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相关文献评析

2015-06-28 16:50周丹萍纪伟孙志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综合征期刊文献

周丹萍,纪伟,孙志岭

(1.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京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9)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相关文献评析

周丹萍1,纪伟2*,孙志岭1

(1.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京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9)

目的了解中医学在干燥综合征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推断研究热点、推测学科发展。方法以“干燥综合征”“燥痹”“燥证”等为主题词,检索2004—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对所得结果进行筛选分析。结果共检出647篇有效文献,文献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内容涉及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经验与体会研究等;发表在147种期刊上;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及黑龙江省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21.17%的文献有基金支持。结论干燥综合征的研究目前正在吸引着中医界更多的关注,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为基础,以文献为借鉴,以多学科为支撑,分析、挖掘中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内涵及外延,从而为中医的发展及人类健康服务。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疗法;文献计量法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功能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北京协和医院调查显示,本病的患病率为0.27%~0.77%[1],列我国风湿病第2位,西方国家人群中患病率为0.5%[2],且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3],男女比例1∶9~17,女性占90%以上[4]。此病名在中医文献中无相似记载,历代医家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燥症”“内燥”“燥毒”“虚劳”“脏燥”等范畴,1989年全国痹病专业委员会明确命名为“燥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然治疗上相当棘手,若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可累及其他器官,甚至危及生命。西医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对重症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不良反应多而且疗效未得到普遍认可。已有Meta分析[5]显示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肯定,与西药比较,疗效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6-7]方法,对干燥综合征相关的中医药类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1)本研究的文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检索时间:于2014年5月14日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系统,查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2014年的文献资料;3)以“医药卫生”为查询范围,主题:“干燥综合征”或含“燥邪”或含“燥证”或含“燥痹”或含“内燥”或含“脏燥”或含“虚劳”或含“舍格伦综合征”或含“Sjogren's syndrome”或含“SS”或含“pSS”或含“干燥综合征”(模糊匹配)。将以上数据最终汇总得文献2 458篇,按照纳排标准严格筛选后最终得文献647篇。

1.2 文献入选及排除标准1)文献入选标准:符合上述检索要求;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的中医药类文献;汉语言类文献。2)文献剔除标准:重复性文献;内容相同或一稿多投的文献(仅保留质量较高的一篇);文摘或科普类文章;通过各种途径未能获得全文。

1.3 文献筛选与质量控制为尽量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整个文献获取和统计过程执行质量控制,包括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数据资料双人录入、双人检查、双人修改排除。在该过程中通读所获取的文献题名及摘要,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对于通过题名及摘要不能确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通读全文。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按文献的属性分类定义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以发表年度计量将最终得到的647篇文献与年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决定系数r2=0.971,经回归方程检验,P<0.05,文献数量与年度间的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回归直线呈上升趋势,即干燥综合征中医类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加。特别从2010年始,文献数量维持在85~95篇/年,较之前25~60篇/年明显增多,结果见表1。

表12004 —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干燥综合征中医相关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2.2 对基金进行计量基金论文[8-9]是衡量期刊稿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其产出能力、资助规模、资助渠道等,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热点、科研发展水平及社会重视程度[10]。647篇文献中共有基金文献137篇,占总文献21.17%,其中得到国家基金项目支持的有58项(28%);受2种以上基金资助的论文有44篇(6.8%);排名在前5位的省市级资助分别来自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贵州省及浙江省,省市基金数为120篇,占基金总数58.5%。这充分反映了其创新性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说明中医在该领域的研究呈现活跃态势[11]。

2.3 文献类型647篇文献涉及8余种研究方向,其中临床试验类研究文献最多,共223篇(34.5%),理论探讨、综述、临床验案与体会及名医经验分别有120,84,76,63篇,占总文献量的53.2%,但动物实验类文献只有59篇,占总文献量9.1%。

2.4 文献期刊分布647篇文献发表在147种期刊上。采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12],统计各期刊的刊载文献量,并按递减顺序排列,将文献划分为核心区、相关区、外围区,每区载文累计量相等,第一区(1/3载文量)即为核心区。按《201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201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本研究检索得到的647篇文章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130篇(20.1%),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有389篇(60.1%)。此外,文献计量学通常用合作度等指标衡量论文的合著情况[13],647篇文章中,475篇为合作完成,合作率为73.4%,超过自然科学期刊的合著率指标(70%),说明论文作者队伍不断壮大,被关注的程度逐年升高[14-16],合作意识较强。

表22004 —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干燥综合征中医相关文献核心区期刊种类及载文量

表32004 —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干燥综合征中医相关文献核心区期刊及载文量

2.5 发表文献地区分布647篇文献第一作者所在地涵盖了28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但作者所属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最多的省市是江苏省,共125篇;最少的地区分别是宁夏、内蒙古、吉林、重庆、福建、澳门,发文量为1~3篇。全国多数省市对本病的中医治疗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共计有28个省份,其中江苏省发文125篇,占总文献量的19.3%,发文量据第2位和第3位的是北京市(70篇,占10.8%)和上海市(56篇,占8.7%),发文比例显著降低,陕西省、江西省、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重庆市、福建省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比例均未达到1%,这充分说明了发文存在区域优势,表明经济发达地区人们从传统医学角度对该病的研究与治疗具有较高水平的认识[17]。

此外,共有27所高校作为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发表文献183篇,占总文献量28.3%,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78篇,占大学发文42.6%,其次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篇,占8.2%)、浙江中医药大学(13篇,占7.1%)、北京中医药大学(10篇,占5.5%)、成都中医药大学(9篇,占4.9%),这从一个侧面支持了论文发表地区的分布特点。并由此可以得出高等院校系统为干燥综合征中医研究的主力军,他们的研究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学科领域的探索,是后备科研力量。

