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新路

2015-06-15 17:42文丨黔东南州委书记李飞跃
当代贵州 2015年43期
关键词:新路黔东南州生态

文丨黔东南州委书记 李飞跃

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新路

文丨黔东南州委书记 李飞跃

切实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指明了方向。黔东南州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切实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黔东南州实际的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新路。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把黔东南州打造成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新高地。坚持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走新路的关键,按照“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思路,走集聚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路子。一是加快构建“5+4”新兴产业体系。运用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大农业、大数据等理念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域推动大健康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现代高效林业“五大”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新型建筑建材业“四大”产业。二是做大做强“两大”特色优势产业。按照绿色、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打造黔东南州特色食品品牌。以银饰、刺绣等民族工艺品为重点,用现代创意、现代设计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推动全州民族民间工艺品行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三是大力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坚持用信息化、绿色化、集群化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强化要素配套,推进传统产能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切实增强传统工业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托重大项目基地和产业园区,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健康服务、商贸服务、休闲娱乐等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形成具有鲜明黔东南州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

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条在民族地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山地民族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子。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走新路的重要抓手,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为龙头,着力构建“十城百镇千村”城乡空间布局。一是加快建设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凯麻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凯里市“火车头”“发动机”作用,增强城市资源集聚能力、人口吸纳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形成黔中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加快黔东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推动镇远、岑巩、三穗同城化融合发展。以洛贯为中心,推动黎锦从同城化发展,打造南部区域次中心城市。二是加快重点节点城市建设。积极支持天柱、榕江把县城做大做强,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剑河、雷山、台江等县城,力争到2020年,每个节点城市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三是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按照“小而精、小而富、小而美、小而特”的要求,以“8+X”为抓手,整合扶贫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房建设、一事一议等建设资金,建成一批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四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千村”发展格局。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守好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把守住生态和文化两条底线作为走新路的最大基础,切实加强对自然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打好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两张牌。一是守住守好自然生态底线。坚持把生态空间摆在优先位置,优先做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县乡村造林绿化”三年规划和“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大力实施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大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着力守住守好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条底线,永葆黔东南州山绿、天蓝、水清、地净的良好生态环境。二是守住守好文化生态底线。坚持把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保护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建设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平台,切实抓好文化保护传承,坚决守住守好文化生态底线。抓紧编制完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加强传统村落原真性保护。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大力开展民族民间竞技体育活动,大力实施侗族大歌保护专项计划和民族文化人才“百千万”培训计划,全面建立州、县市两级传承人补助金制度。大力推进文化精品创作,加快建设一批创作基地。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传播工程,努力争取中国民歌合唱节永久落户黔东南州,提高“原生态黔东南”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黔东南州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切实发挥自身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黔东南州实际的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新路。图为风电与畜牧业“共舞”的台江县红阳草场。(当代贵州图片库供图)

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强大动力。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作为走新路的强大动力,增强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一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抓好中央、省委部署的各项改革落实的同时,立足黔东南州发展需要,着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资源配置改革、行政区划改革、生态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二是着力抓好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扎实抓好开放平台建设,努力把凯里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把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把黔东南州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切实加强与桂林、张家界等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加快构建无障碍旅游通道。以凯里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建立对外开放的区域中心。三是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总部后勤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创意中心等新平台,扎实推进“十百千”人才引进工程,整合资源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服务骨干机构,完善科技服务链条,推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把全面小康作为走新路的检验标准。坚持把全面小康作为走新路成效的检验标准,大力实施扶贫脱贫第一民生工程,千方百计促进群众脱贫致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把扶贫开发和同步小康统筹起来,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以解决贫困代际传递为抓手,大力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教育扶贫和新型农民培养工程;以解决精准脱贫为抓手,大力实施社保兜底工程,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加快制定吸引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紧紧对接产业园区建设,切实抓好就业创业工作。三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中职“百校大战”,加强教育改革创新,合理调整布局,办好各类教育。四是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建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责任保险机制。五是深入推进“平安黔东南”建设,大力开展公共安全大检查,以“天网工程”为龙头,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六是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确保法定社保参保对象应保尽保。(责任编辑/吴文仙)

猜你喜欢
新路黔东南州生态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春华秋实喜丰收 战鼓催征闯新路
山西万荣:现代农业示范区闯新路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补妆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创新驱动“贵州新路”具有全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