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凝笔下的男性形象

2015-06-18 09:17诸逸恬
文学教育 2015年7期

诸逸恬

内容摘要:铁凝笔下男性与女性相比往往缺乏闪光点,充满讽刺意味。多数文本研究也将“瓦解—失衡—修复”作为研读铁凝笔下男性形象的惯用思路,进一步论述铁凝为男性正名的倾向。事实上,铁凝从塑造第一个男性形象开始,便侧重于还原男性与女性作为同等个体下表现的真实的万千姿态,尝试以“第三性”的视角解读男性,表现具有真实血肉的男性个体。

关键词:男性形象 两性关系 第三性

一个个鲜活突出的女性形象在铁凝笔下跳跃,相比而言,男性形象缺乏闪光点,似乎作为女性的陪衬而存在。多数研究文本常从“瓦解”、“失衡”、“修复”等方面来解读铁凝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将书写男性形象的转变作为铁凝小说特色重要的依托点。然而,铁凝在描摹男性形象的过程中,是否真正经历从瓦解到修复的转变,还是这仅仅是男性形象所在的文学作品出现的出版巧合?但其中毋庸置疑的一点是,铁凝笔下男性形象的书写,无论是否有“修复光辉形象”之嫌,都不是向男性社会妥协的表现,可以称其为以另一种模式表现温和宽厚、更富包容性的女性主义。事实上,对于视角的选择以及女性、男性人物的塑造,更难逃离铁凝曾经的坦言:“我致力于达到第三性的写作境界,这个思想的萌芽在我写《玫瑰门》就开始了。”①

女性主义的出现是由于男女地位不平等而需要强调女性地位时出现的产物,换言之,未来某一天如果社会整体面貌是男性处于弱势地位时,与之对应的男性主义也将出现。将心比心,过分地吹捧和夸大女性主义的内涵在客观上是有失公平性的。真实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并非一定将男性和女性摆在截然不同的对立面,而是通过对男性弱点的清晰挖掘和冷静审视,承认其缺漏处并转换角度,在保有对方闪光点的前提下,避免女性主义者的盲目与偏激,将女性主义的内涵提升到全新层面。而铁凝以她的作品为先例,创设这种审视模式,这种模式,正是站在“第三性”的视角中,正如其作品中男性形象,他们是矛盾的,温和的,带上了中立色彩而尤显客观的。

一.缺陷背后的真相

文学创作前期,铁凝笔下的塑造的男性形象有一方面呈现明显缺失的状态,或是健康缺陷肉体阳痿,或是灵魂缺失性情失当,或是作为相应男性自我的身份缺失。他们是孱弱的,虚空的,无法成为女性拯救者的他们成为两性关系中逃离的角色和令人嗤笑的对象,铁凝看似将讽刺的笔端伸向了作品中出现的所有男性。

《大欲女》中的方兢,历经政治放逐和生活苦难,看似充满男性魅力的背后却暗藏生理能力的缺陷,而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治疗这“无能”。“各种大医院小医院,各种偏方秘方,甚至小街小巷、胡同儿旮旯儿的那些半光明不光明、语暧昧主题又明确的小诊所他都能屈尊前往。但各种偏方和治疗对方兢是无效的,他不明白生活为什么跟他开起这种没深没浅的玩笑,这玩笑使他对扑面而来的各种诱惑充满深深的敌意和诅咒。”②可笑的是,他的这种无能,被尹小跳治愈,复苏的男性力量使之成为真正的男人。一个对尹小跳采取拿来主义的男人,这种强悍背后的“无能缺陷”男性强大建立在女性无知和柔弱之上,毫无疑问,在爱情的关系中男性就早就不再是女性的庇护神。反观,作为性能力缺失的男人却格外喜欢对外夸张他和女人的种种关系,以这些莫须有的事实——放荡和花边新闻掩盖背后的无能,这难道不是生活可所见的常态吗?

《玫瑰门》中的庄坦是庄家唯一的独苗,本应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承担起孝敬寡母,关爱妻儿的责任,但却是个“从精神到肉体好像都缺乏必要的根底,哪怕是人最起码的那点根底”③的胆小鬼。就连死法都令人瞠目结舌——被尖叫吓得阳痿,被五香花生米吓死。在这里的叙述,从直观层面看来,确实是对男性形象塑造的贬低,可庄坦这个人物在作品中也实在太不幸,从有“一生打嗝”的生理能力缺陷开始,到最终感觉自己是“老婆平时从母鼠肚子里解剖出的小鼠”而吓死。铁凝带着看似嘲讽实则有些无奈的笔调描述这个男人的三重悲哀,作为儿子无法尽孝,作为丈夫无法尽力,作为父亲无法尽责。男人的神话形象被拆解,这毋庸置疑,但这样的男性真的只是一种嘲讽而已吗?作为生理缺陷明显,性格怯懦的男性在当下如弱质纤纤亦有病痛的女子一样常见,铁凝并不是特意将笔触伸向对男性,对其进行反讽和解构,而是将其作为事实呈现,消解原先对于男性纯英雄式,超人的形象塑造,让读者了解并认识到有缺陷的男人的普遍性。

