例见表2。而且有152人认为村里过的生活比较不错的人信息对他们起的影响很大,占53.5%,认为有些影响的90人,占31.7%,有250人认为目前的信息服务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起了一些作用,占到88.0%。认为没起什么作用仅为8人,比例为2.8%。总体来看,大多数农民认为信息不但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而且可以提升自已的生活质量(见图2)。

(五)农民关注的信息内容呈现多元化,偏重于国家农村经济政策

当问及“您最关心的日常生活信息是什么?(可多选)”在有效问卷284份中,个案百分比数据如图3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农民最关心的日常生活信息呈现以下特点:关心的日常生活信息呈多样化的特点,最关心的信息类型是社会新闻,达到61.7%;其次是电视信息和医疗保健信息,均超过50%;再次是有教育信息和法制信息,均超过40%;文化信息和科技信息也在农民的关心之中。这些说明农民们比较关心社会中每天发生的新闻,关心身体健康保健问题。

“你最关心的农村信息是什么?(多选)”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农民最为关注的信息依次有惠农政策、农业政策、致富类信息、子女教育、农业科技、健康信息等,关注度比较低的是金融信贷、市场预测等。调查结果说明农民关心或需要与农业生产政策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信息,信息需求意识迫切。

当问及“您了解农业信息内容偏重于哪一方面(可多选)”时,选择国内外大事的102人,国家农村经济政策198人,币场消费等信息84人,实用知识与技术152人,有趣的新鲜事62人,教育子女130人,休闲娱乐保健50人,其他2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见图4。

从图4中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可以看到,农民了解农业信息内容偏重依次为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实用知识与技术、教育子女、国内外大事。对国家农村经济政策的偏重排在第一位,表明农民更加关注国家与社会政策信息,特别是与农村经济相关的信息。对实用知识与技术的偏重超过50%,排在第2位,这表明农民渴望种养的实用致富技能。教育子女、国内外大事、市场消费等信息分别排在第3位、第4位和第5位,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更加关注社会福利与教育。休闲娱乐保健仅为17.6%,说明农民休闲娱乐意识较低,农村休闲娱乐设施不完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缺少更高的要求。

四、结论

(1)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配备不够完善。图书、期刊、报纸应该都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一般正常渠道,但是农民平时都很少接触到这些,这就直接影响了农民对信息的正常需求与使用4:农村信息服务开展的不够正常,导致农民的信息获取途径过于单一,获取的信息时效性差,多数被调查者的信息获取途径至今仍局限于电视、广播、亲朋邻里交流等。

(2)农民信息需求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在信息需求的类型上除了需要诸如种子种苗、畜禽饲料、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方面的信息外,更需要新的先进的实用的栽培、养殖、植保、禽畜保护、农业耕种的信息,更需要政策信息、市场以及气象变化信息。另外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意识在提高,尤其是在教育子女、自我保健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在这方面的信息需求量也不断加大。

(3)农民信息获取方式的需求愿望趋于多样化。从农民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显示,农民所希望的信息获取方式不仅仅是传统的广播、电视、亲朋邻里交流,而且也希望拥有新型信息传播媒体,诸如计算机网络、手机等。

针对农业信息资源缺乏、更新速度慢,农村信息服务的时效不强的现状,经过调研发现当地农业信息资源和信息量很少,而且针对农产品销售的信息缺少,主要表现在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多以生产和技术类信息、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信息为主,而对于农民急需的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却很少。

五、对策

政府应该给信息贫困者给予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权利,帮助其摆脱信息能力贫困状态,即政府采取积极的信息政策。

(1)大力宣传,开发多种信息传递途径。加大力度对有用信息的宣传,要对农民经常发放信息资料,扩大信息服务范围。通过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介合作,把信息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户中间,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2)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站。村级服务站能够及时把农民所需的信息传播给农民,能够多提供种养技术资料,通过村级服务站建立村级农产品田间管理服务站和农产品销售网,使农民在农业田间管理技术与农产品销售上无后顾之忧,让农民的劳动成果物有所值,让农民不盲目、放心种植与养殖,彻底解决农民在生产发展中的信息不灵,技术不到位,产前、产中产后的诸多问题。心希望政府能够以村为单位基础,加大投入力度,在信息技术员的培训及服务能力上不断完善,

(3)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培养一批专业性的农业技术人员,经常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知识讲座,能够现场进行指导。通过信息服务人员、科技人员与农户面对面传播信息,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促使农民提高对信息的应用能力。

(4)重视手机和农家书屋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信息部门可以把惠农政策、农业科技知识、种养实用技术、天气预报等农民需要的涉农信息制作成短信发到他们的手机上,让农民及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农家书屋多配套农业科技书,提供农民急需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需求选择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西北地区首届课博会在宝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