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治疗与桡骨头切除的疗效分析

2015-06-05 14:36杨继森林浙龙蔡荣辉陈淼俭
关键词:钛板肘关节桡骨

杨继森 林浙龙 蔡荣辉 陈淼俭

(中山市港口医院骨科,广东中山528427)

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治疗与桡骨头切除的疗效分析

杨继森 林浙龙 蔡荣辉 陈淼俭

(中山市港口医院骨科,广东中山528427)

目的探讨比较内固定治疗与桡骨头切除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救治的桡骨头骨折患者4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给与桡骨头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我院的随访时间为13.8个月(7~29个月),研究组在肘关节活动范围(屈伸、前臂旋前、前臂旋后)和肌力(握力、伸肘力量、屈肘力量、旋前力量、旋后力量)两个方面的恢复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Broberg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疗效明显优于桡骨头切除。

桡骨头;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头切除

人在跌倒时最易引起桡骨头骨折,原因是在跌倒时人由于习惯的不自觉因素会外展上肢,强力的纵向传导极大可能会引起桡骨头骨折。临床症状和肘关节X线片是判断骨折的主要根据,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借助于CT检查。桡骨头骨折有4种类型,I型患者的桡骨颈或头骨折,但是没有或者只有稍微的移位(不大于2厘米);若移位大于2厘米的则为II型;III型患者的桡骨颈或桡骨头发生粉碎性骨折,且骨折的程度较深,不可修复;IV型在III型的基础上伴有前臂骨间膜损伤或肘关节脱位[1]。我院对48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和桡骨头切除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救治的桡骨头骨折患者48例,其中2005年 1月-2010年1月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3:11,年龄18~68岁,中位年龄39.0岁,III型和IV型骨折的比例为3:5;2010年2月-2014年6月的24例患者为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1:13,年龄18~56岁,中位年龄38.2岁,III型和IV型骨折的比例为3: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桡骨头骨折类型为III型和IV型。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伴有重要器官原发性疾病患者,病理性骨折患者不能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实验。

1.3 治疗方法

1.3.1 研究组的治疗麻醉位置为臂丛,上气囊止血。若入院患者伴有肘关节脱位须立即采取手法使其复位,患者若伴有尺骨鹰嘴骨折则优选肘关节后方正中入路,使骨折的复位及固定完成。为暴露桡骨头及桡骨颈,采用的入路部位为肘关节后外侧,用手术剪切开环状的韧带,清理关节腔内残留的淤血,尽量保留粘连于软组织的碎骨片。使骨折碎片复位,复位过程中为保持关节面的平整,采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选用塑形后的L型或T型钛板,使钛板完全贴服于骨接触面,采用螺钉固定贴服好的钛板,螺钉的位置一定要在关节面的下方。上述操作完成后,检查患者肘关节的屈伸和旋转功能,确定正常以后,修复剪开的环状韧带,闭合创面。最后采用C臂机患者检查复位和内固定情况,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采取外部加石膏固定[2]。

1.3.2 对照组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桡骨头切除术,切口位置是肘关节外侧或后外侧,环状韧带水平行桡骨头切除。

1.4 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肘关节评价表测量患者的屈伸、前臂旋前、前臂旋后、握力、伸肘力量、屈肘力量、旋前力量、旋后力量等方面的能力。采取Broberg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学软件SPSS15.0进行计算,两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肘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比较研究组的肘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两个方面多个指标上的恢复都要好于对照组,详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roberg评分结果研究组的Broberg评分为(91.2±6.9)分,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5.2±7.5)分。对照组的Broberg评分为(82.3 ±7.4)分,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3.2±7.9)分,(其中桡骨头切除术有1例出现肘关节不稳)。两组在两个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肘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两个方面的比较

3 讨论

桡骨头骨折在青壮年人群中比较常发,其在肘关节骨折疾病的发生率高达30%。桡骨头为椭圆型结构,其长轴约24 mm,短轴约21 mm。保持肘关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桡骨头是否正常,特别是冠状突骨折,内侧副韧带(MCL)遭受到损伤时,桡骨头在保持肘关节稳定性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3]。桡骨头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传导应力和维持肘关节稳定两个重要的方面。若临床上对桡骨头骨折的治疗不当,极易造成肘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

对于桡骨头骨折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行桡骨头切除术,但随着人们对桡骨头的重要作用的认知以及内固定手术方法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采取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合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可知采用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效果要好过桡骨头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其中本次临床研究我院采取的为微型钛板内固定,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较其他方式治疗有很多优势。具体如下:一方面对治疗后的功能锻炼并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钛制指骨接骨板切迹低,且有很好的延展性,可根据手术需要采取任何方式的塑形,且在“安全区”放置的微型钛板对治疗后肘关节的旋转及伸屈运动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为患者进行早期功能炼创造了十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微型钛板的固定可靠。据相关研究证明,钉板结构固定的固定强度要远远好于单独的螺钉固定。通过钛板骨折块与正常的骨能够实现很好的连接,对应力产生分散作用,骨折块移位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且螺钉脱出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另外,钛板放置于桡骨头与桡骨颈交界处的外侧,恰好跨过力学上的薄弱点,起到了支撑力作用,同时也可阻挡连接尚不良好的碎骨块向外移动。

综上所述,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要优于桡骨头切除术,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1]古子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桡骨头切除治疗挠骨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1):104-105.

[2]王强,罗为民,汪学徽,等.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桡骨头骨折[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02(15):117-119.

[3]王华松,黄继峰,吴刚,等.解剖形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Mason II型和III型桡骨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11(28):1035-1037.

[4]王振堂,吴艳刚,刘艳梅,等.移位桡骨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09(25):1078-1081.

[5]Kunisawa T,Hanada S,Kurosawa A,et al.Dexmedetomidine was safely used for sedation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in a very elderly patient[J].J Anesth,2010,24(6):938-941.

R683.41

B

1004-7115(2015)05-0543-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5.022

2014-12-08)

杨继森(1980-),男,广东阳春人,本科,主要从事临床骨科工作。

猜你喜欢
钛板肘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26例数字化二维钛板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