上述的论述,印证了铁凝谈及用“第三性”的视角去书写和完善自身作品的内涵。在“第三性”视角中的男性是非英雄式的,非大男人式的,真实具体的小人物,同时,这也为作为欣赏者的读者品味大千世界各种男性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二.光辉侧面的反差

在铁凝作品,《笨花》是值得提及的一部,与先前创作风格存在差异,是这部作品中男性形象较为彻底的颠覆。这部作品中的各类男性,既不同于原先笔下被女人凌驾的弱者,也非在大女人势力下存在个性扭曲的个体,而是有着相对鲜明性格,良好品质,出众才华的丰富形象的男性。也正是恰恰因为这些男性形象的出现,使得铁凝作品体现出看待男性视角的丰富性,进一步从侧面反映铁凝论述男性形象时所处的较为客观的立场。

《笨花》中的主人公向喜从一个卖豆腐脑的农民到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既非野心勃勃,也不好大喜功,身上灌满了儒家传统文化,厚道、平和、率真是他性格最充分的说明。辉煌之后他仍旧依恋故土,儒家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子嗣观念影响着他,他便选择落叶归根,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归隐,最后在粪场中助人而死,尸体落入粪坑。从男性形象的角度而言,这样一个智勇双全、淳朴义气、重土恋家,几乎结合所有忠义孝悌仁爱的男性,几乎是优秀的代名词,但最后竟然以落入粪池而亡,这不免使人思索联系。以污秽之所埋藏一个如此优秀男性之体,这预示出作者笔下的男性即使被塑造地如何完美,那些完美也是其中一面而已,终究还是会或者说可能会落入污秽场所。作者试图通过塑造这个男性形象,一方面尝试颠覆对于之前笔下男性形象描绘的过分讽刺语调,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自身对于男性这个性别客观看待的态度。endprint

而第二个比较突出的形象是向喜的儿子向文成,作为笨花村人的依靠和骄傲,他是这个村庄走向文明的直接引路人——他乐于接受一切新生事物,乐于参与一切文明与进步活动,关心天下大事。他外表不出众,有着严重的实力缺陷,但自立自强并精通医术,学习各类知识,连他那间“世安堂”都贴着长江上游图,便是预示出他兼容天下的气度。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尽管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个不惧自身缺陷却依旧奋发向上的男性形象,但值得惋惜的是这个形象背后,依旧不能否认的是男性生理上的缺陷。这点相对应向喜而言,笔调和意味显得更为明显——直接强调出生理上的缺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个男性形象的塑造,作者所着笔墨的重点并不是在生理上的不足,而是集中展现一个男性真实的全貌,而这种全貌的反映,在任何位置上都有侧重点。

在《笨花》中,还有很多男性形象值得玩味,舍生取义却叫“瞎话”的瞎话,老实勤恳却像一头牛的西贝牛等等。铁凝笔下表现出的男性形象,不是想突出其优秀,也不是想贬低其不足,只是在第三性的视角下对其的重新审视,把一个真实的男人扔回给了读者。但在文章中很突出的一点,作者在极力表现男性的同时,也将一系列普遍存在于很多男性身上问题的现实传达出来,将女性已经面对或者终将面临的问题客观地描述出来。在这个男性对女性“看脸、看胸、看学历”的时代,女性对于男性的挑剔和要求更是客观存在的。铁凝借男性充满血肉的形象,以温情的善意为所有女性铺平一条客观看待男性的道路。

三.视角转换的探索

在《对面》中,铁凝通过男性的视角进行创作,借助男性叙述者的眼睛来看女性隐蔽的世界,探索两个世界之间的未知。作品中对于男性窥视者形象的刻画,一方面反映出男性普遍存在的窥视欲望,另一方面巧妙地借助男性视角为女性提供一个合理的自我阐释的平台。在描述对面的女性时,显然女性的具体身份对他起不到任何作用,而重要的是他对她的控制权——既然窥视的结果是欲望难以满足所带来的进攻,那么对于女性主义的表现而言,一种独立层面的叙述无法充分表现,即无法满足读者对相应内容的饱和状态的理解,必将借助不同的视角加以诠释。《对面》中的叙事者不得不“一个箭步窜下床,啪地一声拉动了电灯开关,同时把录音机打开”④,而这样的举动使得场景中明暗格局发生变化,同时也暗含男性女性身份位置的调换。

