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2015-06-05 18:44美拉措白玛康珠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德育教材数学

美拉措 白玛康珠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是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30-01

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十分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下面的几个方面做了点点尝试:

一、必须明确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内容的特殊决定了它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就抓起,并始终贯彻于各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材、进行教学等各环节中,都要有意识地考虑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要坚决贯彻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的原则。尤其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摆正位置,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重视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数学家华罗庚和陈景润等对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教师要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献身祖国事业,以培养学生刻苦的学习态度。再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就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和我们浏阳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等数据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我们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告诉学生: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中国有着悠久的数学史,数学教材中也收入了很多生动的素材,教师要结合这些素材,向渗透德育教育,达到真正的“育人”教学。

三、课外活动中德育的拓展

真正的教育是课内外一起的结合体,思想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拓展教育的空间。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月的用电量,然后计算全班同学家庭一个月、一年的用电量。这样即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的教育。又如,在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后让学生走向社会,调查改革开放后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情况。调查了解当地农民家中各种高档家电的普及率:电话98%、冰箱90%、汽车68%……结合教学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成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科学的热情。我们要在教学中更好、更妙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德育的策略性,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们应该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

四、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她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五号”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五号”发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五号”成功返回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五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来引出课题和收尾,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又如,很多老师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都很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如调查改革开放前后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小轿车的数量进行教学;或者收集历届奥运会获奖的金、银、铜牌数进行教学,类似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摄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心声,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报效祖国而奋发读书的热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德育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件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小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接受能力,深刻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智、情、意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能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吴 梅.关于小学德育理念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32).

[2] 朱向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反思与策略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猜你喜欢
德育教材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