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快乐课堂

2015-06-05 13:48谢琪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快乐教学小学音乐课堂

谢琪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音乐学习具有娱乐性与趣味性,而小学生年龄尚小、学习自律性比较差,对他们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却会给予很多的注意力。所以我们提倡快乐教学,快乐教学可以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感受美。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49-01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教师在音乐课的教学、学法中,可以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并通过听、说、唱、奏、游戏等多种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达到教育目的一种综合教学目标。

一、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快乐课堂的基础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学生之中,以倾听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指导音乐教学活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性、行为,以平和的心态和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共商教学问题,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创建一种师生愉快合作的平台。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教学相长”,让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的状态,这样思维才会完全放开。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带有感情倾向,才会主动地接受教育,并积极求教,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在上《夏天来了》一课时,老师一般采用的是范唱、齐唱、轮唱等形式来教学,课堂比较单调、乏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果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想象、创作填词,然后教师依据学生所填内容再加工、润色,最后在班级推广。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是有效快乐教学之前提。

二、游戏教学是小学生的最爱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是学好音乐的基础。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具有独特的学科性。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非常喜欢。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例如,在对音乐节奏进行练习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合适的游戏,此时则主要是以小动物走路的游戏方式进行。当有“小兔子来了”的提示音之后,小学生们就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姿势按照一定的节奏跳跃;当有“小企鹅来了”的提示音后,学生们开始模仿小企鹅胳膊往后放,一撅一撅的姿势缓慢的走动;当有“小鸟儿们来了”的提示音后,学生们开始伸开自己的“小翅膀”在轻快的节奏下“翩翩起舞”等等,在这些节奏各异的游戏中,能够使学生对不同的节奏,如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样就能够将枯燥的节奏学习变得生动而又有乐趣,从而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氛围。

三、情境教学的趣味性

情境法是遵循反映论,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的一种教学法。它是融情、言、行为一体的教学法。小学生好动表现欲极强,音乐课教师应创设扮演体会情境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分享彼此的快乐,在创作中激发潜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开拓更宽广、更美好的天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不是让学生从头到尾坐在那儿听,而是随音乐带学生做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在听较长乐曲时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用彩色挂图将兔子与乌龟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先把兔子和乌龟的音乐形象提出来让学生哼唱,熟悉主题音乐,再要求学生听到兔子音乐形象就学兔子跳,听到乌龟音乐形象就低头做乌龟爬,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又如:在教《粉刷匠》时,我先让学生模仿粉刷匠刷墙的动作,让他们真正感受音乐,只有感受最深的才能抒发来自心灵的美,感受音乐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做。

四、多媒体平台辅导

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卡乐·奥乐夫创建的奥乐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公认的成熟的一种音乐教学体系,它以音乐节奏为学习起点,它有严密的逻辑性,科学的发展观,可以引领任何一个阶层的人们快乐地学习音乐,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已二十几年,近几年更是深入地发展到了各省市音乐教育第一线。把这“洋物”为我所用需要一个过程,缩短这个过程最快的方式就是巧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平台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中最有力的武器。但不要滥用,不要为了好看而用,要做指挥官,有时找到的教学素材有很多,要为了用而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让多媒体成为我们的教辅工具,而不是我们的主人。多媒体可以让他们更加注意听音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锐度,因为只有会听才会唱。

音乐教育的目的并非使每个人成为大音乐家,但是必须培育孩子们懂得欣赏音乐、懂得去感受美感和享受生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及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使儿童的听觉和发声器官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参考文献:

[1] 小学音乐第八、第十册教师用书人民音乐出版社

[2] 张睿.音乐课堂中“快乐教学”的尝试[J].儿童音乐,2004(3).

[3] 许江虹.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5).

猜你喜欢
快乐教学小学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