作品中有一段对女性的大胆描写:“我所以目瞪口呆,是因为这个女人只披了件浴衣。……所谓‘只,是因为她实在是光着身子的。她冲出厨房时,裸体就被我一览无余……但她体态很棒。棒,不光是美。有人很美但不棒。她的脖子、乳房、肚子、大腿……我看到的一切都很棒。这使你觉得最打动人的女人不是美,实在是棒,男人的目瞪口呆只能是面对一个棒女人。”作品本来彰显了一切关于男性偷窥欲的淫荡不堪,却因为这段话而瞬间逆转。文字中,画面中的这个女人不再是生理意义上女性性征的载体,而是富有明暗色调的艺术品。作者借男性之笔来描摹女性曼妙的身体,将女性身上自然本质流露的韵味表现出来,这便巧妙突破男女之间完全对立的性别模式,使文章充满话语约束之外的张力。

在这部作品中,何为对面,为何成对面,这便是男女两性的面对面。同样我们可以把这篇小说看作铁凝对男性的审视,面对面的观察。当男性叙述者躲在黝黑的窗户后面窥探对面女人小天地的时候,铁凝也站在身后观察他的内心世界。对于这些论述,如果把思路放在男性的优与劣上,恐怕又是一番对于男性陋习批判以及对女性身处困境怜惜。但如果从转换写作视角观点来看,铁凝是站在生活的角度来的,她满腔热情地表达对生活的切身感受,甚至于将自己置于男人的位置上。这将不再是一种对男性形象失衡的全部表现,相反,铁凝借以男性视角赤裸裸表现男性心理,站在与男性同等的位置上冷眼倾谈,这是两性关系得以平衡展现的状态维持和表现,也是对男人心境领悟的演绎。文章中虽然时时表现作为男性一方对于女性一方肉体和精神上的控制占有欲望,但表现的不平等,却在实际上在男女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诠释。

这种视角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渴求在第三性审视观念中寻找平衡点的表现。如果说第三性视角只是个人叙述时所自我表达的意涵——铁凝原话:“我本人在面对女性题材时,一直力求摆脱纯粹女性的目光,我渴望获得一种双向视角或者叫‘第三性视角,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女性真实的生存景况”⑤;那么通过视角的转换,能够切实地表现出实际存在的视角差异,在差异中反衬体真实,而这种真实,就是一个女人带着男人的眼镜去看男人对女人的一系列行为,女人看女人,没有人会觉得荒谬和不公。视角的切换和性别的对调,是立足于两性关系平等的意涵上大胆地尝试,是对第三性视角内涵进行具体演绎的明证。

铁凝基本上只是把男性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她通过描写各种类型的男性去体现客观的男性存在现象,从而探讨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铁凝书写作品的侧重点并不是以情感依托为主线,男人在他笔下不再是情感施予者,也不需要过分谈论情感问题。但对于女性的生活、生命的极大兴趣,决定了她在思考女性生存的问题以及面临的种种困境时,必然涉及男性。

从现实意义层面来看,铁凝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不是存在严重偏颇的个体,只是笔下的这些男性,既没有可放入心灵圣坛的完美性情,也没有使人欲罢不能的迷人魅力,仅仅作为切合真实男性性情的形象而出现。但不得不承认,由于时间段上的表现以及内容上选取的安排,使得铁凝笔下的男性形象似乎呈现了“消解—失衡—还原”的态势,但冷眼旁观应当是铁凝的真正目的。在第三性的视角下,这些男性有血有肉,性情鲜明,缺陷背后体现真实,光辉侧边反映不足。铁凝在否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的同时,将着重点放在第三方的视角上,否认两性之间极端对立的模式以及绝对意义的凌驾,以兼容共生,温和宽厚的态度重新解读男女两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铁凝.大浴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铁凝.玫瑰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3]铁凝.铁凝文集[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4]铁凝.笨花[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5]韩春燕.在轻与重之间飞翔——对铁凝长篇小说笨花[J].当代作家评论,2006,(5):52.

[6]戴锦华.女权主义文学与批评[A].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7]李在蓉,雷华.还原消解颠覆——试论铁凝笔下的男性形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9):26.

注 释

①铁凝.写在卷首.铁凝文集[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②铁凝.大浴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③铁凝.玫瑰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④铁凝.铁凝文集[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⑤铁凝.写在卷首.铁凝文集[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