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5-06-05 14:36蒋崇赋
关键词:呼吸肌稳定期血气

蒋崇赋

(新疆沙雅县人民医院,新疆沙雅842200)

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蒋崇赋

(新疆沙雅县人民医院,新疆沙雅842200)

目的探究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呼吸肌及体能锻炼、心理疏导、行为干预以及氧疗等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方法,对两组肺功能水平与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PaCO2及P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肺功能水平及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别比较明显(P<0.01)。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缓解COPD患者病情,提升肺功能水平,促使血液中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恢复正常,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综合性康复治疗;COPD;肺功能

近几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故如何积极有效治疗COPD就成了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医护人员共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目前在临床上,尚无明确治疗COPD的药物,医护人员常规应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康复治疗是整个治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40例,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7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5~72岁,年龄平均(60.85± 33.28)岁;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4~71岁,年龄平均(61.29±31.76)岁。对比两组患者如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治疗组患者需接受体能及呼吸肌锻炼、心理疏导、行为干预、营养支持及氧疗等有利于肺康复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整个治疗持续6~8周。

1.2.1.1 肢体锻炼肢体锻炼主要包括上肢锻炼和下肢锻炼。上肢锻炼主要是指双上肢向前、向后绕圈,1分钟30圈,每日1次,锻炼时间从5分钟逐渐增加至20分钟,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监测其是否出现呼吸急促或肌肉疲劳现象,若锻炼强度超过患者机体负荷,需立即停止,并修改康复计划。下肢锻炼是指步行,患者每日开始步行10分钟,1周后时间增加5分钟,每周递增,直至患者每日能够行走20分钟。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患者出现肌肉疲劳等情况,需停止负荷的增加。

1.2.1.2 呼吸肌锻炼患者取任意体位,舒适即可,全身放松后分别将两只手放置于胸部及腹部,闭嘴后用鼻缓慢深吸气,直至放置于腹部的手抬起,将嘴唇缩成“O”型,类似吹口哨状,慢慢让气体通过口腔向外呼气,使放置于腹部的手慢慢下降。放置于胸部的手基本不动。通常情况下,患者第一次进行呼吸机锻炼时以2次为最宜,适应后可慢慢增加次数。最后,患者每日可进行3~4次呼吸肌锻炼,每次时间持续3~10分钟。

1.2.1.3 营养支持在患者的康复练习中,机体能量消耗呈逐渐增加趋势,COPD患者普遍进食兴奋性不高,比较容易造成患者健康水平下降,延迟患者康复时间。患者需进食容积小,富含高热量及营养素的营养品。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及糖之间的比率为1∶1∶3[2]。

1.2.1.4 心理疏导与行为干预COPD患者因病情迁延不愈,预后较差,比较容易出现焦虑、烦躁不安、压抑等负面情绪,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生活质量下降程度,促使其排解不良情绪。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需在呼吸肌康复的同时进行,采取患者能够接受的行为和语言,促使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1.5 氧疗若患者血液中氧分压在60 mmHg以下,需嘱患者每日接受氧疗,每日持续12~15 h,氧流量设置在每分钟0.5~2.5 L。

1.2.2 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肺功能及血气分析。采用肺功能仪测定患者的肺功能,以FEV1 (一秒最大呼吸量)以及FEV1/FVC(用力肺活量)二者的百分比为标准。患者测量肺功能时,无需设定测量时间限制。本次研究选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患者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测量,即PaO2及PaCO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利用t检验,检查结果表示用(¯x±s),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FEV1为(66.55±1.72)、FEV1/FVC为(72.81±1.32)提升至治疗后的(80.15±1.23)及(78.33±1.26),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PaCO2及PaO2从治疗前的(7.80 ±1.52)及(5.89±1.38),到治疗后的(9.20± 1.25)及(11.02±1.94);基于肺功能水平及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别比较明显,P<0.01。详见表1、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x±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3 讨论

COPD患者由于发生阻塞性肺气肿,气道结构也发生变化,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比较明显,增加患者呼吸难度,降低生活质量。故如何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3]。本次研究中,肺功能与动脉血气分析的改善情况与慢阻肺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在COPD稳定型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呼吸肌的锻炼必不可少,不仅可以提高气道内压,避免气道过早发生陷闭,有利于患者在机体内部布散,完成腹式呼吸[4]。而长期氧疗则可以缓解慢性缺氧情况,改善肺功能。若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则需要制定营养支持计划,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因为病情治疗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心理状态恶化,故需要采取患者能够接受的原因及行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行为干预。COPD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需要做好稳定期的COPD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工作[5]。总之,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病情,提升肺功能水平,促使血液中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恢复正常,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1]张英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的康复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07):1112-1113.

[2]王彩燕.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07):657-658.

[3]梁永华,黄美杏,农泽宁,等.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影响的初步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 (09):866-867.

[4]裘晓琼,郑则广.肺康复干预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 (19):35-38.

[5]龚桂姿,李波,兰岚.康复指导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80-82.

R563

B

1004-7115(2015)05-0567-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5.035

2015-01-09)

蒋崇赋(1971-),男,副主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内科临床诊治工作。

猜你喜欢
呼吸肌稳定期血气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