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习目标设计

2015-06-26 01:21叶静
亚太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三角形教学活动

文/叶静

“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习目标设计

文/叶静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更是新时期现代化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它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教学思想的最高宗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时刻把“以为人本”做为教与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们将无论在知识思维上,还是在情感兴趣上,都会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一节新授课一般分为预习导入、新知识导学、典型题训练、精讲点拨、归纳小结、当堂检测、作业布置等环节,其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在课前对各个环节的精心准备,但所有环节的走向与把握均取决于最开始的学习目标设计,它直接影响随后所有教学活动的走向,直接决定了新课的质量。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学习目标的设计,不能因其看似简单而忽视。本文就重点研究如何在学习目标设计上贯彻“以人为本”教学思想。

一、按着分类的原则,分类设计符合各层次学生实际状况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导航,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相应的教学活动,其教学方式、内容、质量都因目标不同而不同。教师必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的设定学习目标,坚决杜绝一刀切式统一目标的设定。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通常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是在常规化和理想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要达到的目标。

但在教学活动中,尤其在普通学校里,要想达到这种理想的标准化的统一目标,任何一位优秀教师都难以企及。因此,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中,标准化、统一化、理想化的目标并不是最优的设计,也不应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更不是所有学生所能真正达到的目标。对此,我在学习目标设计时,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着分类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接受程度,设定适当的、不同水准的目标。

例如三角形边的一课,我面向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的最高目标是:掌握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边的关系;理解按边分类体现的归类数学方法,以及其中体现的化归数学思想;形成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自觉应用;体会到探究、发现与应用的情感乐趣。

面向普通学生制定的一般目标是:掌握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边的关系;认识按边分类体现的归类数学方法,及其体现的化归数学思想;培养在数学中应用的能力,认识到探究、发现与应用的情感乐趣。

面向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制定的最低目标是:记住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边的关系;通过现实生活中有趣的分类方法体验按边分类体现的归类数学方法,以及其中的化归数学思想;体验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

二、学习目标设计的原则及实现途径

由例可知,学习目标的设计在以人为本总的要求下是有其原则的。

一是好学生的高标准原则。对好学生的知识目标,标准要高于教材的要求;对其能力目标应定位于发现能力;对其情感目标要求是激发起探索情感。其实现途径是,引导学生从发现和掌握的新知识、新方法中,向深挖掘蕴含的数学思维及数学思想,向外拓展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思想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让学生发现更高的数学视角空间,体验更广博的数学内涵,以此培养好学生更加浓厚的钻研数学的兴趣和情感。

二是普通学生的发展性原则。对待普通学生,在知识目标上,原则上要符合教材要求;在能力上,要注重培养普通学生产生继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在情感上引导其发现的情感乐趣。一方面必需打实发展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有意识培养思维的活跃性。尤其后者,其途径为通过数学的新知识新方法在生活领域、其它领域的有趣应用,变枯燥的数字与逻辑数学,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以此培养普通学生深厚的学习数学兴趣和情感。

三是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体验性原则。对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底线原则是必需记住基础知识,但要了解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了解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在其它领域里面的不可缺少的存在及意义,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必要性的认识,激发起学生的数学乐趣。其途径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让这部分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价值及意义,以些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愿。

这种分类设计的原则,一是基本涵盖了各类学生;二是照顾了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程度;三是抓住每类学生的不同的兴趣点;四是尤其关注了每类学生的情感,让每一类学生都得到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能够让每一类学生在课堂里,切实感受到在自己的接受能力之内得到了进步,既减轻了学习压力,也增强学习动力,尤其是增强了较差学生的成就感,达到他们易于接受的学习目标。

总之,学习目标设计中,一定避免统一固定的标准,要照顾到高中低层次的学生,尽可能贯彻分类的原则,让每一类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感受及成就感;避免统一模式下部分同学的挫败感与失落感,从而逐步失去学生的兴趣。

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一例多重效果,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对每类学生采取不同实例的低效方法,力争采取一个教学活动对每类学生都起到作用。例如在三角形按边分类一课中,在扎扎实实讲述按边分类知识基础之上,既向内引领好学生揭示其蕴含的“化归”数学思想及方法,又向外介绍“化归法”在生活中有趣的实际应用,使得这一个教学小节,既有内行的“门道”,也有基础的“知道”,还有懵懂的“热闹”,照顾到了各类学生,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是在制定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基础之上,不应忽略制定情感目标。既好学生的探索欲,普通学生的学习欲以及能力较差学生的兴趣。

叶静(196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桃源中学,教师,研究方向:数学。

G40

A

2095-9214(2015)06-0031-01

吉林市桃源中学)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三角形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三角形,不扭腰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