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5-06-05 18:44赵远星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数学

赵远星

摘 要: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来,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将从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61-01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力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而积极情绪。学生的数学兴趣就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数学的心理倾向。表现为对数学学习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集中,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这种状态使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最佳时期。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动力。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因此要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自己的感悟我总结了几种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的方法。

二、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1、巧妙设计新课导人,引起数学学习兴趣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动,结合这个特点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去吸引学生,他们一旦被吸引,往往会去积极思考。例如:在叫小学一年级的“小猫吃鱼一课”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带一个苹果。上课时教师可以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奖苹果吃”然后依次把苹果分给学生,每分一次问学生“给xxx一个老师手里还剩几个?”让学生数。直到苹果分完。最后问学生:“老师手里有没有苹果了?”学生回答“没有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认识“0”这个数字了。

2、创设多种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学实践表明,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而良好的学习状态又能提高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创设合理的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从以下几种情境谈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1)创设故事情境,小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节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我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5。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考小牛和小山羊,对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的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创设竞争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例如,开展“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看谁摆得又对又巧”、“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班级对抗赛”、“小能手”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总让学生百玩不厌。这种欲罢不能的势头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积蓄着学生的兴趣,鼓舞着他们期待着下一课的到来。

(3)多媒体、游戏教学,提起兴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挂图、模型、幻灯片、 教学录像像、多媒体电脑等资源进行教学,是教学手段的创新,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能够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愉悦中获得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

(4)鼓励学生多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其实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联系实际。利用生活实例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他们认识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不神秘。例如:在教“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让他们找出图案,并找出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比如“打折销售”这一课,可以举身边“清仓处理”,“打折甩卖”的例子给学生街是其中的数学知识。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和动力源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法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有动力,教师的数学教学才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明.《教师教学智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11.5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数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