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倚窗星朗朗 清风拥案马萧萧

2015-06-04 07:18
对联 2015年13期
关键词:马老文房萧萧

当代诗联泰斗 联坛一代宗师马萧萧先生生前学习和工作场景在津门重现

马萧萧先生家人向中国楹联博物馆捐赠大宗珍贵藏品。

清风携梦去;

明月照人来。

拥案书香醉;

倚窗剑气横。

望着眼前刚刚悬挂起的两副传世联墨,是这般地亲切、那般地熟悉,仿佛离开联坛已七年之久的一代宗师马萧萧先生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在场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兴奋、激动之情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深深的敬意和无尽的思念……这是马向前夫妇近日与家人向中国楹联博物馆捐赠马萧萧先生生前藏书和文房用品时激动人心的那一幕。

6月6日中午时分,马萧萧先生之子马向前夫妇头顶烈日由北京匆匆来到天津,与中国楹联博物馆负责人接洽有关马萧萧先生生前使用和珍藏的典籍、联墨、文房等物品捐赠事宜。因马老家人已是第二次捐赠了,所以双方省却了许多繁文缛节,直奔主题地就后续的运输、摆放以及收藏等细节问题进行磋商。

6月12日晚,一辆红色的搬家车在夜幕中从京城一路向天津驶来,到达中国楹联博物馆已是午夜时分。此刻,陈伟明馆长及工作人员已等候多时。当搬家车甫一停靠稳妥,大家便不容分说忙碌了起来。但见一个个书柜、一摞摞书籍和马老生前文房用品在人们手中井然有序地传递着,不一会儿便堆满了博物馆的一大块场地。

6月13日上午,马向前夫妇携妹妹和妹夫以及外甥女一行五人搭乘早班车赴津,直奔中国楹联博物馆而来。在他们的心里,楹联博物馆就像自己的家里一样,放下行囊、顾不上休息便按事先准备好的图样小心翼翼地摆放,生怕与马老生前工作和学习时的场景有什么差池。自始至终马老的家人们与在场的工作人员没有寒暄、没有客套,冥冥之中似乎一切都是天意。经过近一整天的紧张核对、整理,当马老生前学习和工作的场景得以重现时,在场所有人都激动不已。紧接下来,便是争相拍照、纷纷留下这一令人难忘的场面。当马向前代表家人从陈伟明馆长手中接过收藏证书时,十分激动地说道:“看到今天这样的场景,好像父亲他老人家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这要感谢中国楹联博物馆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让我们多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此次捐赠是我们家人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做出的决定,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明智和正确的。天津市楹联学会这些年来一系列振奋人心的举措,不仅在全国联坛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让我们这些“圈外人”感同身受确属不易。我父亲后半生全身心致力于楹联文化的传承与接续事业,现在天津为他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理想归宿,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如若有知也会感到十分欣慰的。”

马萧萧先生是我国当代诗联泰斗、联坛一代宗师。他在诗歌、楹联、书画以及民间文学艺术方面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他晚年不畏艰难、毅然决然地扛起了中国楹联的大旗,与魏传统、顾平旦、孟繁锦、常江等当代联坛奠基人和领军人一同确立了楹联的地位,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楹联文化人才,为楹联文化事业的振兴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萧萧先生生前学习和工作的场景在天津得以再现,无疑是全国广大楹联爱好者的共同心愿。同时,它也告诫和警醒后人:永远不应忘却那些为楹联事业拓路开荒的前辈和先行者们。因为,老一辈联家崇高的品德同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目前,中国楹联博物馆已陆续收藏了马萧萧、常江、郭华荣、叶子彤等联坛巨擘捐赠的大量书籍和物品,以及赵云峰、张养浩、阎复兴、谷向阳、陈健、赵望进、龚联寿、张树贤、韩亦农、邢广域、王中华、马长泰、李世荣等一大批联坛耆宿捐赠的部分藏书和联墨手稿。随着中国楹联博物馆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加大,一座楹联文化的艺术殿堂正敞开它宽广的胸怀,拥抱传统文化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马老文房萧萧
赖海鸣
The Swimming Pig
文房四宝
废园
倪克樑
米寿书法家马良骥:满纸云烟一抹笑
豫剧大师马金凤的长寿之道
马三立趣谈悟人生
马老送我一幅字
竹子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