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

2015-06-18 09:25张晓燕
文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写作培养

张晓燕

内容摘要: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中学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解读名著、分析课文、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逆向思维 培养 分析 写作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育和发展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正确地分析各种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

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它能够让思维逆向发散,向原材料原观点对立的方向发展,对原材料原观点进行逆向的深入探索,从而树立起新观点,再造新形象。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中学生长期形成了思维定势,对书本和权威容易迷信,看问题往往是人云亦云,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分析、评价问题,缺乏独立思维,这当然不可能提出新的观点,写作文时也就无法写出新意。

语文教学要培养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首先应帮助学生解放思想,经常动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反其意而思之”、“反其意而行之”。对于一般约定俗成的观念,挂在口边的俗语成语,如果学生有新的看法,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番逆向思维,只要发现了新问题,且能自园其说,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新意。比如对“有志者事竟成”的理解,有的学生反向思维引出新意:事竟成还需其它条件,有时有志者未必都能心想事成。这类异向思维有一定道理,学生能接受翻出来的新意,同时还可以启示其它同学进行类似思考。

培养逆向思维,还要充分利用传统名篇。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佳作,为我们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供了范例。例如,桃花通常用来形容女子艳丽的容貌,但也有人用桃花形容女子轻薄,“开时不记春有性,落时偏道风声恶。东风吹树无休日,自是桃花太轻薄”。同是咏梅,林和靖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端庄典雅;陆游的咏梅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流露出清高孤傲的情绪。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自然可以明白逆向思维的作用。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做逆向思维训练的例文。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从正面理解,当然受益不浅,如果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质疑,将思路打开,从另一个角度也可能受益。“生”的条件不只是“忧患”,“安乐”也不是导致“死”的唯一原因。再如学习《鱼我所欲也》,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文章开头两句中的“不”字划掉,变成“二者”均可“得兼”,“鱼”还舍不舍? “生”还舍不舍?学生的思维便活跃起来,各抒己见。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再如教学《警察与赞美诗》一课,只有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作者逆向立意的特点和意图,才能把握作品表现的深刻的社会主题。作品主人公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平日在街心花园的长凳上过夜,为了度过即将来临的严冬,他想进监狱谋取免费的食宿,想尽千方百计惹是生非,希望以此被警察抓进监狱,可每次都受到受损害者或是警察的宽纵。后来他在一座教堂前因受到赞美诗音乐的感化而萌生弃旧图新、老老实实靠劳动过正常生活的想法时,警察却没凭没据毫无道理的逮捕了他。作者打破常规,逆向立意,描绘了出人意料的结局。作品正是通过反常的巧妙构思,表达了深刻的社会主题。通过分析作者的思维意图,学生不仅从中看到了当时社会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丑恶现实,而且也得到了思维的训练。课本中还有一些运用逆向思维构思的文章,如《项链》出人预料的结尾,也是不按正常思维构思形成的故事,通过学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在写作训练时,更应结合讲读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历年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可能有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考查。如《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两个论点完全相反的作文题。因此,不论社会需要还是高考实际都提示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要注重逆向思维训练。平日作文让学生写一写诸如《班门弄斧新探》、《开卷有益吗》之类的题目,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都可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应根据实际情况,因为并非什么文章都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出新,可以出奇,但切不可脱离实际和事物的内在规律一味追求新奇,以致思维走偏而误入歧途,这是特别应该注意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写作培养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