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

2015-06-23 13:54宋小民吕江鱼
陕西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林业局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宋小民,吕江鱼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安710082)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

宋小民,吕江鱼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安710082)

为加快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提高保护管理水平,本文通过专项调查,对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介绍了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特点、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现状;管理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最有效措施。建设自然保护区不仅能够保护物种基因库,而且还能保护森林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和安全。同时,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景观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和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天然活动基地。2014年,我国累计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区2 695处,面积149.7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60%,已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由于历史和法律法规等诸多原因,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1]。陕西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生态资源价值,自然保护区建设虽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截止2014年底,已累计建设61处、面积1 1573.54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62%,但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更为突出,有必要进行分析探讨。

1 陕西省自然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km2。

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南北长约870 km,东西宽200~500 km。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面积926万hm2,山地面积为741万hm2,平原面积391万hm2。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

陕西的河流除黄河经陕西省东部外,主要有渭河、汉水、泾河、窟野河/洛河、延河、无定河、嘉陵江和丹江等。全省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83条,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全长757 km,也是陕西省的主要河流。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全长1 532 km,发源于陕南米仓山两端的宁强县,流经秦巴谷地,至湖北武汉市注入长江。陕西境内在陕北风沙区有天然“海子”300多个,水面近90 km2,其中最大的是神木县的红碱淖,面积近67 km2,水深8~10 m。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全省年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 d,年平均降水量340~1 240 mm,南多北少。

陕西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为41.42%,有纪录的高等植物150科833属,3 700余种。有陆生脊椎动物604种,其中:两栖类28种,爬行类49种,鸟类382种,哺乳类147种。在陕西省分布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6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9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4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2种[2]。陕西省是“四大国宝”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朱鹮(Nipponia nippon),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羚牛(Budorcas taxicolor)的故乡。其中朱鹮为陕西秦岭所特有。

2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特点

2.1 建设历史悠久

为保护好陕西省丰富的生物资源及其多样性,自20世纪60年代起,陕西省开始建设自然保护区,1961年为保护陕西省濒危树种杜松,建立了陕西府谷杜松县级自然保护区,1965年建立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到2014年底,全省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区61处,面积11 573.54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62%。其中21世纪初的前十年为快速发展时期,共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40处,面积7 178.34 km2,分别占陕西省保护区总数和总面积的65.57%和62.02%(表1、图1)。

图1 不同发展时期陕西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数量变化

2.2 地域跨度大,自然地貌多样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泛,陕北黄土高原风沙区长城沿线有6处,渭北黄土高原的黄(龙山)桥(山)林区有15处,关中平原有3处,秦岭地区有32处,巴山山脉有5处。秦岭是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分布区域,占总数一半以上。就2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分布而言,渭北黄(龙山)桥(山)林区有3处,秦岭地区有16处,巴山山脉有3处(图2)。

2.3 保护区类型多样

按照保护对象进行划分,陕西省自然保护区主要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及湿地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野生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地质剖面及古人类遗迹等6个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区类型,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2处,总面积3 338.18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84%。这类保护区主要分布在秦岭保护区群以外的渭北黄桥林区、巴山及秦岭陕西段东西两端。几乎分布于秦岭保护区群以外全省所有的林区和生物地理区域,代表着各种森林植被类型。

表1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名录

续表1

序号保护区名称面积/km2级别位置主要保护对象主管部门成立或晋升时间43陕西劳山203.17省级甘泉县森林生态系统延安市林业局200944陕西桥山246.51省级黄陵县森林生态系统延安市林业局200945陕西无定河114.8省级横山县湿地生态系统横山县林业局200946陕西汉江181.06省级汉中市5县区湿地生态系统汉中市林业局200947陕西太安258.72省级宜君县典型生态系统宜君县林业局200948陕西丹江90.29省级丹凤县大鲵、水獭等丹凤县水务局201049陕西鹰咀石114.62省级镇安县羚牛、云豹、林麝等镇安县林业局201050陕西安舒庄110.16省级麟游县典型森林系统麟游县林业局201051陕西瀛湖湿地80.5省级安康市汉滨区黑鹳、金雕、白鹳等汉滨区林业局201152陕西黑河46.19省级周至县秦岭细鳞鲑、大鲵周至县水务局201153陕西神沙河167.68省级渭滨、陈仓、太白森林生态系统宝鸡市环保局201154陕西华县大鲵89.12省级华县大鲵、多鳞铲颌鱼等华县水利局201155陕西府谷杜松87.21市级府谷县杜松府谷县林业局201156陕西永寿翠屏山192市级永寿县人工林生态系统永寿县林业局201257陕西淳化爷台山100市级淳化县金钱豹、锦鸡等淳化县林业局201258榆林榆阳区臭柏66.67市级榆林市榆阳区臭柏榆阳区林业局201259榆林横山臭柏69.33市级横山县臭柏横山县林业局201260大荔沙苑50县级大荔县沙苑沙地生态系统大荔县环保局201361陕西神木臭柏114.08县级神木县臭柏神木县林业局2013

注:资料截至2014年10月。

图2 陕西省不同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和数量变化

以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5处,总面积6 688.57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7.79%,占全省自然保护区面积近一半。此类型保护区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为代表,主要保护对象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林麝等及其生态系统。其余4处分别是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延安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韩城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及湿地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6个,面积1 030.8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91%。此类保护区分布在陕西省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库区),包括黄河、汉江、渭河、泾河、无定河、黑河以及千河等。

