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使用微型课程教学模式

2015-06-05 21:48向前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微型化学习者信息技术

向前军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教育以“授人以渔”为目的,因此适合微型课程小规模的教学,并且信息技术环境能为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营造更加完美的条件,达到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辅助学科知识知识获取的目的,二者属于最佳拍档。而且在微课选择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到现实的需要性和可行性,以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学阶段为基点,加上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高度整合为取向,研究教育中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不断探索更多的关于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开发之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41-01

一、传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的比较

两种课程的共同目标都是使学生学有所得,但是它们的侧重点、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标准都有所不同。传统课程注重集体教学,而教学时间也是固定的,而微型课程注重个别化学习,即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时间因学习者不同可以有所不同,着重评价学生的能力。它强调利用简短而具有精华的教学过程片段,最终目的是老师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这些都是传统课程中所没有的,可见微型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建构主义式的课程,符合了在教学生一学生为中心,能够培养能力较强的学生。传统课程在评价时强调统一标准,而微型课程则是强调某一方面技能掌握的程度,这就灵活了学习中选择所学知识的权利,使学习者对学习更有积极性。

二、在应用技术课程中使用微型视频的一般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而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教授知识,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此模式从参与者、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了立体化的构造,其中参与者为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教学过程主要采用“课堂内+课堂外”相结合的混合组织方式。

具体实施方案:

1、课堂外的教学设计

(1)视频微型化学习方案的设计

在课堂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学习之前,教师需根据学习者各自的前期基础及个性不同等情况,为学习者提供具有差异性的多种优质教学视频资源。教学视频可来自于任课教师的课堂实录,也可以使用网上优秀的开放教学资源,如MIT开放课件、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课程以及中国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视频资源。

由于原有视频资源可能会时间太长或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完全相符,这时教师就可利用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对教学视频资源进行片段划分,划分成多个微视频片段,划分时在兼顾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考虑片段时间的长短以更好适应学生的微型化学习,教师再选取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合的视频片段,按教学步骤通过视频片段对应的标签组合形成视频微型化学习的初始方案。最后将原有教学视频和各个视频的划分方案以及视频微型化学习的初始方案上传到网上供学生下载。学生在学习时也可应用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并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要求对教师提供的视频微型化初始方案进行修改或视频片段重组形成自适应的视频微型化学习方案。

(2)问题引导下的微视频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在进行微视频学习时,应在一组问题的引导下有选择性地进行观看学习。问题应根据微视频对应的知识点来进行设定,问题回答的正确与否要能直接反映学习者对知识点是否掌握,所以学生通过对问题回答情况既能让学生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做出对下一步学习内容的选择,同时也来检测自身对相应内容的学习效果。图1是微视频学习活动的流程示意图。学生每进行下一微视频观看之前需先查看并回答对应问题,如果回答问题达到要求则可跳过此微视频的观看,否则需在观看微视频后再进行此问题的回答,如此重复,直到回答问题符合要求为此。

2、课堂内的教学设计

课堂内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在自主协作探索的过程中构造新知识。课堂内教学设置了五个环节:问题导学、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总结评价、反思拓展。

3、教学视频微型化的应用效果

面对大容量、时间长的课程实录、会议实录,或者是培训实录,人们连续观看教学视频一方面容易造成认知负荷的超载,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当今时代的学习时间保证上也难于实现。视频微型化编辑与播放系统为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拓宽了路径,为视频资源进行微型化改造提供了便利的操作手段,对推进微型学习更易、更快进入非正式化和正式化学习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为有效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融合,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微课程教学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主要是结合相关的视频、背景音乐、有趣的图片、幽默的文字说明,就可以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可以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姚正东.《微课程设计策略探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期刊2012.06期

[2] 曾维静.《基于视频案例的《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课程学习资源的研究与设计》.

[3] 刘建国.李 婷.陈小靖.《创新信息技术微格教学教学模式初探》.

猜你喜欢
微型化学习者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文思构建,开展微型化写作
What is VR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的微型化改进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微博兴起大众传播微型化倾向的探讨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