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新授课模式

2015-06-05 21:48刘成亮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新课改初中语文

刘成亮

摘 要: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为此高效课堂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三种方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上,即“导——读——悟——赏——练——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47-01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索然寡味。而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提出了高效课堂,那我们就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语文教学意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师生共同提问解答等策略来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这一理念也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个教师的心田,令其清爽、豁亮。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全面的开发。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通过深刻领会高效课堂的基本内涵,并经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参考《新课程标准》总结出初中语文新授课高效课堂模式,即“导——读——悟——赏——练——作”。

一、“导”即导入新课

有效的课前准备是保障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仔细琢磨教材重难点,扎实备好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备好学生;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认真备好课堂。这一环节,可以通过激趣导入、回顾导入、检查预习、发放导学案等来实现。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灵活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协调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目标的达成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目标的设置也应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和“让学生乐学”。

二、“读”即诵读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巧妙地运用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并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而“集体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都可以灵活的引入课堂。

三、“悟”即整体感悟

在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中,通过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诊断,选择最具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而后让学生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由师生相机给出中肯的评价,从而逐步深入,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悟文章主旨,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四、“赏”即重点赏析

文章的重难点部分,老师要精讲、释疑并赏析,要从文段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句式特点及重点字词运用等多方面来进行剖析,同时,对问题的常规设置和一般回答方法等进行重点讲解么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面对类似问题时不再束手无措,同时,能指导学生作文写作,还能使他们在品析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

五、“练”即训练巩固

完成精选习题,及时小结和巩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设计各种形式的小练笔,可以丰富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及表达,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就相关内容的衔接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这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作”即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作为复习、巩固、检查、提高和应用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每一个教师特别关注和经常使用的,也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少而精、要适量;有层次、重个性;多形式、重开放;重情趣、激兴趣;联生活、凸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

这一教学模式尚需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完善。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其“自主”、“合作”、“探究”而取得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二者和谐统一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同时,高效课堂也应该是最平实的、真实的、丰实的和扎实的课堂教学状态。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完善人格,培养研究创新精神和格物致知的精神。

总之,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标刚刚启动,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应适应课改,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新课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