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3D-SPACE序列对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

2015-06-07 05:52詹浩辉许秋霞师红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蝶窦分辨力自发性

詹浩辉,杨 静,许秋霞,师红莉

(1.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河南 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河南 洛阳 471003)

MRI 3D-SPACE序列对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

詹浩辉1,杨 静2,许秋霞1,师红莉1

(1.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河南 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室,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探讨MRI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对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CF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为CFR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3DSPACE序列扫描。结果:11例患者于3D-SPACE序列,均可显示鼻窦窦腔内液性高信号积存。9例外伤患者均可明确显示颅骨、脑膜的缺损位置,以及缺损处典型的线状脑脊液漏出征象,漏口位于筛窦5例,额窦3例,蝶窦1例,其中有2例嗅觉丧失患者,可见到外伤所致嗅神经损伤改变;2例自发性CFR可显示漏口位于蝶窦顶壁,患者同时伴有空泡蝶鞍及蝶骨过度气化。结论:3D-SPACE有较高的对比度及空间分辨力,对CFR患者漏口位置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脊液鼻漏;诊断;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CFR)指脑脊液自硬脑膜、蛛网膜及颅底骨质缺损处流入鼻窦窦腔及鼻腔而形成的脑脊液外漏,是颅脑外伤的常见并发症,多数可自愈,少部分迁延不愈者可引起反复的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占5%~7%[1]。准确的诊断和定位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关键。MRI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3D-SPACE)序列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脑脊液对比度,且颅底磁敏感伪影较小。现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11例CFR患者的MRI 3D-SPACE序列表现,总结该序列对CFR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17~69岁,中位年龄39岁。9例患者2周内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6例颅底高分辨力CT明确诊断为颅底骨折;2例无明确诱因。患者鼻腔漏出液葡萄糖定量分析均>30mg/L。

1.2 仪器与方法 患者术前均行 MRI平扫及3D-SPACE序列扫描,其中2例伴严重颌面部外伤患者取仰卧位、同时用软垫轻压双侧颈静脉扫描,其余患者均行俯卧位扫描。采用Siemens Avanto 1.5 T MRI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头颅线圈。先行横轴位T1WI、T2WI、FLAIR,矢状位T1WI扫描;然后行3DSPACE序列扫描,扫描参数:TR 1200ms,TE 263ms,翻转角150°,NEX 1次,FOV 230mm×230mm,矩阵384×384,层厚0.6mm,无间隔。

1.3 图像观察 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分别独立对患者图像行MPR,观察鼻窦窦腔内积液情况、判断有无CFR及漏口的位置、扫描野内有无其他异常,意见不一致时以协商结果为准。

2 结果

本组11例中,常规序列5例可诊断为CFR。3D-SPACE序列均可在鼻窦窦腔内看到较高的液性信号。9例外伤患者均可明确显示颅骨及脑膜的缺损位置,并可见前颅窝内脑脊液与额窦、筛窦或蝶窦之间有线状的高信号影相连(图1),漏口位于筛窦5例,额窦3例,蝶窦1例,其中有2例患者嗅觉丧失,可见嗅沟内嗅神经连续性中段、嗅神经走行区的筛骨骨折;2例自发性CFR均位于蝶窦顶壁,患者同时伴有空泡蝶鞍及蝶骨过度气化。

3 讨论

CFR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由脑脊液自硬脑膜、蛛网膜及颅底骨质缺损处流入鼻窦窦腔及鼻腔而形成,依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医源性、肿瘤所致、自发性4类,其中外伤性最常见,约占80%[2]。自发性可能与肥胖、蝶窦高度气化、空蝶鞍等因素有关[3]。CFR最常见位置是筛窦的顶壁,其次是蝶窦顶壁等,本组发生于筛窦5例,蝶窦3例,额窦3例,其中2例自发性CFR均位于蝶窦,且患者均伴有空泡蝶鞍、蝶骨高度气化。本组中自发性CFR患者与其颅底先天发育异常、蝶骨过度气化致蝶窦顶壁骨质菲薄,且蝶鞍内脑脊液长期保持较高压力有关。

以往诊断CFR的影像学手段主要有HRCT及基于对比剂鞘内注射的CT脑池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cisternography,CTC)。HRCT可发现伴轻度移位的骨质缺损,颅底骨质往往菲薄,细小的骨质缺损不伴缺损处骨质移位时,往往不能明确诊断[4]。另外,CFR一定伴有硬脑膜的局部缺损,而HRCT不能显示硬脑膜,需结合CTC。文献[5]报道,CTC显示有活动性漏口的CFR准确度达85%,而非活动性漏口准确度仅33%,且CTC属于有创检查,需患者进行腰穿向蛛网膜下腔引入碘对比剂,脑膜炎患者属于相对禁忌症。

