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现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分析*

2015-06-01 09:34周建军
重庆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学类独生子女总分

周建军,孙 萍,杨 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4120)

·调查报告·

医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现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分析*

周建军,孙 萍△,杨 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4120)

目的 了解专科层次医学生多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心理健康测评量表(SCL-90),对810名医学类专科层次的学生进行生活满意度状况、心理健康的调查。运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描述性分析等。结果 专科层次医学生在不同性别、籍贯(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与社会实践的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满意度分值与症状自评表(SCL-90)中的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现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从干预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入手,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医类专科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生活满意度[1]是指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条件和标准为参照物,对其客观生活现状和生活质量所作的主观评价和判断。生活满意度调查能从多个侧面反映出被调查者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也是从积极心理健康的视觉研究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具有相关性[2]。医类专科层次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是专科层次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就业、学历、自我理想实现等因素的压力更大;二是医学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应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因此,通过对医类专科层次学生生活满意度研究,从积极心理健康的视觉,为研究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应对的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医学类专科学校大一至大三年级每年级随机抽取4个班的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10份,收回有效问卷787份,有效率为97.2%。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0.2±1.5)岁。其中男生369人(占46.9%),女生418人(占53.1%);独生子女为531人,非独生子女为256人;籍贯(生源地)为城市的为372人,农村为415人;学生干部的为104人,非学生干部为683人;参与社会实践的为379人,未参与社会实践的为408人;家庭情况好、中、差分别为289、277、221人。

1.2 方法

1.2.1 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基本情况: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龄、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父亲职业、母亲职业、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与社会实践及每月生活费。

1.2.2 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3-4]该量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测量工具[3]。MSLSS在结构上分为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5个因子,每个因子代表一个生活领域。量表采用六点评分形式:1=完全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有些不同意,4=有些同意,5=比较同意,6=完全同意,有10个项目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代表在该领域的满意程度越高。

1.2.3 症状自评量表[5]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共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方面的内容。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没有=1;很轻=2;中等=3;偏重=4;严重=5。分值的高低可反应被试近期心理状态。

1.2.4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教师的同意和协助下,统一组织学生集体答卷。在答卷前,统一念指导语;之后学生独立填写试卷,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统一收回试卷。

1.3 统计学处理 剔除不合格问卷,采用Epi Data 3.1进行录入、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以总体(一般)生活满意度为应变量,并按照 P50将总体生活满意度分为2个等级,用有序等级Logistic 回归模型探讨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情况做相关分析。

表1 不同性别、籍贯(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参与社会实践医学类专科学生生活满意度比较

2 结果

2.1 医学类专科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的个体差异 见表1。调查显示:学生在所提供的反映生活满意度的5个维度中,对学校满意度最低。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籍贯(生源地)、不同家庭背景(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与社会实践5个因子方面具有差异。(1)性别:生活满意度总分、学校满意度总分方面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得分高于女生。(2)籍贯(生源地):城市与农村学生在学校满意度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而在生活环境满意度总分上城市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3)独生子女: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在生活环境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总分上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而在学校满意度总分上低于非独生子女。(4)家庭经济状况:自评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在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各分量表的得分上均高于自评经济差的学生。(5)是否学生干部:为学生干部的学生在朋友满意度和自我满意度上的总分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学生。(6)是否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在自我满意度总分、生活满意度总分上高于未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7)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在家庭满意度、自我满意度、总满意度的得分较高,而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在学校满意度总分上的得分较低。

2.2 影响因素分析 以生活满意度总分作为应变量,用文献中的方法分成二分类[2]。选取性别(“男”为参照)、籍贯(以“农村”为参照)、父母亲文化程度(以父母中高学历为准,“初中”设为参照)、家庭经济情况(以“差”为参照)、是否学生干部(以“是” 为参照)、是否参与社会实践(以“是”为参照)等作为自变量。从表2的数据可看,出性别、父母亲学历、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是影响生活满意度总分的最重要因素。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2.3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将所有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总分按照P33P67分为3个等级,将得分在P33这部分学生,采用SCL-90进一步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被测试学生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平均分大于2.0占参与生活满意度调查学生的30.1%,表明这部分学生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至中度;继续做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的测试,这部分学生的症状主要分布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意4个因子中,生活满意度总分得分低者,各因子得分则较高,呈负相关(P<0.01)。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生活满意度调查涉及的5个维度中,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得分最低,这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相同[6]。杨秀兰等[7]研究发现,医学类的研究生学校满意度低;原因可能为医学类学生学习科目较多,学习内容比较复杂、枯燥;医学类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比较大。而医学类专科生除面临上述同样问题外,更与自身期望与学校现实的差距有关,因此出现了学校满意度较低的现象。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社会角色突变,社会、学校、家庭开始以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而自身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应对的准备,所引起的心理矛盾也可能会影响其对生活、对学校的认知评价。

