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在临床中的应用

2015-06-11 13:23伍红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12期

伍红

摘 要 呼吸功能训练是指进行有效的呼吸,以增强呼吸机特别膈肌的力量和耐力为主要原则。通过缩唇呼吸、腹式呼吸 呼吸功能训练等方法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

关键词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困难 提高活动耐力

呼吸功能训练近几年倍受关注,国外有专业的肺部治疗师,专门负责病人术后的肺部治疗和指导病人的呼吸功能训练。国内近几年开始重视并呼吁呼吸功能训练对病人肺功能的影响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改善病人肺功能,增加呼吸肌力,促进肺膨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

一、呼吸功能训练目的

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改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调整呼吸的方式、气息、呼出的量和速度,增加舒适度,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二、呼吸功能训练分类

(1)腹式呼吸法。

(2)缩唇呼吸法。

(3)呼吸训练器训练法。

(4)做呼吸训练操法。

三、呼吸功能训练方法

(一)腹式呼吸法

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根据所患疾病选择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自上抬起的感觉,放在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吸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子而不用口。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减呼吸困难症状。

(二)缩唇呼吸法

是以鼻子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小的口型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比为1:2或1:3,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敢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此方法简便易行,可随时进行。

(三)呼吸训练器法

常规的呼吸功能训练是依靠和病人本身的经验进行锻炼,没有定量,客观的训练标准。而呼吸功能训练器小巧直观,具有指标,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依从性好。手术前后给予呼吸功能训练器可明显改善肺功能,促进肺腹张,减少术后并发症。

(四)做呼吸训练操法

将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起来。步骤如下:(1)平静呼吸,立位吸气。(2)单举上臂吸气,再双手压腹呼气。(3)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4)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5)抱头吸气转体呼气。(6)立位上举上臂吸气,下蹲呼气。(7)缩唇呼气,平静呼气及放松。做操时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耐心宣教,确保安全。

四、呼吸功能训练比较

我院呼吸内科随机抽查20名慢阻肺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15名患者在医护人员教导下做得比较好,而且天天坚持。另5名患者因文化层次、年龄等因素做得比较差。10天后进行比对,15名做得比较好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相应提高,并提前康复出院。5名做得差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无明显改善。

五、呼吸功能训练的体会

在正常情况下,吸入氣体与肺血流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肺泡通气也不均匀,这种局部通气不均,使得肺上部与肺下部的肺泡大小不相等,肺上部者大,肺下部者小,这种生理现象提示人们,经常做呼吸功能训练的必要性。当呼吸道有炎症或肺部有疾病时,必然加重这种分布的不均匀等。因此加强对卧床病人、肺部疾病患者、术后病人行有效呼吸功能训练显然尤为重要。如同其他运动一样,呼吸训练要想取得效果,达到运动目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天天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取得成效,改善呼吸功能,达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美容,韩叶芬,黄丽欢[J].中国康复,2008,22:1201-1202.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