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2015-06-05 21:48代汝芹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代汝芹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元素开始融入到课堂当中。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体验,和平时积累的知识融入课堂,通过将政治生活化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到生活当中。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60-01

教育源自生活,用于生活。只有将生活元素融入教育,教育才有了更深的意义。自教育改革之后,倡导将课堂教学生活化,高中知识本身就是贴近生活的科目,只有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及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课堂知识,并能够正确的运用到实践当中,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结合生活实践,还要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只有将教育运用到生活,满足生活的需要才是教育的真谛,学生之所以要努力学习,是为了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将生活与教育紧密相连才能使教育更有意义。课堂教学不仅要走进生活,还要将课堂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将课堂知识通过生活体验的方式讲述,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且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参与进课堂,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生活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政治课堂上要结合本课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能够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欲望,并且在教学情境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课堂亦是生活。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其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生活融入课堂的同时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让学生的课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意义。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能够更好的顺应新课标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创设情景,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教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连接。避免出现学习内容脱离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发生。通过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使教学内容以生动易懂的形式被学生理解,达到教学目的,并且还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帮助。新课标中重点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实践在中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并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将高中在政治课堂生活化,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能够更好的适应高中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面对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中生,要培养其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并能够通过课堂的生活化来学会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得到体验,锻炼其独立解决问题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政治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生活的体现,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政治课程时联想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总结归纳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将学生转化为课堂的主体,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高中政治课程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技术要求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灵活掌握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活”起来,将全身心都投入进课堂学习中。新时代的学习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让学生能够超越课堂本身带来的束缚感,通过学习来看社会,看自然;去体验生活,去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投入课堂,并自主思考;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发言权,让他们能够在疑惑时立刻提问并得到解决,从而能够更好的跟随课堂进度;课余生活也要灵活掌握,不再一味追求课下作业,而是留给学生去接触社会,走向生活,在体验中运用并掌握所学知识。

2、丰富教学内容

开放的教学内容是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教材中的知识从生活中来,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学生体验的过程。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增加课堂知识的同时更增加了对生活的认知,使学生能够更丰富的认识生活,关注生活,并能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对不同的生活案例进行分析,使课堂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从而更全面的掌握政治知识。

3、创新教学理念

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学生态度,要求课堂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教学模式上达到创新。要想达到要求,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锻炼学生独立探索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能够自主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总结成为该课的理论知识。

4、拓宽教学时空

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中,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首先教师要避免被课堂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局限,将课堂延续到生活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利用家庭,社会等资源进行探索和学习。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课堂生活化,使生活更像课堂。

参考文献:

[1] 孙金龙.怎样让政治课堂充满魅力[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3)

[2] 薛锦宝.如何增强高中政治课堂的趣味性[J].知识经济.2013(09)

[3] 卢秀芝.政治课堂上对教学技术、网络信息以及多媒体等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

[4] 刘闻滔.论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应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5] 乔 琳.谷 苗.尹 胜.全面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