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通感手法的运用

2015-06-18 09:28解宁
文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视觉通感形象

解宁

内容摘要: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对表情达意有着很好的修饰效果,也有许多种类。本文以语文教材中的句子为例,着重介绍并赏析了四个类型的通感。

关键词:通感 视觉 形象 转化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经常使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所谓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这是因为人们的感官所产生的各种感觉,有时是可以互相沟通,相互生发的。根据这一特点,作家在写作时,往往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来打通人们各种感觉的通道,充分调动读者的审美感觉,从而把事物的生动感人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认真研究和揣摩,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修辞的妙处,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一.将嗅觉转化成听觉形象的通感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荷花的幽香,就是用了将嗅觉转化成听觉形象的方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渺茫的歌声是一种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听觉感受,用它比作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为什么会如此贴切呢?如果联系作者当时的心境,就可能体会的更加准确和深刻。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正因为如此,所以漫步荷塘,以释放心里的忧愁和郁闷,当见到这么好的荷塘月色,作者觉得自己的心里宁静了,沉浸于淡淡的月光里,陶醉于荷香月色中,已经融我于景了,超然于现实了,因而,当微风送来缕缕淸香,便禁不住心情激荡,神思飞越,耳边便幻出从远处高楼上飘来渺茫的歌声。这种感觉的通感,其实就是心灵的感应。

二.将视觉转化成听觉形象的通感

还是《荷塘月色》中的例子。请看他描写月色的句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朦胧柔和的月色,参差斑驳的树影,荷花颤动的风姿,再配上梵婀玲上的名曲,这一切显得多么和谐,令人心醉!作者把荷塘中的月色比作音乐旋律和梵婀玲的奏曲声音,由视觉引起听觉,唤起读者的多种审美感觉,从而让读者更真切地体会到洒落在荷塘里错落有致的淡淡月色的朦胧之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钱钟书的《围城》也有类似的描写:“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笑意”是无声的,把它比喻为“袅袅余音”,像是有声波的扩散。这样的描写,将视觉移至听觉,不仅写出了方鸿渐感觉唐小姐的笑意的长久,甜美,迷人,而且具有音乐的美感,令其心神陶醉,充分表现了方鸿渐对唐小姐的一见钟情和爱慕之至。

三.将听觉转化成触觉形象的通感

从刘鹗的《老残游记》中节选的《明湖居听书》,有一段描写王小玉高超歌唱艺术的句子,就是运用了这种通感的手法。作者把王小玉美妙的歌声状写得无与伦比:“声音起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种由听觉引起触觉的描写,最容易唤起起读者心中的愉悦,使其更深切地体去到王小玉演唱的珠圆玉润,音色辉煌,美妙动听。正是由于作家善于驰骋新奇的想象,运用精心炼就的通感手法,才能把声音写得如此迷人。

四.将听觉转化成视觉形象的通感

《看戏》一文中有一段写梅兰芳演唱的文字就是这样:“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声音是无形的,难以描摹的,但是作者巧妙地运用通感的方法,将无形化为有形,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给人一种真切的感受。由于作者将听觉转化成了视觉,其声音形象显得清晰可见,读者根据视觉形象可以联想并想象到音乐形象,从而唤起美的感受和体验。

还有《听潮》中把海潮音写为“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像落花飘零在水上”,也是把听觉移到视觉上。这种描写让读者从具体的月光的朦胧和晨雾的玫瑰色彩,以及落花在水面上轻盈飘荡的情状,体会、感受和想象大海的温柔、恬静和美丽,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得到了愉悦。

运用通感沟通其它感觉的例子还有其它一些种类,例如沟通听觉与味觉的——他的歌喉听起来好像蜜一样甜;沟通视觉与触觉的——那个人的表情好像冰一样冷。诸如此类,这里就不再赘述。

在创作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通感的手法,可以沟通读者的各种感觉,充分调动读者的审美感受。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通感,能够把被描写的事物写得更加具体形象,从而收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莱西市实验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视觉通感形象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