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应用螺旋CT扫描的应用评价

2015-06-28 14:43付彩文
影像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食管癌螺旋淋巴结

付彩文

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应用螺旋CT扫描的应用评价

付彩文

(河北省涉县医院影像科,河北 056400)

目的:观察并评价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应用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5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术前均采用螺旋CT扫描,观察并评价本组患者螺旋CT术前分期准确率,螺旋CT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食管癌患者手术方案制定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螺旋CT术前分期准确率高达90.74%,且TNMⅠ-Ⅳ期准确率均较高,与后病理分期诊断结果相近(kappa=0.874);本组患者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结果优于螺旋CT(增强CT扫描、CT平扫)术前诊断(P<0.05,P<0.01),而增强CT扫描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优于CT平扫(P<0.05);CT-TNM分期、肿瘤位置及肿瘤长度是手术方案制定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螺旋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可明确显示病灶状况,从而为临床医师预估食管癌手术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食管癌;术前分期;手术;螺旋CT

食管癌作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目前手术是该疾病临床常用有效治疗方案,而术前进行明确的影像学检查不仅便于临床医师充分了解食管癌患者病灶形态、分布位置等实际情况,而且利于手术方案正确拟行,对提高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尤为重要[1]。因此,本研究中将回顾性分析经本院诊治的5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期探讨食管癌临床最佳诊断方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54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病情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本组患者男女比例30∶24,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6.23±2.10)岁,病程15d-7m,平均病程(4.56±0.25)m,临症表现:吞咽障碍、胸背痛、声音嘶哑、食欲不振、呕吐等;病理分型:鳞癌32例,腺癌10例,其他12例,肿瘤分布位置:上段10例,中断32例,下段12例。本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均未对本实验结果构成任何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食管癌为首次发现者;患者术前均未行其他辅助治疗;均在患者及家属认知情书前提下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食管高度狭窄,内镜不可通过者;精神异常较难完全配合本研究方案顺利实施。

1.3 方法

本组患者均于术前行螺旋CT扫描:采用GE Brightspeed 16排MSCT扫描仪,从患者颈部至上腹肝顶部,参数设置:120KV、120-300MA,均采用螺旋模式,螺距1.375mm,重建间隔1.25mm,患者均行平扫及常规头部和上中腹部CT增强扫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1.4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螺旋CT术前分期准确率参照术后病理分期(金标准)结果,对比分析并采用Kappa系数评价两者结果相似度:分值0-10分,得分与精确度呈正相关。螺旋CT(增强CT、CT平扫)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参照病理诊断结果;采用秩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究手术方案制定的影响因素。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螺旋CT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

本组螺旋CT术前分期准确率90.74%(49/54),其中TNMⅠ-Ⅱ期准确率均为100%[(2/2)、(3/3)],TNMⅢ-Ⅳ期准确率为88.24%(15/17)、93.55%(29/ 31),与术后病理分期诊断结果高度一致 (kappa= 0.874),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螺旋CT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n)

2.2 本组患者螺旋CT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本组螺旋CT(增强CT扫描、CT平扫)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少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P<0.01),而增强CT扫描诊断优于CT平扫,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本组患者螺旋CT术前诊断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X±S,HU)

2.3 本组食管癌患者手术方案制定的影响因素

经等级Sperman相关分析结果得出:将CT-TNM分期、肿瘤位置及肿瘤长度是手术方案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3 讨论

本研究中利用螺旋CT容积扫描测量淋巴结大小是诊断其转移的重要标准,但是明确鉴别转移性淋巴结及反应性和炎性肿大淋巴结具有一定难度,在本研究结果表2中可以看出,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还有待提高,即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优于螺旋CT(增强CT扫描、CT平扫)术前诊断结果,而增强CT扫描诊断情况优于CT平扫。关于本组患者经螺旋CT检测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实验探索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应用螺旋CT扫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状况,为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循证参考。

[1]史芸芳.64排CT对食管癌外侵的评判及手术评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5):42-43.

R735.1;R445.3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6.05

2015-04-22

猜你喜欢
食管癌螺旋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旋风“螺旋丸”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