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新时期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点思考

2015-06-05 15:41田应德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教学

田应德

摘 要:初中时期正是各项行为习惯、情感认知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品德培养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影响深远。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师生关系的创设、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加强课下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思想品德知识学习,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33-01

一、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新时期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构建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特别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此时的他们正处于各项学习习惯、学习认知、品德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同时当前阶段的学习对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影响重大。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项思想教育科目,更需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意识与综合认知,实现他们学习生活的有效进行。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必备元素,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能够提升师生之间协作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心理“断乳期”,初次远离父母在学校求学,生活上、心理上会遇到各种难题,特别是比较内向、比较腼腆的学生,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待在一起,在心理上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作为教师,就要我们认识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学生共同学习;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也要及时指正,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知;对于学生遇到的各种难题、困惑也要及时帮助,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多关注他们的学习体验,运用良好的教学互动来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全面提升。

二、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为有效教学提供素材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品德作为一项“副科”,教学任务量大,课时安排少,加上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简单的引导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朗读、背诵,教学形式较为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也相对较低,教学效率也无法有效提升,不少学生只是简单的背会了知识,但是很难进行运用,“高分低能”趋势严重,导致学生的品德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品德教学对于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度,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品德素质的综合发展。

通过心理学研究我们知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理解能力、学习侧重点也会不一样。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思想品德知识也是处于一个不断提升、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不断的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素材,例如就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案例、学生身边的事件来导入教学,通过直观的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关心身边事物的态度。这样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来拓展教学空间,就能够更好的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度,提升他们的整体认知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学中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比如道德演讲比赛、行为模范评选等等,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热情,在不知不觉间就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自身的有效管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组织教学的实践活动,为有效教学巩固效果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品德科目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育,道德也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它真实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组织一定的实践运用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水平才能有所提高,而且作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的说教是不行的。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例如运动会、演讲比赛、植树活动等等,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了解学校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进行行为标准的衡量,使自身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准则,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既要做好自身的教学引导,也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践运用来拓展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初中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