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5-06-05 07:21杨萍谈园曾广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杨萍++谈园++曾广军

摘 要:阐述了研讨式教学理念和实施研讨式教学的意义,介绍研讨式教学的实践及方法过程,分析研讨式教学效果,最后指出研讨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09-02

在现今21世纪的网络时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挑战来自于学生。新一代的学生生活在充满活力的、交互式的媒体世界中,他们不仅通过被动听和读来学习,他们更喜欢互动性,要求更适合于他们学习方式的新模式。在新的学习模式里,学生将会从一个吸收由教师选择并传递的学习内容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主要通过自己阅读、分析来学习;教师则由一个选取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培养和指导者,成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研究式教学方法正是应此要求,需开发推广高校创新教学模式之一。

研讨式教学以学生主体精神培育为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主张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语境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分析和探索,去发现研究内容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因素之间的内部联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精神。

应用研讨式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基层知识\培养多方面思维和能力、提高工程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成长为主动学习的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下文将探索研讨式教学的理念和模式。

一、研讨式教学理念

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研讨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科学思维和良好素质的教学理念。

良好的素质体现在人文素质,有自信,对学习、成长具有端正的态度,具备完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主动性和毅力;因此,研讨式教学法以人为本,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二、研讨式教学模式

研讨式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交互式学习;教学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科学探究、研讨总结、应用创新等。因此, 可以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分为提出研讨主题、启发引申思考、调查资料探索、讨论分析研究、总结应用创新五个基本阶段。这一系列基本进程都需要让学生明白。

1、研讨主题的提出要结合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具有可探讨性。

2、启发思考可以由教师提出几个由研讨主题引申的研究方向,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但是,一定要强调的是,给学生留出自由研究、提出自己创新思路的空间,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很关键的。

3、在学生调研探索时,图书文献可由教师指导查阅;电子文献来源要保证严谨详实。在资料分析处理中,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检查、判断、分类、比较、组织、归纳、推理、总结等学习过程。

4、师生、生生直面研讨的过程是最活跃最能体现和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素质的机会,是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当然,这也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既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启发学生的分析思路;同时又要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深入分析其能力和素质,以备进行评价总结。

5、总结创新阶段,首先需要教师的全面总结,包括对学生的知识增长、能力和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创新思想的鼓励,并传达给学生;然后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研讨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明确各教学环节对自己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教师也会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讨式教学实践

在初步探索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考虑到让学生可以慢慢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在时间安排、研究主题、讨论方式等方面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推进。师生教研互动过程经历以下步骤:

1、下达研究任务。将学生分小组,每组4~6人。组内学生数不宜过多,以鼓励每位同学的积极参与。让每位学生侧重分析某一方面内容,使每位学生都有研究任务,不会落空。研究任务书中,除明确研讨主题和研究任务以外,还特别强调指出同学之间要注重合作、相互学习。

2、启发研究方向。教师首先熟悉每组任务,发掘有特色的知识点,作为启发学生引申分析的出发点。知识性的可直接在给学生的研究任务书中简单提示;思维能力方面的在师生面对面讨论现场提出,促进效果会更好。

3、学生调研分析。除了参考教材之外,学生需要使用网络或其他图书资料。但是,在查阅网络资料时,除了要保证来源合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资料筛选和分析工作,不要照抄照搬。经过组内讨论后形成初步成果报告,为讨论做准备。鼓励学生做成演示用的PPT文件,发挥演讲才能。

4、师生讨论。教师既要作为主持人,组织好学生,督促和鼓励学生;又要作为导师,面对面地为学生解惑,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补充学习新内容,这是增进学习知识最直接的机会和方法。

5、研讨成果报告。每组学生经过汇总形成小组地质图阅读报告;教师则向全班同学综合评价各小组的研讨成果以供大家相互学习。

四、效果分析

在学生成果报告的心得体会中,学生们普遍支持研讨式教学方法,有学生写到:“讨论后对自己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布置任务后在上网搜索、查看参考书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该知识,更了解了其他的一些课外知识,还逐渐提高了查阅、自学、思考能力。”

研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思维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在课程的调研和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启发直接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研讨式教学模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师生间双向直接沟通,教师才能准确地捕捉到学生更为关注的教学和专业方面的信息,了解到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教学效果。

研讨式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在现今的网络时代,学生获取资料信息的方法很简便,来源很丰富。少数学生就会出现不加思考的照抄照搬源信息,以致弱化了资料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 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蒋 跃,邓 磊,徐求生,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1,25(4)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国梦教育在伦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多元化研讨教学探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