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意识

2015-06-11 22:31夏群群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意识

夏群群

摘 要 图书馆的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陈旧、淡漠的读者服务意识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时期,需要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人员素质培养等方面强化读者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意识

如何使图书馆服务顺应时代潮流,尽快进入高科技阶段。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转型,读者服务由传统服务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转变。在为读者提供信息网络技术服务的同时,使他们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这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很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体现人文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而且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图书馆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1、重点服务。对确定的重点科研项目、学科建设、重点服务对象等进行针对性的服务,例如,对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应有专人为其服务,根据本人的要求定期为其提供信息资源,对重点科研项目,应采取课题跟踪服务。

2、个性化服务。所谓个性化,即针对每一个用户的独特信息需求进行独特的针对性服务。要主动收集、整理读者的需求信息,依据不同的读者及读者不同时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文献信息产品。

3、与读者的双向交流服务。高校图书馆每天接待成百上千的读者,应该说是十分开放的场所,但在获得广大师生意见、建议和需求方面,其渠道并不太畅通和快速,这是一种尴尬的状况。而实际上,图书馆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离不开读者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在今天这样一个与时俱进时代,应该以积极进取、锐意改革的姿态融洽到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去,随时获悉读者的需求和意见,倾听读者对我们工作的评价,使我们的服务得以调整、改进。

4、提供创新服务。创新服务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吸引更多的人利用图书馆,并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其次創新服务要有可行性,创新要产生理想效果,就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即不要头脑发热简单从事,脱离本馆实际,又不要满足于一时之动,浅尝辄止。例如,我校图书馆为满足读者需求,推出了在网站主页上设立“公共信息检索”等网络信息栏目,引导读者去浏览查询,使读者能及时方便地获得网上最新的科学动态和信息,即节省人力,又体现了对读者价格的尊重。

二、以“敞开大门”式的微笑服务,体现人文精神

我们学校图书馆的外借、阅览等部室都是“敞开大门”迎接读者。这里从读者的角度来分析,当读者高高兴兴地走进图书馆,“长驱直入,来去自如”,减轻了思想负担,提高了阅读兴趣;再者,工作中馆员们各司其职,笑脸相迎,俗话说“好言一句三春暖”,送上一句“你好!”,“需要看什么书?”消除了陌生感,缩短了距离感,营造了融洽的读书氛围。据外国一位心理学家分析,在人际交往中增进人际吸引有一种临近因素。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这种临近因素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自然也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同时也拉近了与读者的关系。我们的这种“敞开大门”式的微笑服务,使读者真正视“馆”如“家”。图书馆人性化服务,还体现在图书馆的外观建筑、服务设施、馆员的语言、着装等方面。室内的装饰应以宽敞、明亮、安静、温馨为基调,选用健康环保型材料,灯光以柔和、亮度适中为佳。为了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墙柱可张贴一些名人名言、伟人画像等。合理的布局营造出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让读者置入其中可以享受到宾至如归的个性化服务。

三、充分利馆藏文献,体现人文精神

图书馆的存在,就是用全人类创造的所有知识去武装人们的头脑,把知识形态的科学转化为社会的物质,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研究开放馆藏。一是馆员必须熟悉本馆文献收藏情况,针对不同读者对文献需求,帮助他们迅速获得最新的信息,这不仅有利于馆藏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实现,还能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利。二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读者服务的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代呼唤弘扬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提倡人文管理,营造人文环境,体现人文关怀服务的人文思想和人性服务。作为读者服务具体执行者的我们,要以出色的人格魅力,智慧的服务活动和对口的文献信息知识开启读者的智慧,努力去创造一个亲切、平等、自由、便利的阅读空间,营造一个弥漫着浓厚人情的人文环境,让读者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不仅读者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使读者愉悦性情,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虽然早已深入人心,但真正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赋予读者服务新的内涵。为此,我们喊出了响亮的口号“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孟敏.信息时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体现[J].图书馆工作,2006,(3):7-9.

[2]周武华.人文精神与图书馆员素质教育[J].图书馆学刊,2004,(4):57-58

[3]朱春林.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J].湖北社会科学,2006,(9):184-185.

[4]徐荷莲.关于新时期创新图书馆服务的思考[J].镇图通讯,2006-1总第83期.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