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亮相 引发行业关注

2015-06-09 22:24于立
智慧城市 2015年6期
关键词:巨头无人驾驶百度

于立

不管你喜欢与否,无人驾驶汽车迟早会进入我们的生活。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引发了人们对这种高科技的兴趣,而目前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已经坐不住了,将目标放在了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并承诺到2020年至少拥有他们自己的半自动无人驾驶系统。

就在12月10日,百度公司对外宣布,百度无人驾驶车国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从13年立项以来,百度的无人驾驶车项目迎来阶段性进展。

从近日公布的道路测试结果来看,百度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做好了向市场公布的准备。在今年的4月份,百度CEO李彦宏就曾透露,百度无人车将会在年内发布。于是,12月16日下午,百度无人驾驶车正式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引发行业强烈关注。

百度无人车引关注

百度无人车并不是自己造车,而是与第三方汽车厂商合作设计。在这次道路测试中,百度使用的就是一辆宝马轿车,百度在其中扮演着大脑的角色,其核心技术被叫做“百度汽车大脑”,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包括地图、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

一辆无人车要上路,需要完成定位、大数据处理、智能决策等步骤。这需要三维高精度地图作为基础,配合环境感知技术,让摄像头实时获取环境影像,识别周边车辆和道路标识,再通过计算来处理这些数据,利用大数据来训练算法,从而做出智能决策。百度在这些领域均有很强的技术积累。百度地图早在2010年就上线了三维地图功能,在开启了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之后,重点对三维地图进行了数据采集,绘制了国内首个高精度三维环境地图。而在环境感知方面,百度图像识别技术处在世界前列,在今年5月份的人工智能基准测试ImageNet中,百度击败了微软和Google。

不过,百度无人车和Google在研发方向上仍然有所不同,虽然百度的定位也是实现全面无人驾驶,但也重视基于已有的汽车进行自动化驾驶改造,保留了方向盘,而Goog]e的无人车则摒弃了方向盘。这可能使得百度在无人车的商用上会更早。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百度和宝马合作的汽车是国内唯一通过ISO26262的全自动驾驶项目,ISO26262是一个汽车功能安全的国际标准,旨在提高汽车电子、电器产品功能的安全性。据悉,百度已经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并启动了内部招聘。该项目负责人林元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到2016年年初,百度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团队人数将达到100多人。

各路资本争相追逐

随着大数据和机器算法越来越强,无人驾驶技术成为巨头和创业公司争相追逐的领域,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互联网巨头都在涉足这一领域,所采取的模式通常是软硬件互相合作。

Google在2011年收购了一家有核心技术的创业公司开始做无人驾驶,从项目开始至今,无人驾驶车队共行驶路程达270万公里,其中接近160万公里的行程實现了100%的无人驾驶。

Google的优势在于多年积累的地图数据,以及激光测距仪的图像识别能力,可对周围环境进行3D模拟,辨别实际路况并作出反应,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Google的技术积累与百度相似,双方都在地图、智能识别系统上有很深的技术积累,由于Google的研发时间更早,所以测试距离更长。

除了Google,苹果也在2015年曝出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该项目代号为Titan,所研发车辆是电动汽车,并且租下了2100英亩作为无人驾驶项目的测试基地。近些年来,苹果同样在地图、操作系统以及人工智能上面也有大力的投入,具备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基础。

目前,已经上路的无人驾驶车辆均来源于终端制造商,他们的技术允许车辆实现少数情况下的自动驾驶。典型的代表宝马、奥迪、奔驰均推出了实现部分无人驾驶的车辆,可实现自动泊车功能。此外,特斯拉已经在Model S上推送了附带自动驾驶功能的系统升级,该技术允许车辆在路况较好的地面上简单尝试。

国内高校与巨头竞技

在国内,高校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早于企业,但都停留在实验阶段。2011年,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进行了上路测试,行驶了3小时,里程达到286公里。2012年,位于天津的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完成了一次最高时速100公里,时长1小时的高速公路测试。

不过,高校的研发更多停留在硬件本身,无人驾驶技术落地还需要依赖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依托,这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强项。除了百度,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均有投入。

阿里巴巴在去年8月份和上汽达成无人汽车研发合作,阿里巴巴负责Yun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上汽集团则提供整车与零部件开发、汽车服务贸易等资源。腾讯在今年也和富士康、和谐汽车展开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

阿里巴巴的优势在于Yunos系统、云计算以及强大的大数据处理能力,不过这些计算能力都是为处理电商数据而服务的,并不一定适用于无人驾驶技术。阿里巴巴需要在车辆造出来之后,对算法进行针对性的调试,并将算法进行大数据的训练。

而腾讯虽然也一直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上有投入,但这些技术大多集中在主营业务游戏和社交软件领域,在更为复杂的无人驾驶领域,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还较为欠缺。不过在地图领域,腾讯地图近年来在三维测绘上有不少积累。

如今看来,互联网巨头集体入场,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正成为下一个“风口”。

对此,业内普遍也认为,车联网将有大量的商机可以挖掘,尤其是无人驾驶普及之后,将会产生大量的互联网服务需求。除了硬件本身的销售之外,车联网服务将为互联网巨头提供巨大的流量入口,结合020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消费场景。

百度无人车的率先亮相,对于混沌多年的车联网市场,将起到示范性效应,开启这一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格局。

互联网科技公司谷歌,当下则正与六家汽车公司商议着,目标在2020年推出其无人驾驶汽车系统。而同年,日本的三家汽车巨头——丰田、东风日产以及本田则计划向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观众和运动员,提供使用无人驾驶汽车的出行服务。三家汽车厂商预计在2017年完成公路测试。

为了迎战,汽车制造商唯有变革。而到了202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止是运动员之间的竞技,还是汽车行业真枪实弹的比拼,而且不限于传统汽车制造商。届时,传统汽车巨头以及互联网汽车科技公司都将参与到这场属于汽车的高科技军备竞赛当中。

猜你喜欢
巨头无人驾驶百度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海里的巨头蝌蚪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无人驾驶车辆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无人驾驶公园
石化巨头35年成长记
百度年度热搜榜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百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