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研究

2015-06-11 19:46胡兆蕊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普通高校大学生

胡兆蕊

摘 要 高校应重视加强大学校园体育社團的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总体计划,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实践的平台,使大学生体育社团持续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社团 发展

一、前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深层理解,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它既是大学生余暇生活的乐园,又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社团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改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等提供了广阔天地。它更加有效地体现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为学生成材和优化高校体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和充分肯定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对策,对加快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体育社团的作用

1、拓展体育兴趣,满足健康需求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学校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加社团体育活动不仅塑造自身形象美,还加深了对美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达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和能力美的有机统一,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努力追求生活情调和健身健美。体育社团提供给大学生们一个释放能量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天赋,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

2、为学生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民主、团结、协作能力。在学生社团内部,虽然有“社长”、“副社长”、“会长”、“副会长”等职务之分,但社团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真实的平等关系,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社团负责人一般由社团成员民主推荐,在活动时只是起到牵头组织作用,活动内容由社团成员集体讨论决定。在社团活动中,成员之间可以平等地交换意见,体现了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不断使自己某一方面的体育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加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打下基础。

三、高校体育社团现状

1、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长远眼光,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需要时间的验证。目前,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只是简单的成为书面形式,流于形式;在社团的真正实践中很难得到很好地落实、贯彻和执行,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随意性较大,体育社团管理也比较松散。

2、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缺乏整体的规划性,缺乏继承性和规划性。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社团不看重社团的新老成员衔接和对社团传统的继承,这些继承包括社团活动资料、对社团档案的留存。通过发现一些社团在前几年开展活动的影响反响很大,而最近几年没有什么起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该社团核心责任人仅重视在任期间里社团活动开展的如何,而忽视了对下一任的核心社团领导进行培养。即使真正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同样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实施社团发展中重要的“人才战略”。这样就导致了核心成员毕业以后,使得该社团的活动开展单一,由此走向终结的道路。

3、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经费来源单一。

活动经费的短缺已然成为制约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体育社团是非盈利性质的公益性学生团体,使得学生体育社团没有丰厚的资金收益。体育社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拨款支持和收取会员费。但是体育社团经费的支出用途又比较广泛,不但要购买必备的运动器材装备,租用运动场地,聘请社团指导员,还要进行广告宣传和组织活动。这就使得在社团经费支出方面显得捉襟见射,出现青黄不接状态,势必影响学生体育社团开展的质量。

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对策

1、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领导,学校团委要切实承担起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学校体育部要切实担负起协管职能,充分发挥拥有场地、器材和师资资源的优势,落实各教研室或专业教师对应的联系制度,指导相关专业单项体育社团的工作,为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和专业指导。学校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和后勤等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能,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共青团与体育部具体管理、各部门共同关心的管理格局。

2、扩展经费来源渠道。

经费是使高校体育社团得以继续延续的基础,各体育社团的开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社团要想向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经费来源,以保证各项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与持续。社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扩充自己的经费来源,如争取学校的拨款、向会员收取一定经费外、向社会企业拉赞助、举行各种体育培训班、进行有偿服务、与外单位合办体育赛事筹集资金等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以维持体育社团的正常运作。

五、结束语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中一种自发的、非正式的、非营利性的组织,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够积极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公民教育视野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载体。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体育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支持,不断开拓思路,针对现实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付海芳.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价值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2]潘丽霞.高校体育社团的教育生态意义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0.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普通高校大学生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