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下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5-06-05 15:41杨璐璐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新课标高中语文

杨璐璐

摘 要: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当前语文作业的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老师按照传统的单一的作业方式和类型,这对于现在提倡的有效教学的实现存在严重的阻碍。成功的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课外作业;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37-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人的发展”明确为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可见,“人的发展”在语文课程内的地位完全确立和落实下来了,这种在语文课程内确立和落实下来“人的发展”,形成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理念”。

“作业”是教学的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与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重要的途径。朱绍禹说过,“只有练习,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成为自觉的本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在练习作业时,才能达到最高点”。我们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优秀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创新的思维方式。当代《教育大辞典》解释得很详细,把作业分为“课堂作业”与“课内作业”两大类,以下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优化高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几点思考。

一、充分考虑学科的教学目标设计作业

一方面,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共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有理解运用、评价等六个层次,而六个层次又是相互递进的,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达成了识记与理解的两个比较底层的目标,那么在布置作业时就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识记与理解上面。可以把作业放在更高的层次上面设计。

另一方面,作业的布置应该符合课堂的教学目标,我们要根据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层次、有度、科学设计作业,使布置的作业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将课堂的讲解的内容同我们的作业设计密切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会更加的认真,目的更明确了,而做作业时,能体验成就感。以《登高》为例: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不尽”有些多余,请你结合诗歌的意境,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题目看似比较难,但是根据教学目标,这是符合理解诗歌广阔无边的悲怆的意境的教学目标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掌握本诗歌的内容,就不能做一个很准确的回答。

二、作业的选材与题目要典型

首先,题型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阅读《史记》,谈谈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解。这样的作业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史记》对于他们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和司马迁的写作目的链接起来了,这样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

其次,适应考试要求,有利于学生实习和掌握平时考试尤其是高考的题型。我们要研究与借鉴考高题型,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要合理有序地搭配。题量适当是前提条件,其中的基础知识,理解运用,拓展提高,鉴赏探究各占一定的比例。高考题型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特别是诗歌的鉴赏,必修四的诗词占了很大一部分,学习了之后,可以进行一定课外拓展,我们可以选一些典型的高考题型让他们做。

三、以探讨的方式设计作业

高中生的生活基本上都两点一线,生活相对比较单调,所以,对于平常纸质的作业形式兴趣不高。我们能否换一种方式让他们完成,比如和学生谈论生活、探讨价值观方式,或是让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自己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探讨。语文老师可以布置更开放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自主讨论完成,比如学完《雷雨》后可以探讨对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人物性格特点,与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四、作业的设计应该适当地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太过于“预设性”的作业会弱化学生的主动创造的意识,扼杀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生成性”的作业可以打破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适当结合课内外的阅读,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讲完《雷雨》我们可以布置一个作业:看该剧的电影,并写一篇观后感。还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品读作家的思想境界、人格魅力、道德情操。

五、教师适当自编习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不难发现,名目繁多的学生配套的作业和课外的辅导书越来越多,但都是简单的旧体重组,重复出现的几率很高。因此,作业的质量相当的不乐观。而老师自编题目是语文老师专业化发展的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大部分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现成的旧体,很少有老师自己去编练习题。老师自己能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在适当地时候自己编一些题目提供给学生完成,那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需要,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比如,作文的教学。

总而言之,学生的人格、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新课程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如果教师不能够常教常新。“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对于有效地设计作业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因为好的作业设计,不仅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四月.

[2] 宋广文.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与学生学习关系的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9

[3] 肖艳芳.《改进语文作业设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

[4] 辞 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5] 蒋雪梅.《有效教学理念下的作业设计》教学与管理.2010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新课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