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改写训练

2015-06-18 09:28崔梅琳
文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改写主题体裁

崔梅琳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中的改写,是教学实践中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训练方式。本文列举了几种改写的方式,并简短地论述了改写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改写 角度 主题 体裁

中学生学习科目多、时间紧,很难通过运用大量的写作来提高作文水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有限的素材把文章写好,改写训练非常必要。作为学生作文训练的改写,是把一篇或几篇文章当作素材,按照要求重新做文章,主题可以调换,重点可以转移,结构可以改变,语言可以增减,因而是一种再创造性质的作文。这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进而提高整体写作水平,都很有帮助。

一.角度变化的改写

角度变化基本相当于人称变化,有的文章用第一人称,有的文章用第二人称,变化人称来改写,可以帮助学生变化观察的角度、描写的角度,更加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如《荷花淀》写的是深夜水生嫂织席等丈夫归家,水生告诉她已报名参军了;过了两天,水生嫂带领其他妇女寻夫遇敌,最后以水生嫂为首的妇女也组织起来打敌人了。这是表现荷花淀妇女抗日的故事,可以要求学生从水生的角度,以他的见闻所及来叙述这个故事,那归家的情景、对话就有变动了,水生伏击救了水生嫂和其他妇女的写法也不同了。

二.内容延伸的改写

有些文章内容丰富而且时刻,里面的一点内容就可能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可能性。学生读了这样的文章,往往有所触发,特别是对文情并茂的文学作品,无论情节、人物、景色都可以引起一些联想。这是他们对课文理解深化的表现,因而可以引导这些联想作内容延伸的改写。如莫泊桑的《项链》是中学生们特别是文学爱好者们耳熟能详的优秀短篇小说,其结尾“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让读者感到言已尽而意犹未尽,因此可以引导学生续写这篇文章。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可以想象主人公在结尾以后发生的事,写出千变万化的故事,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增强写作能力。

三.主题变换的改写

有的文章是表现一个主题,但是还有另外的小主题。我们把小主题改为大主题来写,就相当于用原来的素材写了另一篇文章,这对解决学生作文中缺乏素材的问题是很好的办法。如全国高考试题中,曾经要求考生把《第二次考试》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在内容上允许调整,取舍,在情节上不要另外编造;不要写成缩写,要把陈伊玲作为文中的人物,不再突出苏林教授,把暗线变为明线。陈伊玲在原作中不是主角,但是作为一个德艺双馨的青年,她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比苏林教授还要深刻,因此这种改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要做好这种形式的改写,首先要看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因为这是涉及整篇文章的成败问题。不切题,中心不明确是主病,主病治好了,才能论及其余。因此,抓主病,是做好这类改写的关键。

四.体裁变换的改写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体裁比较丰富,应该让学生都尝试一下。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在生活中找到适合的素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不同体裁之间的改写,如把诗歌改为散文,把诗歌改为小说,把剧本改写成记叙文,或者把小说改写成剧本。如把《孔雀东南飞》改写成故事《刘兰芝》,可以突出刘兰芝的美丽、忍韧、善良,给读者更加清晰的印象。再把《再别康桥》改写成抒情散文《母校深情》,可以更具体更细致地描写校园的景物,可以更直接更淋漓尽致地抒发对母校的真挚情感。再把《鸿门宴》改写成一个独幕剧,可以把项羽、刘邦、张良、樊哙、项伯等人放在一个场景中,通过其简单的动作和丰富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其性格,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当然,这种改写已经属于作品改编了,需要更改、补充原作的幅度更灵活、更大,需要学生具有必要的文学素养,发挥丰富的想象,一般都用之于较高年级。

写作与阅读的关系非常密切。指导学生改写,第一步要引导他们熟读原文,掌握原文内容,钻研这些内容的主题和结构。只有对原文揣摩得了如指掌,改写时才能运用自如,以至熟能生巧,做到立意深远,结构新颖,用词确切,语句顺畅,就不会是原文的重复了。第二步要使学生明确改写的要求:是哪种方式的改写?原文有哪些内容可取?有没有字数的限制?第三步可以开展“我打算怎样写”的讨论。对那些符合改写要求、充分运用原文而又别出心裁的意见,应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第四步是评讲交流改写的得失,特别要分析那些材料取舍得当,主题、结构和语言都体现了再创造精神的好文章。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写主题体裁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馨香与金箔》中的另类“蝴蝶”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聊斋志异》在日本的流变史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