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

2015-06-05 13:48冯爱国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所学创设情境

冯爱国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感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中。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得情感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66-0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感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中。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得情感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一、在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孩子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参与。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在情境中自主参与探究和相互交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如传统的分数教学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把它平均分成两半就得出分数二分之一。如果在课堂引入时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实物演示,将物体平均分成两半来陈述,既能激发兴趣,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二、在新知探究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人们获取客观知识的过程应有主体的主观体验,通过主体的实践,在原有认知基础上主动构建,而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因此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真正地“入水”体验,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挖掘学生潜能。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先创设情境: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l8元,标价21元。这个年轻人掏出一张面值100元的钱给老板。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钱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钱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进而引发学生自主探究。这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个个跃跃欲试,因为这个情境是他们所熟知的,他们会调动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整合,想出不同的办法,列出各种各样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时,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三、在应用知识时,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形象有趣的活动,将学生带人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热情,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在玩、动、演中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促进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也从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

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发展学生创造性的保证

课堂上许多学生不愿表明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一是源于课堂气氛的压抑;二是担心说错了会降低自己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又是友。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激励、互为师生,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如让学生争当“小教师”,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学生感兴趣,会积极参与,而且其他同学听得也很投入,最后老师再进行适当点拨;因为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如能时常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那么学习热情将会强化。“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喜爱你所教的学科,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知识的兴趣,体验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孩子们才能走出知识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探索知识的绿洲。

猜你喜欢
所学创设情境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非所学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