2.6 以文献作者及发表文献数量进行计量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献量最多的是1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11篇的有1人、发表8篇的有3人、发表7篇的有1人。由表4可见,对干燥综合征中医疗法较为关注的临床或科研人员相对不集中,作者发文量之间没有太大的差距。

表42004 —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干燥综合征中医相关文献作者情况篇

3 讨论

一个领域的论文研究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发展水平及现状[18],近些年来,关于干燥综合征的文献数量逐年上升,中医在该领域的研究呈现活跃态势。但仍存在地区及高校发展层次不齐,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水平不高等不足。同时,笔者在对临床文献的阅读中发现一些问题,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缺少辨证及分型或分型不统一;缺少安慰剂对照设计的试验,223篇临床试验研究中仅有2篇设有安慰剂对照组[19-20];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疗效判断指标,可重复性差等[21]。建议今后的临床研究应采用公认的2002年国际诊断标准[22]纳入病例,并按照该标准确定结局测量指标;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等掌握辨证分型;尽可能地应用盲法与安慰剂对照;尽量避免使用主观的复合结局评分指标和自拟疗效评价标准;详细报告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和随机方案的隐藏、试验中病例的退出和脱落情况、不良事件等完整试验数据。对于临床症状改善的评价,还应引入生活质量评价[23],同时可加强随访,报告长期观察的重要临床结局。上述临床试验的报告应按照最新的CONSORT标准[24]进行,提高试验的质量和研究结果的真实度。

现代医学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淋巴细胞高度反应和受累外分泌腺体的淋巴细胞浸润[25]。因此,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探讨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网络及水通道蛋白与SS的关系。通过对动物实验类文献研究的整理,发现运用中医药手段干预SS充分体现了其对SS具有多方位、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因子表达、调节AQP5分布与表达,调节补体的作用从而达到减轻外分泌腺损害、增加唾液腺分泌功能。

此外,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不多,所以,要充分发挥针灸的治疗优势,针药并用,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1]刘永年.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治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张时民.新编检验与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3]Fox RI.Sjogren's syndrome[J].Lancet,2005,366(9482): 321-331.

[4]周翠英,潘文萍,王燕.燥毒清饮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2):715-716.

[5]罗辉,韩梅,刘建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3): 257-274.

[6]陈欣然,张晓琴.水产生物技术文献及其核心作者群特征的计量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117-125.

[7]李宁,赵雨,王成伟,等.2000—2008年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2):4-8.

[8]杨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年载文及作者统计分析[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16(6):61-64.

[9]赵丽莹,杨波,张荣丽,等.关于科技论文多项基金标注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29-731.

[10]张宜平.三种自然科学学报基金论文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32-635.

[11]张迪,叶然,徐桂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2010年中医食疗文献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 (1):1-3,69.

[12]张洋.期刊Web下载总频次的布拉德福分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6,11(6):38-42.

[13]韦青侠,李双江,付会芳.《水土保持学报》2001—2010年文献计量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3):277-280.

[14]崔金波,蒋晓莲.国内跨文化护理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4):366-368.

[15]姜荣荣,徐桂华,陈华,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2012年刮痧文献评析[J].中国针灸,2013,33(4):381-384.

[16]杨涛,吴承玉,姜荣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2013年证素文献评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3): 53-55,57.

[17]李国强,燕照玲,胡峰,等.2001—2012年《河南农业科学》文献计量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2): 74-79.

[18]叶然,徐桂华.文献计量法在我国护理学中的应用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38-40.

[19]张华东,边永君,于志谋,等.路氏滋燥饮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症状与免疫指标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12):815-817.

[20]张水艳,李瑞,朱秀惠,等.金菊清润胶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8):708-711.

[21]胡伟,钱先.干燥综合征中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322-324.

[22]VITALI C,BOMBARDIER S,JONSSON R,et al.European study group on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jogren's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jogrens.syndrome:a revised version of the European criteria proposed by the American-European Consensus Group[J].Ann Rheum Dis,2002,61(6):554-558.

[24]SCHULZ K F,ALTMAN D G,MOHER D,et al.CONSORT 2010 statement:updated 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parallel group randomised trials[J].BMJ,2010(340):c332.

[25]金桂兰.干燥综合征中医药实验研究热点指标探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948-949.

Liter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ed Sjogren's syndrome

ZHOU Danping1,JI Wei2*,SUN Zhiling1
(1.College of Nurs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 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China)

Objective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level of Sjogren's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speculate its hot topic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MethodsWith“Sjogren's syndrome”“dryness-evil”“dryness syndrome”etc.as key words,the inclusive literatures in CNKI from 2004 to 2014.5 were retrieved and they were analyzed with the bibliometric method.Results Totally 647 valid articles were acquired.The article number was increasing yearly and including theories,clinical trials,animal experiments as well as experiences.The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in 147 different journals.The articles were mainly from Jiangsu province,Beijing,Shanghai,Zhejiang province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of which 21.17%were supported by different funds.Conclusion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jogren's syndrome can be seen,the researching depth and width is not enough.In the future,we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TCM theory,based on the clinical trials,learn form literatures,supported by many other subjects,analysis and mi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in this field,so as to work for service of human health.

Sjogren's syndrome;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ibliometric method

R255.7

:A

:2095-6258(2015)01-0110-04

2014-08-30)

10.13463/j.cnki.cczyy.2015.01.037

江苏省中医院高峰学术人才培养项目(y2014rc08)。

周丹萍(1990-),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研究。

*通信作者:纪伟,电子信箱-weiweiji1103@163.com。

猜你喜欢
综合征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