以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5处,面积513.6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44%;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风沙区的长城沿线。

以保护典型地质剖面为对象的2处。即东秦岭泥盆系岩相剖面省级自然保护点和洛南黄龙铺-石门小秦岭元古界剖面省级自然保护点,面积1.25 km2,占0.01%。以保护古人类遗迹-蓝田猿人遗址为对象的1处,即陕西公王岭猿人遗迹保护点,面积1 km2,占0.01%(图3)。

图3 陕西省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变化

2.4 保护对象的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陕西省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及其栖息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目前陕西省分布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4种,以及陕西省分布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均分布在保护区,随着全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扩大,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及其他林业建设工程的实施,全省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林分质量显著提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第4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显示,陕西省野生大熊猫数量从第3次调查时的273只增加到345只,其增长幅度居全国首位。朱鹮由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2 170余只,其中野外种群1 000余只,濒危状况进一步得到缓解。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中分布于陕西省的野生动物及《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分布于陕西省的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了保护,数量明显增加。

3 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般来说,国家只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给予有限的资助,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未将自然保护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主要依靠自然保护区直接主管部门划拨,资金缺乏致使大多数已建自然保护区缺乏必要的设备和人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管理和执法工作[3]。陕西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在原有的国有林场停止天然林资源采伐后,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而直接建设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部分地方财政状况较好、注重自然保护建设的地方级保护区,有国家基础设施专项建设经费或地方专项建设经费支持,组织机构、基础设施、技术力量、科研水平,管护能力等,相对而言比较完备,有利于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他大部分地方级保护区缺乏建设经费,而国家投入的大部分经费,要求地方“配套”小部分,这种投入体制职责不清、权力不明、地方配套很难到位。很多地方级保护区则是依赖原来仅有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管护费维持发展,因此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经费短缺,日常管护、科研等工作发展迟缓,对自然保护区的潜力挖掘不足,严重影响了保护和管理效果。

3.2 机构不全,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多为事业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相对完备。大多数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工作集行政事业和企业性质于一体,具有执法、管理、开发、经营等多项职责,管理的主要职能偏移,出现了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3]。且主要负责人届满轮岗,保护区的业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有力保证,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4.3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类型多,分布散,目前的法律法规难以覆盖所有的现实情况,且相关法律的惩戒力度小,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自然自然保护区的偷猎、盗采、盗猎和盗捕现象屡有发生。部分法律法规和现实发展需要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国家明确规定湿地管理权限归林业部门,但存在环保、农业、国土、水利、渔业、河务等多部门插足湿地管理,造成湿地保护区管理混乱,职责不清,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等现象。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投资力度

经费短缺,导致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不足,自然保护区规模和保护管理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所以,在经费投入方面,应按分类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自然保护区所在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年安排资金,中央逐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补助,自然保护区应争取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热心于自然保护的团体和个人的资助,积极实施开发各项经济活动,建立以国家和当地政府投入为主,自然保护区自筹和国内外捐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切实解决管护经费问题,落实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

4.2 提高管理水平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政策性强、责任大、管理难。保护区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认真学习林业方针政策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依法行政,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执法水平;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廉洁自律。

科学研究是保护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最能反映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水平是否科学与先进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积极完善科研设施和设备,培训科技人员,积极吸收和聘用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寻求与国内外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协同攻关,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3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执法管理

建立健全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条例和保护区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证管理得力,日常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同时完善保护区执法机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盗猎珍稀野生动物,盗伐林木,蚕食林地的违法犯罪活动。还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依法保护自然资源[4],使保护区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

在保护区的出入口、保护区境界线、居民点等处设置界桩、界碑和标语等,并通过多种媒体,包括网络、广播、电视、录像、墙报、标语、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和自然保护意识教育,提高群众参与保护意识,自觉遵照执行。

4.4 增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活力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林业产业是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矛盾统一体。正确认识并科学把握资源保护与发展林业产业的关系,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金钥匙”[5]。自然保护区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按照政策法律规定,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积极开拓产业项目,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森林旅游、经济野生动、植物繁育等创收项目,增加经济收入,壮大经济实力;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促进保护区吸引优秀人才;对保护区附近居民进行扶持,通过开发旅游等副业,增加居民经济收入,同时进行引导,尽量减少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制定项目资金扶持政策和科学发展规划,认真研究产业建设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林业产业的强大引导和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并注意遵循自然和市场经济规律,循序渐进有序开展,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自然保护区富民强区的小康目标。

[1] 王连龙.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选择[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2(4):19-21.

[2] 李旭辉.关于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5-107.

[3] 李谫博,杨文君,等.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4):663-666.

[4] 邢东兴,孙虎,王继夏,等.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评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6):1018-1022.

[5] 邹秀君.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及立法研究[D].山东青岛:屮国海洋大学,2008.

Nature Reserve Development in Shaanxi: Status and Mangement

SONG Xiao-min, LV Jiang-yu

(ShaanxiInstituteofForestInventory,DesignandPlanning,Xi'an,Shaanxi710082)

For the purpose of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e reserve in Shaanx an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the status of nature reserve in Shaanxi was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were suggested.

Shaanxi; nature reserve; current status; management

2015-06-10 作者简介:宋小民(1962-),本科,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与利用规划研究。

S759.9

A

1001-2117(2015)05-0089-06

猜你喜欢
林业局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温室桃树周年管理历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黑枣树周年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