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5-06-01 12:26杨丽萍刘钦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人性化直肠癌手术

杨丽萍 刘钦志

人性化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杨丽萍 刘钦志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68例围手术期结直肠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0.1%);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10.2±1.0) 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4±1.2) 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具有推广价值。

人性化护理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以中老年人多见,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患者由于对手术和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术前普遍存在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术后易产生悲观和绝望的心态, 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模式, 能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需求方面得到最佳的护理, 从而降低手术应激和并发症, 促进患者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34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56.8岁, 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25例, 直肠癌前切除术7例,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2例;观察组男21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57.7岁, 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24例, 直肠癌前切除术8例,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所达到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医嘱进行常规术前宣教、按照相关要求, 做好手术前必要的消毒、皮试及肠道准备等工作, 并配合医生把各项术前辅助检查工作做好。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记录生命体征及对患者的伤口及各种引流管仔细观察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人性化护理理念, 更新护理服务理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到病房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深入地交谈, 想方设法地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尊严和对治疗、护理操作的自主选择权, 学会换位思考, 适时表达出对患者的理解与同情。具体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

①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癌症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面对癌症及手术打击时, 普遍存在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要求医护人员要以热情、积极、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主动与其交流, 给予精神鼓励和安慰, 同时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有针对性地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 充分了解患者的想法和顾虑, 并认真的解答诸如伤口大小、手术效果、手术费用及预后等问题, 消除其对未知手术的恐惧感和迷茫感[1,2]。让患者对结直肠癌手术更加了解,尤其是行腹壁人工肛门术者, 更要耐心开导、讲解人工肛门并不可怕, 术后完全能够自理, 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让患者更有信心接受手术。同时可安排老患者与新患者进行交谈,由老患者现身说法, 交流心得体会、治病经验和感受,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3]。②术中护理:巡回护士要热情亲切地迎接患者进入术前调节好温湿度的手术室, 主动握住患者的手与其交谈, 消除其对手术产生的紧张和恐惧, 调整其心理状态;杜绝医护人员之间闲聊一切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一切操作做到稳、准、轻, 尽量避免操作不慎造成声响过大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对于口干舌燥者, 可用棉签湿润口唇, 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进行静脉穿刺及扎压缩带等操作时要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手术开始前要用被子遮盖患者,减少身体的暴露, 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尿管的插入及深静脉管的留置选择在麻醉后进行, 以消除此类操作导致的疼痛不适。③术后护理:保证患者术后回到病房时有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 主动关心并询问有无不适, 告知手术很成功, 嘱其放心休息;主动轻柔地按摩患者四肢, 以缓解手术中长时间卧床导致的疲乏感;术后感觉伤口疼痛时可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以分散其注意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告知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鼓励并搀扶患者早下床活动, 加速其早日康复。对于行人工肛门术者, 要耐心仔细地教会其护理人工肛门。④健康指导:实行全程健康指导, 并做好出院后的延伸服务;主动提供科室及个人联系电话号码, 做到出院后每周有1次电话随访并安排好复诊时间及主管医生接诊;最大可能为患者提供后续服务, 体现友情服务的个性化并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2±1.0) 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4±1.2) d,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 8例和 3例,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3.5%和 8.8%,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30例, 一般3例, 不满意1例, 满意率为97.1%;对照组满意18例, 一般6例, 不满意10例, 满意率为70.1%。两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 以手术治疗为主, 多数患者一般情况较差, 尤其是是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同时由于缺乏对肿瘤疾病的正确认识, 有些患者甚至放弃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开展人性化护理, 能从心理及生理上有效地安抚患者的情绪、营造快乐的心情 , 树立战胜结直肠癌的信心, 勇敢并积极地配合手术,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早日康复[4]。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 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其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 其思想内涵是“我能为患者做什么”, 在患者的身心及社会需求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最终达到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的目的[5]。

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现代护理模式中, 护士的社会角色赋予了其新的内容, 护士不仅是患者的护理者, 而且还是支持者、协调者和教育者,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由过去的护“病”转向护“人”, 坚持“以人为本, 护理先行”的服务理念,把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这就要求临床护士必须较全面地掌握医学、护理学、人文学和社会学等知识, 才能按照科学道理更快、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健康服务。同时护理人员必需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护理行为, 加强责任心,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要求护士在操作中要充满爱心、充满温情, 不断增强服务技能、语文技能、沟通技能, 为患者提供温馨、便捷、高效、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

[1] 闰萍.浅谈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3):106.

[2] 冯坤贤.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心理护理干预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2):102-103.

[3] 刘秀芳, 闰玲.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9):1358.

[4] 李蕙燕, 李秀梅.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对策研究.中外医疗, 2009, 28(6):141.

[5] 李清华, 韩杰.人性化服务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17):414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188

2015-01-07]

523902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外科

猜你喜欢
人性化直肠癌手术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手术之后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