在多维生活满意度总分和学校满意度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这与国内外一些研究不太相同[8-9]。这可能是因为在医类学校中,男女社会角色不同,男性很少强调情绪的表达,而女性有更多的情绪表达,女性感情细腻,所以对于家庭和朋友的感情体验上比男性更明显,这种差异引起对满足感的判断不同,致使女生比男生具有更多的主观方面的需求,从而导致女生在生活满意度总分上较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满意度的差别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相关研究》[9]结果相同,差别原因可以从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家庭支持、心理因素等上去解释,可能与父母对独生子女更为关爱,更有精力为他们提供生活的各种需求有关,而非独生子女的父母则可能限于精力需要同时照顾几个孩子而无法时常满足子女的需求[8]。学校满意度总分有生源地差异,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学校满意度得分较高;而城市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要高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对大学的期望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满意度不同。

有研究表明[3],家庭的支持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人生基础的教育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已有很多研究。此次调查明显发现,学生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和学生对家庭、朋友、生活环境和自我、学校满意度及总满意度高低有关,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明显高于经济差的学生。这与赵静等[10]《某医学院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是一致的。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在家庭满意度、自我满意度的得分较高。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容易建立经济优越的家庭,也从侧面说明了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生活满意度更高。同时,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加注重优生优育优教,其本身的高文化素质及修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孩子就更容易形成健康的心理,更容易调节自身的情绪,生活更容易获得满足。但是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在学校满意度总分上的得分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高的母亲对于子女有着较高的期望,子女对于自身的要求比较高,当子女进入了专科层次的医学院校后,产生期望与现实不一致的矛盾,从而导致对学校满意度较低。

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和在校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自我满意度都较高,在完成任务、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实践了理论知识,学会了课本上没有的技能,自我效能得到提升,自我满足感提高。

医学类专科生多维生活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生活满意度低的学生,通常伴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较为敏感、焦虑和敌意情况出现较多。即是说生活满意度低的学生,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而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升可以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

[1]郭玉斌.近年来国内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研究概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0(1):35-38.

[2]刘启刚.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果研究[J].心理研究,2008,1(4):82-89.

[3]Huebner ES.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for children[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4,6(2):149-158.

[4]张兴贵,何立国,郑雪,等.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5):1257-1260.

[5]童辉杰. SCL-90量表及其常模20年变迁之研究[J].心理研究,2010,33(4):928-930.

[6]田丽丽,刘旺,Gilman R.国外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研究概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2):814-816.

[7]杨秀兰,郭勇,赵智,等.在校研究生多维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44-50.

[8]Zang LW.Life satisfaction in Chinese people:The contribution of collective self-esteem[D].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0.

[9]程红.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相关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2.

[10]赵静,孙宏伟,赵建国,等.某医学院学生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5):63-65.

Medical students multidimensional life satisfaction on and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mental health*

ZhouJianjun,SunPing△,YangLi

(ChongqingThreeGorgersMedicalCollege,Chongqing404120,China)

Objective The status quo of multidimensional life satisfaction of college medica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mental health and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Methods 810 medical science college level students were measured with satisfaction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survey with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MSLSS),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scale (SCL-90);Use SPSS19.0 to establish a database for t test,variance analysis,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descriptive etc.Results College level medical students in different gender,native place (birthplace),parents′ educational level,family economic status,and whether the only child,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student cadre,whether or not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life have different satisfaction score;life satisfaction scores and symptom self evaluation scale (SCL-90) score of each factor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P<0.01).Conclusi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lif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directly affect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The interven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mental health.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10.3969/j.issn.1671-8348.2015.05.037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402509)。 作者简介:周建军(1968-),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与研究。△

,E-mail:1276589527@qq.com。

R1

A

1671-8348(2015)05-0681-03

2014-11-03

2014-12-09)

猜你喜欢
医学类独生子女总分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