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疏导方针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运用

2015-06-11 13:23解学顿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方针灌输职工

解学顿

疏导,即疏导方针,是我党在重大决策问题上解决党内思想认识问题的极为宝贵的经验,疏导方针在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之所以卓有成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它符合人的思想发展规律,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当前,随着企业经营、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职工思想十分活跃,职工的思想极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出现波动和不稳定情绪,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做好职工的思想疏导工作,来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

一、什么是疏导方针

所谓疏导方针,顾名思义,就是疏通和引导方针。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症结,疏通人们的思想渠道,帮助人们解开思想疙瘩。这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创造条件,让大家畅所欲言,把各种不同的看法、意见和心里话都讲出来,然后才能分清是非,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在这个基础上,把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地、深入地开展起来,达到统一人们的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进和推动各项工作的目的。

引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典型引路,把各种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这就要求以平等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用谈心的方式,讨论的方式,批评与自我批判的方法,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通过日常生活启迪人们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把错误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轨道上来,引导大家向前看,把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使大家自觉自愿同心同德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疏通和引导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两者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要在疏通中引导,引导中疏通,又疏又导。没有疏通,就无所谓引导,更谈不上正确的引导;没有引导,疏通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有疏有导,在本单位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氛围。

疏导方针可以概括为:起点要实,立意要高,平等相待,互相熏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施之以爱,循循善诱,授之以知,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要努力做到。

二、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要坚持疏导方针

(一)实行疏导方针,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我们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历来主张坚持疏通引导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方针。早在延安整风期间,倡导运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团结——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达到弄清思想团结同志两个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了过去的,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克服了思想政治工作中“左”的错误,进而明确提出疏导方针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时,第一次使用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概念,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新提法与科学发展的核心以及社会和谐的本质一脉相承,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实行疏导方针,是建立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因为他们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在企业,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职工群众,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

(三)实行疏导方针,是符合人们思想发展规律的

大家知道,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而行动的思想是人们所处的客观世界作用于大脑的结果,人的某种思想一旦成型,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基本规律。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认识掌握这种规律,而疏导方针正是引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的。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对言路用压制、堵塞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是违背人们思想发展规律的,只有采取疏导方针,让人将自己的思想认识、意见和看法都讲出来,才能根据人们的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果不让人们讲话,那就不可能掌握他们思想情况,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总之,坚持疏导方针,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如春风细雨,点点滴滴落在人们的心头,真正收到实际效果。只要遵循疏导方针,继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贯彻疏导方针

(一)正确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灌输,就是不断向职工群众输送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自我教育,就是进行自我反省,自己教育自己,也就是职工群众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灌输之所以重要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自产发生,只有经过宣传教育才能为工人阶级所掌握。灌输教育的效果,往往在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汇总显示出来,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也只有经过自我教育的环节才能被职工群众所掌握。当然,灌输并非万能,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把灌输和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搞好与受教育者的沟通,通过对他们积极引导使其了解教育的目的,着重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能力,激发职工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奉献精神。

(二)正面疏导和教育管理相结合

“疏导”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审视。它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教导和指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但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指导常常高高在上,难免束之高阁,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而“疏导”不仅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因而在实现这一功效方面具有更加实在的作用。正面疏导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帮助人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者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三)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主要靠摆事实,讲道理,只要摆出充分的事实就能以事实教育人,只要讲透了道理就能以理服人。解决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就是要帮助人们克服各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如克服入党动機不纯问题,克服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的思想等。而所谓实际问题,主要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难以处理的实际矛盾。我们在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是要注意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如果只讲大道理,不注意解决职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取得好效果。因此要把关心职工的生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做到“五谈、五访”(五谈:职工之间矛盾必谈,调动工作必谈,对单位工作有意见必谈,职工得荣誉必谈,受到处分必谈;五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职工生孩子必访,家中有困难必访,不安心工作必访,家庭有矛盾必访)。并在思想教育中,把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与之有机结合,进一步培养职工集体主义精神,陶冶职工的情操,充实职工的内心世界。

总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疏导方针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

(作者单位:马钢设备检修公司钢轧维检六车间)

猜你喜欢
方针灌输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