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06-05 19:39赛专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激发提高兴趣

赛专

摘 要:现实中,对学习有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激发;提高;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94-02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普遍性和逻辑上的严谨性,这三个特性使学习者对数学的影象是单调、枯燥和冷漠的,难以唤起学习者对它的兴趣。数学不能立即唤起人们的美感,不能一眼就看出它的审美价值。特别对初学者而言,他们受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的限制,很难把“数学”和“美”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适时地挖掘和鉴赏数学中蕰含的美,就会不断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兴趣是孩子的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通过几年的教学探讨,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一、用“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12÷4=3 120÷40=3 1200÷400=3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学中要注重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营造一个良好和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关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基础差、胆小的学生,他们一旦有所表现,首先应该称赞其勇气,然后在发现不足,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不得要领的学生,教师不应该在言心上表现出嘲笑和讽刺,而是要耐心引导、正确分析,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提出更高水平和深层次的问题。这种分层评价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得到表扬或肯定,有助于培养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兴趣。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二、以“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三、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教育心理学表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观察愈细致,反应愈敏捷,思维、记忆等多方面的智力活动也愈有成效。因此,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200÷500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班里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3 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就展开了唇枪舌战,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四、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情趣导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提高数学成绩。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所以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而培养学生学习。教育之父赫尔巴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13年的年历;在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此外,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是可以迁移的。现实中,对学习有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激发提高兴趣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