MRI脑池造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cisternography,MRC)为无创性脑池造影术,传统的MRC是基于重T2序列的一种扫描技术,可抑制除脑脊液外的其他组织,脑脊液呈明显高信号,但对周围组织分辨力较低,因此要准确判断漏口位置需与HRCT相结合[6]。文献[7]报道,将MRC和HRCT结合显示CFR的准确率大大提高,是替代传统CTC的理想方法。3D-SAPCE序列由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衍生而来,具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度和SNR。序列采用可变翻转角的非选择性回聚脉冲组成的回波链及非常大的turbo因子,可有效降低射频能量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显著缩短回波间距及回波时间,血管的流空效应在该序列也可很好地显示,可有效避免颅底血管对诊断的影响。3D-SPACE序列无间隔容积信号采集过程中得到的信号强度比较均匀,且是各向同性的体素信号,因此可最大程度地消除颅底骨气交界面的磁敏感伪影[8],可准确清晰地显示漏口处的异常结构。笔者采用3D-SPACE序列代替传统的MRC序列,获得了高分辨力、高对比度、各向同性的三维数据,通过MPR可从多个方位观察病变,提高了细小漏口的检出率,本组漏口显示率达100%。另外,该序列还可显示部分颅神经的解剖细节[9],与外伤性CFR密切相关的嗅神经可通过该序列显示。本组中9例外伤性CFR中,2例见嗅神经损伤,表现为嗅沟内嗅神经不连续。

脑脊液流出量较少或间断流出可导致检查结果假阴性,因此行影像学检查时,增加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可提高CFR的显示率[10]。笔者对该组患者采用俯卧位、检查间断憋气、压迫颈静脉等方法增加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发现俯卧位为最简便易行的一种方法,检查过程中可在患者鼻孔下方垫医用纱布,防止脑脊液漏出污染检查床。以往有学者报道[7,10],传统MRC序列检查过程较长,患者往往不能耐受俯卧位检查,而获得的图像因患者的移动产生较多伪影,不能客观诊断。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其扫描时间明显缩短,笔者采用的3D-SPACE序列的扫描仅需4min 12 s,而有学者[10]报道3D-CISS序列需9min左右,本组中9例采用了俯卧位扫描,2例因严重的颌面部外伤不能耐受俯卧位,采用压迫颈静脉法,均获得了良好的图像。

综上所述,3D-SPACE序列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较好的脑脊液对比度,可很好显示CFR的漏口位置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病变,且检查时间短、简便易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图1 男,42岁,外伤后脑脊液鼻漏患者 图1a,1b 3D-SPACE序列冠状位及矢状位示前颅窝底筛板局部缺损,可见线状高信号向下延伸至筛窦,左侧筛窦及左侧中鼻道内可见液体信号

[1]Sandner A,Kern CB,Bloching MB.Experiences with the subfrontal approach to manage extensive fractures of the frontal skull base[J]. Laryngorhinootologie,2006,85:265-271.

[2]刘猛,刘玉光,徐淑军,等.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术前定位及手术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3,9(3):40-41.

[3]王新艳,王振常,鲜军舫,等.自发性脑脊液鼻漏伴发空蝶鞍的影像学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1):2063-2066.

[4]胡海平,李基臣,李新春,等.MSCT结合CTC技术对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定位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4):263-265.

[5]Vanopdenbosch LJ,Dedeken P,Casselman JW,et al.MRI with intrathecal gadolinium to detect a CSF leak:a prospective open-label cohort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1,82:456-458.

[6]Iffenecker C,Benoudiba F,Parker F,et al.The place of MRI in the study of cerebrospinal fluid fistulas[J].J Radiol,1999,80:37-43.

[7]鲜军舫,于振常,梁熙虹,等.MR脑池造影术在诊断脑脊液鼻漏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8):831-835.

[8]张磊,张娜,刘新,等.三维快速自旋回波(SPACE)——序列原理及其应用[J].集成技术,2013,2(5):22-29.

[9]吕海莲,罗树彬.3.0 T磁共振3D-SPACE序列与3D-TSE序列用于颅神经成像的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7):83-84.

[10]邱大胜,孔祥泉,徐海波,等.脑脊液鼻漏的MR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8):685-687.

2014-09-03)

10.3969/j.issn.1672-0512.2015.02.023

杨静,E-mail:yyjjzhh@126.com。

猜你喜欢
蝶窦分辨力自发性
共享魅力
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随输入照度变化研究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蝶窦分隔确定海绵窦段颈内动脉位置在神经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双源CT不同扫描条件下颞骨图像质量与剂量的定量研究*
经鼻内镜治疗孤立性真菌球性蝶窦炎的疗效观察
不同数学函数算法对SPECT空间分辨性能检测影响分析
数字超声探伤仪的分辨率与分辨力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