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改革

2015-06-05 21:48陈倩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

陈倩

摘 要:语文是中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弊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然而,作文教学如何改革,这是广大读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事情。语文教师应探讨作文教学改革、参与作文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高效作文教学之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深入生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54-01

一、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

我们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教学效果自然不如人意。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认真去探索作文教学规律,而是围着考试棒转,尽其所能去探索出题规律,急功近利地押题、猜题,让学生读记范文,忽视了系统、有规律的作文训 练。教师们的作文指导课总是从形式、技巧、方法等方面入手,很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如何积累生活素材,如何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而是教学生造假、写假。这样做,忽略了对学生应有语 文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很难提高。

2、过度重视写作方法的教学,轻视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

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一些教师习惯于“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动笔作文——教师精批细改”的作文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作文构思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这一重要环节。有的教师甚至在学生动笔前从提纲到词句乃至如何 开头结尾都一古脑教给学生,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基本的学习品质得不到培养。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它的上达,必须以内容的充实为前提。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于事无补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这才是写出好作文之根本,才是把作文真正指导在点子上。我们的教师往往不敢放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作文材料,而是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或作文课,注重形式, 忽视内容,搞闭门造车。这样的封闭式教学使得学生为作文而作文,文章本该有的个性特点和生活气息荡然无存。

3、比较注重写作文的数量,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认真讲评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明白多写、勤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他们每10天或者每星期 让学生交一篇作文。另外,还要写日记、周记、学习名言警句的心得体会、每天的观察所得、一些重要的节假 日里的见闻……但却忽视了对作文的讲评。以为既是实行了“广种”,就必能获得“薄收”。这其实是“题海战术思想”在写作上的反映。经验表明,多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写作能力有帮助,但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少学生来说,其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有待于适当少写几次多增加几次讲评。

二、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说与写的结合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读熟课文,读配套的自读课本,读大纲要求的名著诗文,读报刊上的时文美文。通过多读,获得思想的提升、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学习作家思考生活和表达生活的角度方式和技巧。同时要指导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课内阅读,要善于捕捉课文中读写结合点,设计口头和书面作文的训练。在作文训练中必须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说写结合。一个作文优秀的学生未必是一个善于表达的学生,但是一个善于表达的学生往往能写出优秀的作文。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倾诉的欲望,其次,要发现学生个性的喜好和追求,找到学生热衷表达的话题。许多语文老师都在搞课前五分钟演讲,如果演讲完了就结束了,还是半途而废,让他把话题探究下去,整理思路,变成文字,对他的作文水平提高更有效果。

2、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作文完全是学生个性表达的舞台。学生作文做到了“真”和“敢”,必然的结果是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人和事,对这些人和事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把它们真实地写出来,就不会是人云亦云的东西,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少些命题作文,让学生自主拟题,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感受和体验,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情绪。要鼓励学生多角度立意,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对自主作文负责的精神,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作文能力,张扬自我个性。

3、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叶圣淘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提倡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所谓放胆,就是打开思路,开动脑筋,放开手脚,无拘无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海阔天空,任其驰骋,随意翱翔。所谓“自由文”,就是结合各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引发学生的激情,唤起写作的动机,使之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提起笔来,如泉涌瀑泻,自然抒发情怀。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阅读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